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感性冲动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感性冲动

这一概念是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来的。

依据康德的先验哲学,对人性作高度的抽象,席勒认为在人的身上可以区别出两种对立的因素,一种是不变的因素,另一种是不断变化的因素,前者称为人格(即自我),后者称为状态(即自我的规定性) 。人格就是理性、形式;状态就是感性、内容、物质、素材。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如花开花落,花开花落是不变的花的变化的状态。但是,只有在理想的人性(即神性)中二者之间才是统一的,而在有限存在的一般人那里,它们总是两个东西。

席勒认为抽象的人格和状态都不能独立存在,抽象的人格不能成为人,它要通过持续不断的表现才能显现为一定状态下的人格;单纯的状态也不能成为人,状态应该是能表现人格的状态,二者都要向对立的方面转化。这样,在人本身上就产生了基于感性本性和理性本性的两种相反的要求和冲动,一种是感性冲动,另一种是理性冲动。

所谓感性冲动,用席勒自己的话来解释,就是“把我们自身之内必然的东西转化为现实”。也就是使理性形式获得感性内容,使人格外化为状态,使人成为一种物质存在。席勒认为,感性冲动应该保持在人格的范围内,人的感觉、思维、欲望、行为都应该出自理性。但这只有理想的人性(神性)才能做到,而作为现实人的感性冲动“产生于人的自然存在或他的感性本性”,因而它有一种脱离理性或人格的倾向。席勒运用康德关于时间的理论来说明这个问题。康德认为时间是人整理经验材料的直观形式,任何现象、任何我们所经验到的事物,都是时间的相继和秩序,因而具有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所以人在感性的、经验的世界里并没有理性的自由。只有人作为一种“绝对存在”,他才不受时间这种先验直观形式的束缚,他的理性才有自由。根据这种理论,席勒认为感性冲动是在时间相继中完成的变化或实在,被时间束缚的人是被感觉统治的人,而不是被理性自由支配的人,因此感性冲动中的人恰似“魂不附体”,即感觉、思维、欲望和行为按其自然存在的感性本性行事,而并不受控于理性、人格。席勒认为,虽然思想可以暂时摆脱这种冲动,坚强的意志可以成功地抵制感性冲动脱离理性和人格的倾向,但感性冲动作为自然存在的人的要求,那种摆脱理性和人格的本性是压抑不住的。所以,感性冲动虽然能唤起和发展人性的素质,但单靠感性冲动,人又不能把人性全面地充分地发展起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