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唐岱
清代画家。字毓东,号静,又号知生,满州正白旗人。官内务府总管。康熙曾赐号“画状元”,并曾题唐岱《千山落照图》说: “我爱唐生画,屡索意未已”; “位置倪黄中,谁能别彼此”等句。著有《绘事发微》一卷,该书见于《清瘦阁读画十八种》。
《绘事发微》论画共分九章:小序、传授、品质、画名、邱壑、笔法、墨法、皴法、著色等。 《传授》中认为: “凡画学入门必须名师,讲究指示。立稿如山之来龙,起复阴阳向背;水之来派,近远湍流缓急,位置稳妥;令学者得用笔用墨之法,然后视其笔性所近,引之入门”。 《品质》中讲究作画应有作者人品: “倪云林造清秘阁独居,每写溪山自怡。黄子久日断炊,犹坦腹豆棚下,悠然自适,常画虞山,此皆去节高迈放达不羁之士,故画入神品,尘容俗状不得犯其笔端”。《画名》中认为:“画家得名者有二:有因画传人者,有因人传画者”。前者如王右丞、董、巨,后者如苏子瞻。 “因人传画者代代有之,而因画传人者,每不世出,盖以人传者,既聪明富贵,又居丰暇豫而位高,善诗,故多;以画传者,大略贫士卑官,或奔走道路,或扰于衣食,常不得为,即为,亦不能尽其力,故少”。《邱壑》章主要谈画山水的具体方法,认为“知此中微奥者,必要虚中求实,实里用虚,然后四时之景由象心造山川,胜概宛然”。 《笔法》中论作画的用笔之法: “用笔之法在乎心,使腕运要刚中带柔,能收能放,不为笔;使其笔,须用中锋。中锋之说,非谓把笔端正也。锋者,笔尖之锋芒,能用笔锋,则落笔圆浑不板,否则,纯用笔根,或偏或刻”。 《墨法》中则认为:“用墨之法,古人未尝不载,画家所谓点染皴擦,四则而已。此外又有渲淡积墨之法,墨色之中,分为六彩:墨、白、干、湿、浓、淡是也。缺一,山之气韵不全矣”。《皴法》说: “夫皴法须知本源来胝,先要习成一家,然后皴山皴石,方能入妙”。并具体分析了张僧繇、李思训等人的皴法,归纳为“皴要有毛而不滞,光而不滑,得此,方入皴染之妙也”。 《著色》中论述色彩对于绘画的重要,说:“山有四时之色,风雨晦明,变更不一,非著色无以象其貌”。 “水墨虽妙,只写得山水精神本质,难于辨别四时之色。随时变现呈露,着色正为此也”。又具体讲了画“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时之山的着色技巧,归结为“著色之法,贵乎淡,非为敷彩暄目,亦取气也”, “用色与用墨同,要自淡渐浓,一色之中更变一色,方得用色之妙。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要之,墨中有色,色中有墨。能参墨、色之微,则山水中之装饰无不备矣”。
除此之外,唐氏还讲究绘画与文章、书章、书法相通的道理,说: “世有善文而不能善书,善书而不能善文者,而画家必兼二家之法而然可”,后来的黄宾虹作画,就十分重视造字法和书法与画法的融汇,可以说是对唐岱理论的继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