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鲁迅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鲁迅

,姓周,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在他博大精深的著述中包含着丰富而卓越的文艺美学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和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从辛亥革命之前到他逝世的三十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为在中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体系开辟了道路。他的文艺美学思想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二十世纪初年,青年鲁迅立志用文艺改造国民精神,以求达到救国的目的。那时他接受了进化论和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以此来考察历史和现实,批判重物质而忽视精神的传统,批判扼杀个性的社会政治及观念。1907年所撰写的几篇早期论文《人之历史》、 《科学史教篇》、 《文化偏至论》及《摩罗力说》,充分表明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在《摩罗诗力说》中,他用资产阶级美学观点评述了西方和俄罗斯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赞同审美超功利观点,认为文艺的本质在于“兴感怡悦”、“实利离尽,究理不存”。这种观点来自康德。王国维最早把这种观点介绍到中国,此时的鲁迅与王国维属于同一美学思潮。他们所说的审美超功利性,不是说文艺对社会人生毫无价值,而是说它的价值不在物质实用方面,而在于精神情感方面。王国维称此为“无用之用”鲁迅则说是“不用之用”,实则一也。辛亥革命后,鲁迅追随蔡元培积极提倡美育,也是以这一美学思想为其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到“五四”运动之前,随着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迫切要求各种学术思想和文艺创作同社会政治革命斗争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鲁迅不再笼统地重复审美超功利观点,但也没有正面批判这一观点,表现其美学思想由早期向后期转变的过渡性质。在这一时期中,鲁迅在自己的创作和批评中贯彻“有所为而为”的自觉意识,不赞成“无所为而为”的消极态度,提出“为人生而艺术”,反对“为艺术而艺术”,把文艺实践与革命斗争完全统一起来,自觉地听从革命的“将令”,从事文艺创作。在实践中逐渐改变了审美超功利观点。二十年代初,他又接受日本厨川白村的影响。厨川白村的美学思想,是把柏格森的“生命说”和佛洛伊德的“性欲说”揉合起来发挥的,在美的本质问题上也是赞成康德审美超利害观点。他认为文艺的原动力是生命,而人的生命经常受到外界的物质的压抑和强制,形成矛盾冲突,这正是苦闷的根源。文艺就是要揭示这种矛盾——苦闷,充分表现个性,向传统、向世俗、向权威挑战。鲁迅之所以对厨川白村美学思想产生共鸣,正在于这一思想可以用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对个性的扼杀,对文艺创作自由的桎梏。至于这种美学思想的根本缺陷,此时的鲁迅尚无正确批判的能力。从客观上说,这个时期虽然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传播,但还没有来得及引进艺术及其他审美领域。

第三,二十年代末,鲁迅接受了卢那察尔斯基和普列汉诺夫等人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阶级分析方法观察、分析文艺史和文艺现状,与前两个时期相比较,他的文艺美学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抛弃了审美超功利观点,认为文艺的起源不是先验的心灵和生命力,而是社会功利活动的产物,文艺是有阶级性的,反对文艺上的超阶级、超政治观点。对于他曾经接受的厨川白村等人的资产阶级美学观点开始自我反省,并且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从此,他把文艺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同无产阶级的整个事业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总之,鲁迅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美学观的最后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以二十年代末为界,前期与后期明显地表现出根本性质上的转变:前期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美学范畴,后期则属于无产阶级美学范畴;在哲学理论基础上由前期的唯心主义转变为后期的历史唯物主义,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奠基石。尽管鲁迅美学思想有前后期的性质差别,但有一点又是始终一贯的,那就是:他的美学思想向来是积极的,对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旧观念、旧传统采取坚决的批判态度,具有鲜明的战斗精神。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