又称“法相宗”或“慈恩宗”。中国佛教派别之一。源出于印度大乘佛教的瑜伽宗,因强调万法唯识”,故名。实际创宗人为唐代玄奘及其门人窥基。窥基常住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亦将该教派称“慈恩宗”。唯识宗的基本教义是“心”为实有,“万法唯识”,“一切唯识所现”,认为“识”有八种,即耳识、眼识、鼻识、舌识、身识(以上称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主张宇宙一切事物都是意识所变现的影象。客观事物好象是在意识之外(“似外境现”),其实都是在意识之中(“相在识中”),世界除意识以外,一切都不存在,这是一种露骨的主观唯心主义学说。
唯识宗还把世界分为“我”和“法”两大部分。“我”指生命的主体,“法”指事物及其规律,二者包括了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都是八识的显现,是虚伪的假象,“但由假立,非实有性”(《成唯识论》)。唯识宗又把意识活动分为“能缘”与“所缘”两方面。“能缘”指意识的能动作用,又称“见分”;“所缘”指意识的对象,又称“相分”。离开“见分”与“相分”,就没有“我”和“法”。故曰:“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
为了破除“我”、“法”二执,唯识宗又提出“三性”说。所谓“依他起性”,是说一切意识活动都互相依赖而生,万事万物又都依赖于心识而生灭;所谓“遍计所执性”,是说万事万物普遍地分别计较,执着心外实有;所谓“圆成实性”,是说要去掉“遍计所执性”,了解万事万物都以心识而生灭,“我”、“法”本来就是空的。他们认为通过修炼,使自己的认识达到“圆成实性”,就可以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极乐世界。
唯识宗企图取消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关系,把客观世界完全说成是主观世界的作用,认为就是主观方面,能起认识,了别作用的,也不是由于人的身体的物质结构(如眼、耳、心等等),而是纯精神。他们把哲学的根本问题完全归结为主观的作用,而这主观的作用,又与人的生理、心理条件毫无联系,显然这是十分荒谬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唯识宗在唐代影响较小,但在中国近现历史中却有广泛的影响,这也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玄奘等人编译的《成唯识论》和窥基编的《成唯识论述记》是这一派的哲学代表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