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发展史概论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史和哲学史经典著作之一,旧译《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康德著于1755年,同年3月匿名出版于哥尼斯堡和莱比锡。康德逝世后,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德国和其他国家所编集的各种版本的康德著作集中,均收录了该著作。

本书的一些重要观点在我国很早就见诸一些哲学史和科学史的著作中。完整的中译本则是在1972年由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出,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本书是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康德开始他的学术生涯刚好是欧洲处在牛顿与莱布尼茨之间的,新科学方法与旧形而上学、整体宇宙观与单子宇宙观、目的论与机械论以及神学与科学之间,貌似激烈冲突,实则又相互妥协结合的旋涡之中。这就使得康德在研究哲学问题时,不能不处于牛顿力学体系所代表的,具有强大影响的自然科学背景之下;另一方面,他与当时的一般科学家不同,他用哲学家的眼光去进行自然科学研究,因此,他的自然科学研究有着深刻突出的哲学特征;重视方法论,整体观点和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概括。《宇宙发展史概论》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本书有一篇序言和三部分正文。在序言中,康德坚定地宣称:“给我物质,我将用以造出一个宇宙来!”这可看作是本书的思想宗旨。康德在这里强调的是,物质及宇宙的形成不是神秘的、超自然的,而是受某种必然的规律所支配。在本书第一部分中,康德指出天体的形成、天体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宇宙的有规则结构是由于引力和斥力相互起作用的结果,这里康德委婉地批评了牛顿对于引力过于偏爱、而对于斥力则有所忽视。在第二部分中,康德依据已知的自然科学材料,详细论证了宇宙中各天体系统,尤其是太阳系的生成历史、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著名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由此否定了上帝对宇宙和太阳系的“直接插手”。于是“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36页)《宇审发展史概论》的第三部分是一个附录。康德从天体演化的一般规律出发,认为地球以外的天体上也会存在着人类,甚至是比地球上更优越的人类。

康德的天体演化理论鲜明地表现了他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倾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康德在《宇审发展史概论》中所体现出的这一倾向和成就做了很高的评价。这本著作被恩格斯誉为是在18世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代表作。只有在这本著作中,才第一次指出“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66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