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研究·文艺的人民性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文艺美学研究·文艺的人民性

作品通过艺术反映的方式,肯定人民的一定历史地位,表现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意愿,以及在艺术形式上同人民相联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属性,称之为人民性。

考察和了解文艺的人民性时,不能单纯着眼于文艺作品的表面特点,如是否出于人民群众之手,是否描写了群众生活题材,以及形式上是否通俗普及等等,而是应该着眼于作品是否在广大劳动群众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从根本上说来,这种深厚根基取决于是否反映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与要求。这才是文艺与人民群众之间紧密相联的充分体现。

文艺的人民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民族都产生了“两个民族”因而出现了“两种民族文化”,即一方面是劳动群众和被剥削阶级的文化;另一方面是与前者对立的剥削阶级和压迫阶级的文化。前者,因为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会产生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这在文艺上便直接表现为文艺的人民性。

文艺的人民性不是一个超阶级的概念,更不是一个非历史的概念。在了解文艺的人民性时,要特别注意历史上有许多与人民群众有联系的作家,虽然与人民群众处于不同的阶级地位,但是他们追求正义,同情人民的疾苦,关心人民的命运,他们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具有民主性的精华,有的作家艺术家在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时,显示了爱国主义,表现了人民的审美观点,上述作品都是具有人民性的作品。

当然,古典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人民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历史的以及其他方面条件的局限。只有今天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才是最充分地体现人民性的文学艺术。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的有制,推翻了剥削阶级,劳动人民群众真正做了历史的主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创造历史的作用与意愿,可以在自己的文艺活动中直接表现出来,并且无需曲折地表现上述作用和意愿。人民群众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斗争生活中,直接而彻底地表现出历史主人的姿态,因而文艺在描写人民群众这一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斗争生活时,便对人民做了最直接最充分的肯定,其作品的人民性表现,也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