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儒家主要经典之一。“论”是编纂之意,“语”是言论。《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成书年代,大约战国初期。西汉时有今文本的《鲁论》、《齐论》和古文本的《古论》三种。今本《论语》二十篇,为东汉郑玄混合诸本而成。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注释本有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宋邢昺的《论语正义》、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大变革时期。由于铁器农具和耕牛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土地有制代替了以“井田”为基础的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产生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新的对抗阶级。在社会大变革的同时,思想战线上也出现了解放思想的潮流,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新局面。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百家争鸣”的出现,提出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对这些问题,各学派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提出具有不同的形式、内容和特点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划分为不同的学派。儒家学派是孔子创立的。《论语》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论语》集中地反映了孔子思想。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以及弟子间相与谈论。《论语》在哲学上宣扬“天命论”的思想,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强调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必须对“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要十分敬畏,不得抗拒,这是宣扬“知天命”,“畏天命”的观点。在他看来,天是有意志的,能赏善罚恶,能解决社会治乱和国家兴亡的问题。提出恢复周制是符合天意的,是按“天命”办事的。相信“天命论”,但对鬼神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并指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虽然提出对鬼神抱着怀疑的态度,而并没有否定鬼神的存在。在认识论方面,提出“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思想,主张“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把“生而知之”的“天才”、“圣人”说成是“上智”,而把劳动者、奴隶们污蔑为“下愚”。并且还提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的思想,认为“上智”与“下愚”都是先天固有的,是不可改变的。也就是说,“天才”、“圣人”永远是聪明的,是“生而知之”的“上等人”。劳动者、奴隶们永远是愚蠢的,是天生“困而不学”的“下等人”,这是先验论的认识论。但又主张“学而知之”,“困而学之”,认为知识由学而获得的,“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公开承认自己的知识是由勤奋来的。在伦理思想方面,认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主张由近而远,由己推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仁”,即爱人。“仁”包括忠、恕、孝、弟、恭、宽、信、敏、智、勇等内容。并强调行“仁”要以“礼”为准,“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仁”是服从于“礼”,为维护周礼而服务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又把孝悌说成是“仁”的根本。虽然宣扬“仁”者“爱人”,但又主张“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认为好人与恶人是有区别的,对一切违礼僭越犯上作乱的人,是不爱的。在教育思想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多闻”,“多见”,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强调学的同时,还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思并重,相互为用。但鄙视“学稼”、“学圃”。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和“礼治”,反对暴政。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治理国家,为政以德,国君就会“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治”也就是“仁治”,要“敬德保民”,治民要宽民,养民要惠民。“德治”和“礼治”,主要是调和社会矛盾。为了维护周礼,又提出“正名”思想,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主张以名正实,要求君臣父子各守名分,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制度。

《论语》自西汉以来,一直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长期成为封建国家科举取士的教材之一,是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但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要批判继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