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的三部长篇小说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李劼人(1891—1962),现代作家和文学翻译家。曾用笔名老懒、菱乐等。四川华阳人。李劼人的生活阅历丰富,中学时期投身于四川保路同志会运动。中学毕业后,在成都当过报馆主笔和编辑。“五四”后勤工俭学赴法,研究法国文学,开始从事文学翻译和创作。1924年回国,在成都等地大学任教,继续进行翻译和写作,此外还办报,办工厂,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他翻译的法国名著有莫泊桑的《人心》,都德的《小东西》、《达哈士孔的狒狒》,福楼拜尔的《马丹波娃利》、《萨朗法》,罗曼·罗兰的《彼得与露西》等十余部。主要著作有日记体中篇小说《同情》(1923),长篇《死水微澜》(1935)、《暴风雨前》(1936)、《大波》(上、中、下三册,1937)、《天魔舞》(1948),短篇小说集《好人家》(1946)及其它散文、评论等。

《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是三部连续性的长篇历史题材小说(新中国成立后对前二部作了重要修改,《大波》则进行了重写,第四卷来完,作者即逝世)。整个的背景都是作者故乡四川。第一部《死水微澜》的时代是1894年到1901年,即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到辛丑条约订定这一段时间。内容以成都城外一个小乡镇为主要背景,描写内地社会“教民”与“袍哥”(哥老会)两种势力的斗争消长,展示了中国社会死水般的黑暗腐朽和帝国主义势力入侵后的微妙变化;第二部《暴风雨前》的时代紧接前篇,为1901到1906年,即辛丑条约订定到辛亥革命前这一段时间,背景已由小乡镇转向“天府之国”的首府成都,主要内容写一个半官半绅家庭的变化及知识分子在时代变革中的分化和觉醒,反映了维新运动反清思想在内地勃兴后新学和新政及维新和守旧思想的斗争,显示了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成为辛亥革命风暴的前奏;《大波》专写1911年,即引起辛亥革命的四川保路事件的民众运动。作者有意要把这一运动分析综合,予以真实地形象地反映,预定分四册写完,第四部刚开始,即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辍。后两部不及第一部写得细腻,但内容更为广阔。三部长篇的主要情节线索都是以历史事实为基础,甚至引进真实的历史资料,但又不完全局限于历史事实。根据概括生活、塑造形象的需要,也进行了艺术虚构,取得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情节逐次展开,从“微澜”到“大波”,环境不断扩大,从小乡场到全省,或在日常生活和地方风情的描绘中,透露出时代的气息,或者在时代风浪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感情,充分展示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变革,被郭沫若称为“小说的近代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