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美的规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美的规律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问题,他说:“人类也依照美底规律来造形。”要弄清这句话的意思,首先必须了解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批判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的出发点。国民经济学忽视了劳动者作为人的本质,而“把劳动者只当作劳动底动物,当作一个还原到仅仅有肉体需要的家畜来认识。”马克思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严格区别人的劳动和动物的劳动。他认为动物的劳动是没有目的、没有意识的,而人的劳动则是有目的、有意识的。 “自由的意识活动是人类底族类的特征”, “有意识的生活活动直接把人类和动物底生活活动区别着”。在《资本论》中,他还举例来说明这一区别: “但是最劣的建筑师都比最巧妙的蜜蜂更优越的,是建筑师以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他脑筋中把它构成了。劳动过程终末时取得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了。”正因为这样,所以人的劳动“不仅引起自然物的一种形态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他的目的。”正是这一目的的实现,所以人类通过劳动,能够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能够在一个“由他来创造的世界中直观着自己的本身”。这样,人通过劳动所得到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同时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劳动所创造的,不仅是物质的产品,而且也是劳动者的思想和感情、聪明和智慧等这样一些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就在这些本质力量实现的过程中,人感到了愉悦和庆幸,因而也感到了美。马克思说: “劳动生产了美”,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劳动怎样生产了美呢?马克思说: “动物只依照它所属的物种底尺度和需要来造形,但人类能够依照任何物种底尺度来生产并且能够到处运用内在的尺度到对象上去;所以人类也依照美底规律来造形。”这句话,既说明了“人类也依照美底规律来造形”的根本含义,也说明了人类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生产美的。此地所说的“尺度”,是法则或规律的意思、由于动物的劳动是本能的,只是直接满足它的肉体的需要,所以动物并不能自觉地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而只能够按照它的物种的本能给它所规定的一种“尺度”,来进行劳动。例如蜜蜂造窝、蚂蚁做巢,就只能够按照它们物种天生的这么一种“尺度”来做窝和造巢,此外什么都不会了。不仅这样,而且这种做窝和造巢,完全是不自觉的,没有任何预先的目的,因此,劳动的结果,它也没有任何实现了目的的喜悦,无所谓美不美。可是,人类却不同了。 “人类底族类底特征”,是“自由的意识活动”。自由的意识活动,首先是有明确的目的。“他知道他的目的,并以这个目的,当作法则,来规定他的活动的样式和方法。”其次,是他能够在掌握客观必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自由的创造。那就是说,他能够有意识地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尺度”,“再生产着整个自然”。例如木匠掌握了桌子的“尺度”,他就能够生产出桌子,掌握了房子的“尺度”,他就能够生产出房子。木匠掌握了铁匠的本领,他又可以根据铁器的“尺度”,去生产出各种各样的铁器。因此,当人发挥他“族类”的本质力量,在掌握客观世界规律的过程中,他能够改造他周围的整个世界,以满足他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第三,在这一改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和有意识地实现主观的目的和意图,这二者始终是统一在一起的。 “任何物种底尺度”,指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 “内在尺度”,指的则是主观对于这一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当内在的尺度适用到对象上去生产各种各样产品时,由于这些产品都是他的目的和意图的实现,所以都成了“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界”。劳动者就在“这一个由他来创造的世界中直观着自己本身”。 那就是说,在劳动的对象和劳动的产品中,劳动者欣赏到了自己作为“族类”的人的本质力量,欣赏到了自己的理想、愿望、聪明、智慧和本领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充满了创造性的喜悦,劳动的规律成了美的规律。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这是人类劳动的一个根本特点。它说明了人类的劳动,应当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应当美,应当符合美的规律。

因为人类的劳动是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形的,所以人不应当象动物一样,满足于吃吃喝喝,满足于“饮食和生育”。他应当按照客观世界的规律,来改造整个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当中,改造主观的世界。他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还要为对象生产主体。劳动人民建设防护林,进行四个“现代化”,把一块不毛之地改造成为百花园,把一块大理石雕塑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形象,都是按照世界的客观规律来实现人的本质力量,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因此,都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文学艺术的创作,尤其不应当违背美的规律。美的规律是以自觉地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作为基础的,因此,文学艺术的创作就不应当离开现实生活本身的规律,去胡编骗人的假话和大话,而应当在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的关系上,深刻地揭示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显示出人的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各种潜能和无限的可能性。

这样, “人类也依照美底规律来造形”,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命题。它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自觉地改造和建设周围世界的一个基本原则。

(蒋孔阳)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马克思论证了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的质的差别性。他指明动物的生产的片面性,狭隘性和它的受动性、无意识无目的性;而人的生产的全面性、广义性和它的自由性、有意识有目的性。马克思认为,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的根本区别集中表现在:动物的生产只能使用“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而人的生产“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尺度”指法则或标准。任何生产都是主体作用于对象。因此,不论是动物的生产,还是人的生产,都必须同时使用主体和对象的两种尺度。综合马克思的论点,“种的尺度”指对象的外部“形态”和主体的外部的直接的狭隘的肉体需要;而“内在的尺度”指对象的内部规律和主体的内在的精神需要,即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目的改变对象,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所获得基于物质上的满足而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动物的生产只能根据对象的“种的尺度”,改变自然物的外部形态,借以实现自身的“种的尺度和需要”,满足自身的狭隘的肉体需求,维持自身的生存和接种传代的再生产;而人的生产则既能按照对象的“种的尺度”改变客体适应主体的生活需求,更能遵从对象的“内在的尺度”,运用和利用客体的内部规律,物化和实现主体的意志和目的和全部本质力量,从而满足自己的精神上的需求。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生产“不仅引起自然物的一种形态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他的目的。”人的生产使被改变的对象成为体现自己的意志、目的和全部本质力量的物质载体。人从人化的对象即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得以“直观自身”看到自己的智慧、力量、技能和灵巧,从而感到审美的愉悦和快感。因此,马克思说: “劳动创造了美。”

(陆贵山)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指出:“通过实践来创造一个对象世界,即对无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就证实了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物种存在, 也就是说人把物种当作自己的存在来对待,或是把自己看作物种存在来对待。动物固然也生产,它替自己营巢造窝,例如蜜蜂、海狸和蚂蚁之类。但是动物只制造它自己或它的后代直接需要的东西,它们只片面地生产,而人却普遍地(或全面地)生产;动物只有在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才生产,而人却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也生产,而且只有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人才真正地生产;动物只生产动物,而人却自由地对待他的产品。动物只按照他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去制造,而人却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而且知道怎样随时把本身固有(或内在)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因此,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对马克思在这段话中所讲的“美的规律”,在中国美学界,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理解。

朱光潜认为,这里所谈的“美的规律”,对美学和文艺创造的意义特别重大。 “美的规律”是非常广泛的,也可以说就是美学本身的研究对象。在朱光潜看来,马克思在谈及“美的规律”时说道:第一,人通过实践来创造一个对象世界,即对于无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这条原则既适用于包括工农业的物质生产,也适用于包括哲学和文艺的精神生产。这两种生产都既是根据自然,又是对自然进行加工改造。这里可以见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一致性。第二,上面所提到的两种生产,都证实了人是一种有自觉意识的物种存在。人认识到人的个体就等于人的物种,而且根据这种认识来生产,这就不是根据个体肉体的直接需要来生产,而是根据整个物种的深远需要来生产。

马克思说:“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说明了人的作品,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与美有联系,而美也有“美的规律”。如果要想理解“美的规律”究竟为何物,就必须弄清下述两点:第一点是人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第二点是人知道“怎样把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其中提到的两个标准即“每个物种的标准”和“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标准”,是有差别的。差别在于,第一点指的是每个物种作为主体的标准,不同的物种当然有不同的需要,例如人造住所和蜜蜂营巢各有物种的需要,其标准即尺度就不能相同。蜜蜂只知道按自己所属的那个物种的需要和标准,而人的普遍性和自由就在于人不但知道按人自己的物种的需要和标准去营造高楼大厦,而且还知道按蜜蜂的需要和标准去仿制蜂房。第二点是指,对象本身固有的标准就更高更复杂,它就是各种对象本身的固有的客观规律,也就是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所讲的“自然规律”。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这是说,人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己的创造能力,把“各种对象本身的固有的客观规律”运用到对象身上去。人在生产劳动中对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其结果是创造出一个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内的对象世界;这个结果的内容既反映了自然,也再现了人自己,有了主体、人的精神。这个对象世界和“美”有联系。要之, “美的规律”就是主观与客观在实践中辩证统一的规律,也就是人的实践改造活动的规律。朱光潜进一步认为,马克思说的这一规律在文艺创作上,涉及到创作的各种因素,例如创作素材、创作方法、创作媒介、作家与作品及观众与作品的关系、创作与时代和社会类型的关系、创作与文化教养和遗产继承的关系等等,它们都各自有本身固有的规律,要用得各得其所,各适其宜。这样,才符合马克思所讲的“人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去来制造”,从而创造出美的对象世界的要求。

(洪凤桐 编述)

△美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和根本论点。 “美的规律”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来的。由于马克思的“美的规律”的论点建立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坚实基础上,既继承、吸收了美学史上合理的、有价值的理论遗产,又批判、抛弃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和糟粕,因而把人类对美学基本问题的探讨推进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在美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马克思的“美的规律”的论点,从理论原则上深刻地肯定了美是客观的。所谓规律,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是不依赖于任何主观的精神和观念的。规律总是客观的,既不能为任何人所创造,也不能被任意地消灭。因此,提出“美的规律”,这就首先肯定了与一切规律一样,事物之所以美的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从而,任何事物的美也就只能为事物本身所具有,美必然是客观的。

马克思的“美的规律”的论点。又与那种把美的本质简单地、片面地归结为事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个别自然属性或事物的社会属性的观点,有着原则的区别。美的本质属性固然与事物的自然属性或社会属性相关,但二者并不能简单地等同。美的确可以看作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某种特殊的属性,但这种属性既不是指事物的个别的自然属性,也不是指事物的个别的社会属性,而是指决定事物之所以美的某种特殊的本质关系。这种本质关系就是美的规律。

马克思所说的“美的规律”的具体规定性,显然与他谈到的“物种的尺度”、 “内在固有的尺度”相关。所谓“尺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数量界限,也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事物的特性或本质。 “物种的尺度”,就是一定种类的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数量界限,也即事物种类的本质特征或普遍性。由于质的数量界限在它的范围内有主要的质和次要的质、根本的质和非根本的质,事物的本质特征也还有层次、等级的区分,所以,所谓“内在固有的尺度”就是进一步指明事物内部的、深刻的、根本的本质特征。由此可见,马克思说: “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在这里,马克思显然就把美的规律与事物种类的本质,特别是它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在一起了。这个见解是十分深刻的。

有一种意见把“内在固有的尺度”理解为人的目的性,从而把“美的规律”理解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是不符合马克思原义的。因为,“美的规律”既然是规律,就和一切规律一样,只能是客观的,不可能是主客观的统一。如马克思所说,人可以“按照”美的规律去生产,却不能制造规律和改变规律。所以,与美的规律相关的两个尺度都只能在客观的事物方面去理解,而不应当在人的意识、意志、 目的性上去理解。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限于著作的性质,只是附带提出“美的规律”,作了最重要的提示,没有展开详尽的论述。为了正确地、全面地理解美的规律,有必要说明:任何美的事物,既具有自己种类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特征,又不能缺少借以表现其本质特征的外部现象。因而,它既要求内部的本质的种类普遍性,又要求外表形态上鲜明生动的个别性。美的规律也就要从本质和现象、普遍性和个别性的特殊的统一关系去理解。虽然一般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但是,一般的事物未必都具有自己种类固有的深刻而内在的本质特征;即使有这种本质特征,又未必都通过生动丰富的现象得以充分的表现,因而未必都是美的。以外表非常鲜明、生动而突出的表象或个别性,显著而充分地表现出内部的本质或普遍性,这就是现象和本质、个别性和普遍性在美的规律中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事物之所以美的本质。这种关系就是美的规律,也即典型的规律。

(严昭柱)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 “动物只依照它所属的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造形,但人类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且能够到处运用内在的尺度到对象上去;所以人类也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形。”李泽厚认为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第一,应该从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的本质区别,也就是从人类所特有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出发去探求美的规律。第二,人类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形,跟人类依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到处运用内在的尺度到对象上去是一致的,前者的根源在于后者之中。第三,美是真与善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类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就是按照任何自然客体的规律来生产;这个自然客体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具有不依存于意识、意志的客观必然性。这便是“真”。 “内在的尺度”则是人根据“内在目的”提出的,适用到对象上去的尺度。人类就是依照“内在目的”、 “内在尺度”去改造劳动材料,赋予它特定的形式的。这种合目的性的人类主体实践便是“善”。它一方面具有主观性的形式,另一方面具有外部的现实性即客观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 “真”为人所掌握,成为主体化(人化)的“真”;“善”得到了实现,成为实现了(对象化)的“善”。人类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且到处运用内在的尺度到对象上去,人化了的“真”与实现了的“善”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便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这个改造了的客观世界的存在形式便是美。它是真与善的统一表现为客体自然的感性自由形式。优美是这个统一中矛盾相对和谐的状态,崇高则是这个统一中矛盾的冲突状态。

李泽厚说:“马克思把‘人类能依照任何物种尺度来生产并且能够到处运用内在的尺度到对象上去’与‘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联结起来,正好说明两者的因果关系,即因为具有内在目的的尺度的人类主体实践,能够依照自然客体规律来生产,于是人类就能够依照客观世界本身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主观需要。这个改造了的客观存在形式便是美,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马克思完全不是从审美、意识、情趣、艺术实践,而是从人类的基本实践——人对自然的社会性生产活动来解释美的规律,这就深刻地阐明了美的客观性的本质含义,阐明了美的必然存在不是来自“先验的形式”、“理念的显现”、“感性的静观”,而是来自人类的客观社会实践。美的普遍必然性正是它的社会客观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