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创造社
中国现代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文学团体,与“文学研究会”齐名,是当时成立最早,影响也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该会于1921年7月在东京成立。由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郁达夫、田汉、成仿吾、郑伯奇、张资平等人组成。1927年,又有冯乃超、李初犁、彭康等人加入,成为后期“创造社”的重要成员。
“创造社”的成立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高潮之后,同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同新文学的历史发展有密切关系。“创造社”从成立到1929年2月被国民党反动政府封闭停止活动,历时8年。先后出版的重要刊物有《创造季刊》、 《创造周报》、《创造日》、 《洪水》、《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和《思想》等刊物,并出版有《创造丛书》,发表他们的文学美学观点和文学作品。他们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文学旗帜,积极倡导进步浪漫主义的文学精神。郭沫若在《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二期的《编辑余谈》中表白:“……我们的主义,我们的思想,并不相同,也未必强求相同。我们所相同的,只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的活动罢了。”成仿吾在《新文学的使命》中更明确提出了“除去一切功利的打算,专求文学的全和美”, “在冰冷而麻痹了的良心,吹起的炎炎的炎火,招起摇摇的激震,……对于时代的虚伪与它的罪孽,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他们提出了追求个性解放和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主张。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改造社会的火热激情,和追求理想创造未来的炽烈精神,构成了他们对文学的基本要求。因而, “创造社”在当时被称为“为艺术”派和“浪漫派”。这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受西方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影响,追求文艺的全与美;另一方面他们所谓“为艺术”的主张又主要是针对封建文学中“文以载道”的传统陈规,要求冲破封建文学樊篱,表现“生底颤动、灵底喊叫”,具有鲜明的反抗社会黑暗和要求积极创造理想社会的进步倾向。后期的创造社,在当时革命形势推动下,又增加了一批具有革命思想的新成员,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
在文学创作实践中,和他们的美学观点相一致, “创造社”成员较为一致地主张文学应该表现作家自己“内心的要求”,他们深受歌德、拜伦、雪莱、惠特曼和泰戈尔等作家的浪漫主义影响,在作品里都带有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和强烈的浪漫主义激情。他们也因而成为“五四”文学革命浪漫主义的突出代表。尤其是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和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都以浓郁的直抒胸臆的主观色调和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强音,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强烈的抗议。
“创造社”在新文学的发展中,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提出了鲜明独特的文学主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与“文学研究会”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发展了中国文学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在促进新文学的发展,配合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斗争中,作出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贡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