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代自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至哀帝李柷天佑四年(907),历时290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文学是我国古典文学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繁荣首先同唐代的经济高涨和文化发达有密切的关系,其次,也是文学自身传统发展的结果。李唐王朝从建立到安史之乱爆发(755)前的130多年间,由于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强化集权、稳定社会、发展生产、调整地主阶级内部关系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繁荣。贞观、开元年间,唐王朝已经成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全面发展的极强大的封建帝国。科举取士制度的实行,儒、道、释各种思想的流传,与西域等的通商和文化、宗教交流,以及统治阶级对文学的重视和提倡,都为文学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社会的变化动乱使各种矛盾表面化、尖锐化,极大地刺激了文学的灵感,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唐代文学继承并发展了南北朝文学,呈现出前代所不能比拟的百花齐放、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蔚为壮观的局面。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都得到很大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词和变文两种新的文学形式。

唐代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据清康熙年间编的《全唐诗》所录,唐、五代诗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多人。如果考虑到有许多诗作会在当时或流传过程中散佚,那么唐诗及其作者的数字当远不止此。由此可以看出,唐代不愧为中国古典诗歌空前繁荣兴盛的黄金时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新纪元。唐代产生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诗人,也产生了王维、高适、岑参、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代表不同流派或风格的诗坛名家,其他有名篇传世的诗人可数以百计。

唐代诗歌各种体式齐备。唐诗的内容具有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各阶级各阶层人们的思想面貌。许多诗篇揭露、批判、谴责了封建统治阶级腐败无能、骄奢淫逸、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等祸国殃民的罪行,表现了诗人们关心现实、匡时济世的政治理想和申张大义、忧国忧民的激越情怀:也有许多诗篇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唐帝国全盛时期兴旺发达的社会面貌,风俗人情,为人们提供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其他,诸如边塞风光、田园景色、游子思妇、宫怨离愁、客商羁旅、征聘酬答、寄情山水、托物言怀等内容的诗篇,无不具备而且各有传之不朽的名作。这说明,唐诗的发展与普及的程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

唐诗的发展一般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初唐(618-713)是唐代诗歌兴盛的准备阶段。这个时期六朝文风仍有残留,以上官仪诗为代表的“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风行于世,崇尚辞藻、轻浮绮靡的“宫体诗”充斥诗坛。初唐四杰的出现是唐诗发展产生转机的重要文学现象,他们首先开始突破宫体的内容,其诗作在题材、感情和艺术上都有革新的趋势,为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七言歌行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接着,陈子昂高倡“汉魏风骨”,主张“风雅”、“比兴”,批判六朝诗风,为唐诗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正确道路。

盛唐(713-766)是唐代诗歌的兴盛繁荣时期。这一时期虽在初、盛、中、晚四期中为时最短,只有短短的50多年,而诗歌的发展却达到了高峰。涌现了代表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十几位杰出诗人,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手法体现了所谓“盛唐气象”,反映了唐帝国极盛时期的历史面貌和社会心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创作代表了盛唐诗歌的主流,作为先秦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传统的继承者,李白再一次把中国古典诗歌推向浪漫主义的高峰。李白对进步政治理想的追求,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思想性格,奔放雄奇、驰骋想象的艺术风格,对唐代众多诗人的创作有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杜甫作为盛唐最后一位伟大诗人,以清醒、客观的现实主义眼光,观察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的兴衰动变,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面貌和人民的遭遇,他的诗作素有“诗史”之称。杜甫关心时事、讽谕朝政的精神为中唐、晚唐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杜甫与李白一起代表了盛唐乃至整个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李、杜而外,盛唐最著名的诗人就是王、孟与高、岑。王维、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诗作带来了盛唐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派尽管直接反映现实社会的作品不多,且往往杂有消极因素,但他们对自然的审美能力,表现技巧以及在格律创作上的成就,有利于唐诗的发展,对后世诗人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等也有边塞诗传世。边塞诗人的作品多表现慷慨激昂、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或描写边地山川风物,或反映塞上军旅生活,表达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和不满现实的情绪,诗风雄浑豪放。

中唐(766-835)是唐代诗歌数量、流派众多的时期,诗歌发展转向了现实主义为主流的道路。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社会动荡不宁,阶级矛盾尖锐,诗人们多自觉地面向现实从事创作活动。白居易、元稹等积极写作“唯歌生民病”的诗歌,反映民生疾苦,形成了贯穿整个中唐并给晚唐诗歌以良好影响的新乐府运动,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也是中唐时期一个重要诗歌流派,多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社会政治的黑暗,追求奇险怪僻的艺术风格。富于独创精神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继承王维、孟浩然传统以山水诗著称的刘长卿、韦应物,以诗风清丽、语言明快为特色的诗人柳宗元、刘禹锡,善于写边塞诗的李益等,都以各自的诗作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晚唐(836-906)是唐诗现实主义传统继续发展的时期,同时在诗坛上出现了不同创作的倾向。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在中唐白居易等诗人的影响下,继续创作新乐府诗,反映了晚唐风雨飘摇的政治局势和人民的重重苦难,形成了晚唐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李商隐、杜牧代表了晚唐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他们在唐代诗歌已经极盛难继的情况下,以各自的苦心孤诣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含蓄、曲折的笔触反映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晚唐社会现实,抒发了他们的思想感情。

唐代的散文也有很大的发展。初唐受六朝文风的影响,文重骈俪,讲究辞采;盛唐后,已有萧颖士、李华、独孤及等人开始摈弃骈俪并写作古文了;中唐时,经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努力,唐代的文体革新取得成功,散文代替骈文占据了文坛的统治地位。韩、柳提倡“文以载道”、“文从字顺”的古文,掀起了一次影响卓著的“古文运动”,在文体与语言方面都作了革新。韩、柳都写了许多散文名篇,他们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光辉而不朽的地位。

唐代传奇的产生,大大地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小说,使小说从粗陈梗概、搜奇猎异而转入精细描绘、面向人生。传奇是唐人有意识的小说创作,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具有首尾完整的情节和性格鲜明的人物。中唐时期产生的《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柳毅传》等反映爱情婚姻问题的传奇,代表了唐传奇的最高成就。

唐代文学还包括新产生的体裁:词和变文。词虽萌芽于南朝,却形成于唐代,敦煌曲子词说明词最早产生于民间;中唐时,已有一批文人,如白居易、刘禹锡、张志和等依曲调填词;至唐末,词成了统治阶级娱宾遣兴的工具,风格趋于秾艳、华丽,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体现了这种风格;五代南唐词人李煜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段,对宋代词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唐代的变文是说唱体文学作品的一种,有宣传佛教教义的和讲唱人世故事的两大类,后者的内容更为丰富,较广泛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变文是研究古代说唱文学和民间创作的重要资料,对后世的弹词、鼓词等说唱文学及杂剧、南戏等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