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黄宾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黄宾虹

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初名懋质,一名元吉;后改名质,字朴存,又作朴丞,朴人等;初号滨虹,署室名曰滨虹草堂;后又改滨虹为宾虹,亦作宾谼、冰鸿等;曾用过予向、大千、颀厂、芸人、同芝等笔名。晚年以宾虹为名。祖籍安徽歙县,出生浙江金华。早年曾发起组织“南社”,拥护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任教、作画,担任过书局编辑。建国后任中国美协华东分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主要著作有《黄山画家源流考》、 《虹庐画谈》、 《中国画学史大纲》、 《宾虹草堂藏印》与邓实合编《美术丛书》、 《黄宾虹画语录》等。

他作画以临摹元画入手,次摹明画,再摹唐画,又摹宋画,尤其喜欢渐江、程邃、石涛等人的画,由临摹又转入“师古人不若师造化”,刻意创造, 自成一家。他的画与一般时俗的红桃绿柳、小桥流水不同,大都是丛山峻岭、古木怪石;他崇尚“沉雄杰骜”,反对“清秀浮薄”,形成了“笔墨华滋、浑厚苍润”的风格。他认为书法与画法一理,平生喜爱收集古印,仔细揣摸古人造字法和书法之理,入于画中,构成他的以隶体、以古篆、以八分入画的笔法论基础。 “以书法作画”是他作画的最大特点。他说: “吾尝以山水作字,而以字作画。”他把自己平生作画的经验概括为“用笔须平,如锥画沙;用笔须圆,如折钗股,如金之柔;用笔须留,如屋漏痕;用笔须重,如高山堕石”,加上晚年的“竖不如桩,点不如布算”的变化,构成平、圆、留、重、变五字笔法论;和浓、破、积、淡、泼、焦、宿的七字墨法论。自成格局,影响深远。

他的画论也有很精辟的见解。他认为作画当以大自然为师,不能专事临摹。 “作山水应得山水的要领和奥秘,徒事临摹,便会事事依人作嫁, 自为画者之末学”。他认为作画应懂得“舍”、 “取”,追求“不似之似”的艺术境界。 “古人言‘江山如画’,正是江山不如画。画有人工之剪裁,可以尽善尽美”。 “画者欲自成一家,非超于古人理法之外不可。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他认为画家不但要画形,更要传神。 “画山水要有神韵,画花鸟要有情趣,画人物要有情有神。……徒有形似而无情趣便是纸花。画人最复杂,既要有男女老幼之别,又要有性格之别,更要有善恶喜怒之别”。

他对于中国绘画史,从汉魏一直到齐白石,也都很有研究。他说: “汉魏六朝,画重丹青,唐分水墨,丹青,南北二宗。荆浩作云中山顶,董源、巨然画江南山,元季四家变实为虚,明代枯硬,清多柔靡,至道咸而中兴”。 “齐白石作花卉草虫,深得破墨之法,其多以浓墨破淡墨,少见以淡墨破浓墨。亦多独到之处,为众人所不及”。

除此之外,黄氏涉猎广泛,成就亦多,对于文、书法、金石文字、篆刻文字、书画鉴赏,也都有独特之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