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史家朱东润撰。本书原为1932年作者在国立武汉大学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讲义,经多次增订、删正和校定,194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解放后,1957年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83年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是继郭绍虞、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后,又一部较有影响的批评史专著。

书前有作者1943年于重庆柏溪所写的“自序”,言及本书内容与他家著作不同的地方。全书以各个时代主要文学理论批评家为目,共列七十六章,除“第一绪言”外,主要按人名排列,并据其理论影响之大小,有一人一章,也有二人或数人一章的。每章先简介批评家生平、思想和著述,后着重叙其文学思想和批评见解,间或采撷前说,略作评点,指明价值,颇多创见。例如,在司空图这一章中,著者简介司空图生平思想后,一方面指出: “表圣诗文迥然与唐末诸人不同,故苏轼称其渊雅有承平之遗风,”又云: “表圣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同时又说,“《诗品》一书,可谓为诗的哲学论,于诗人之人生观,以及诗之作法,诗之品题,一一言及。”这样,从引述和比较中既指出司空图在晚唐诗坛的地位,又从多侧面、多角度论及了《诗品》的价值。书中说, “《诗品》为‘诗的哲学论’”,发前人所未发。

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叙述阐明,脉络清晰。全书虽以“无数个人”为章目,但章法有序,自成体系,编著者能顾及批评家所处的时代,从联系变化中显示文论演变的轨迹。有如《第二十七 黄庭坚》一章中说, “江西诗派始于北宋之黄庭坚、陈师道,大张于吕居仁,蔓延于南渡而后百五十年间,而论定于宋亡以后七年,方回《瀛奎律髓》

书成之日。此二百年中,国内论文论诗之士,或主张是,或反对是,壁垒森严,各不相下,研究此期中之文学批评史者,不可忽也。 尤有进者,则主张江西派者, 其前后之议论不尽同;反对江西派者,各人之目标亦不一。”论述语简意赅,于江西诗派变化迹象, 已略见端倪, 便于读者阅读和寻根。

全书叙述批评家的诗文理论,不作烦琐考证,而是从材料出发,或引用前说,以述理论批评之承传,探究规律,得出结论。如第十三论钟嵘,著者先简述了“论文之士,不为时代所左右,不顾事势之利钝,与潮流相违,卓然自信者,求之六代,钟嵘一人而已”之后,接着引《南史·钟嵘传》简介生平,并引《文心雕龙》之说佐证,以窥钟嵘诗论发展脉络: “《文心雕龙·明诗》篇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其言略涉藩篱,未加深论。仲伟《诗品》总论诗义,始云: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此则学有专攻,立论自异。”在叙述方法上,作者不仅运用了比较的方法,而且“根据远略近详”的原则,对宋元以后的理论批评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广涉明清戏曲小说理论批评家的文学主张,体现了著者对通俗文学理论的注意和重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