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萨特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 ) 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的重要代表。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一海军军官家庭,童年时就表现了出色的文学禀赋。1924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以会考口试第一名获中学教师学衔,此后直至1944年,主要在中学任哲学教员。其间,1933年曾作为官费留学生赴柏林的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受业于胡塞尔,这对他后来形成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曾应征入伍,被德军俘虏,获释回国后,组织过“社会主义与自由”抗战团体。1944年始辞去教职,专事著述,后创办《现代》杂志,成为职业作家。1964年,他拒绝了授予他的诺贝尔奖金,表示“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1970年后还担任了左派报纸《人民事业报》社长及其它几种报刊的领导职务。1980年4月15日逝世于巴黎。
萨特作为社会活动家曾到过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同许多国家的政治要人、著名学者和作家有过接触交往,在许多重大事件面前,他经常是站在进步人类一边。作为哲学家,他有多种著述,其中《存在与虚无》 (1943)标志了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形成。作为文学家,他的创作囊括了除诗歌之外的所有体裁。重要作品有:小说《恶心》 (1938)、 《墙》 (1939)和剧本《苍蝇》 (1942)、 《间隔》(1944)等。他的文学批评理论著作主要有《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946)、《什么是文学》(1947)、 《波德莱尔》 (1947)等。
萨特的文学创作和主张同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关。在哲学上,他的主要理论是“存在先于本质”论,“自由选择”论和关于世界是“荒诞”的思想。他认为:人生是荒诞的,世界是令人恶心的,人作为存在者经过“自由选择”,“自由创造”,而后获得自己的本质。他的整个文学创作就是宣传他的哲学思想。他的艺术主张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专著《什么是文学》中。他从“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主义著名论断出发,强调人是自由的,每个人都进行自由选择,作家之“介入”写作,也正是一种选择, “写作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他要求文学具有倾向性,干预生活。他从作者与读者、创作与阅读、美与审美各对关系,阐明了个体人的创作活动的严肃性和社会性,完整地论述了艺术既不能脱离“别人”和社会,同时也必须为“别人”、为社会的美学哲理,并针对“为艺术而艺术”和“艺术家不动感情”的美学观,提出“艺术品就是召唤”、写作就是“介入”以及要“在审美命令的深处觉察道德命令”等一系列深刻思想。
西方理论界对萨特众说纷纭,议论不一,但不管怎样,他作为法国继雨果、左拉、罗曼·罗兰之后的又一文化巨人,在当代文艺史和当代思想史上的影响却是极大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