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太阳社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太阳社

1927年11月由蒋光慈、钱杏邨、孟超等在上海创办的革命文学团体。他们创办春野书店作为发行机构,出版《太阳月刊》及丛书。它是在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的,基本成员都是共产党员。因此,这是以无产阶级的政治纲领和组织原则作保证来推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个新型的文学社团。

其文学主张有:一、在文艺和时代的关系上,他们明确地指出:“文艺应该站在时代的前头,至少也跟在时代的尾后前进。”因此,他们从当时尖锐的阶级斗争现实出发,明确地认为现代文学落后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太阳社的文艺批评家钱杏邨正是按照这个主张,总结“五四”新文学运动及其创作的。一方面,他指出了这些作家作品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他又反复指出这些作家作品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由此,对蒋光慈、郭沫若的评论,显然有所抬高,而对鲁迅的业绩则予以贬低。其对文艺队伍的估计,和苏联的“拉普”十分相似。

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蒋光慈认为:革命文学是“以被压迫群众做出发点的文学”; “是具有反抗一切旧势力的精神”的文学; “是反对个人主义的文学”;是指导人“认识现代生活”, “指示一条改造社会的新途径”的文学。其为创造革命文学而发出的呐喊,其拓荒者的战斗精神,是应该受到称赞和肯定的。但对文学的作用,显然估计过高。

三、在世界观和创作的关系问题上,他们虽然认为革命文学的创造者应该就是革命时代的创造者,但又认为“五四”以来产生的“旧作家”,是很难创造出革命文学的,只有“从革命浪潮里涌出来的新作家”“才真正能表现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捉住时代的心灵”。 这就表明,革命文学只有靠他们才能创造出来的。这种绝对化的观点,显然是“左”的观点,因此,当时引起了一些作家的非议和责难。

四、在强调文艺为革命斗争服务时,忽视了文艺本身的特点,存在重功利、轻艺术的倾向。在创作题材上,片面强调工农斗争生活,但又对现实斗争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势必导致题材狭隘, 思想浅露,艺术粗糙。

总之,他们的主张是正确和错误杂陈的。但是,其历史的功勋是不可抹煞的。1930年, “左联”成立,该社自动解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