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禅意》张同乐散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倏忽间,离开故乡已是生命三分之二的光景,在他乡的钢筋水泥建成的丛林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机械般的生活,一道道竞争和压力组成的“墙”令人无暇他顾,人就慢慢麻木起来,忘记了夜空的星星,忘记了泥土的芳香。一天听到有人哼唱三毛当年写下的一首叫作《梦田》的歌:“每个人心中一亩田,每个人心中一个梦,一颗颗一颗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为什么一个人的心里要有一亩田呢?随着时间的递增,随着对所在城市的熟稔,竟然不可抗拒内心对泥土香的想念,也才明白了三毛写这首歌的初衷。

这一亩田并非是度量意义上的,而是一隅有泥土和花香、有劳作和汗水的田园,小至一米露台或阳台,大到一座庭院,城市的人们在内心深处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个“花园情节”,那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放大和外延,更是连接人类和天地的通道。

于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总会生发出一种冲动,让自己的脚步和灵魂在旷野里、在大地上游走、行进,越是罕有人迹越是原始就越会打动我们的心灵。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芦苇本是自然之物,人又岂能例外?回归自然是我们找回自我的精神良方,回归自然,不单单是呼吸系统的需要,更是为了补充思想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和分子,让我们体悟一花一世界的人与自然的奇妙关系。心中有了山水田园,则田园山水里自然有我。

仔细想想,走出乡野生活多久了?有多长时间我们的脚尖沾不到结实的泥土,听不到大自然呼吸的声音?纷繁的城市生活让我们的心日渐迟钝,某一天,我们突然醒悟,需要聆听另一种声音——花开的声音、鸟鸣的声音、种子生长的声音,这是和自然世界顺畅沟通的声音。对现实生活而言,我们又很难逃离城市和岗位,很难有独立的田园和花园,于是,这样的声音就应该来自我们的阳台,一隅方寸静土。喧嚣的城市里,经营一方这样的土地,不求精,有花有叶足矣。一颗颗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世界的禅意。“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一朵花开的时候,一颗种子生发的时候,世界就笑了,我们也就笑了,只有心寂静下来,才会真正看到外面世界的广大。

我们应该相信,阳台对在城市生活的我们来说,就是内心世界的放大版和现实版。经历着扰攘的现实,禅意的阳台会让你的心无限安静广大。无论是怎样格致的阳台,主人和它的联系就是培土、浇水、修剪、施肥、通风、汗水滴入泥土的时候,分分秒秒慰藉着心灵,花木有语,直指人心。禅宗有一言“心心相印,见性成佛”,此刻应该解读为:不需要文字规程,佛心即是众生心,要明了人和万物的本性,于万物中虚空,于虚空中品禅意,最后将人心提升到更广阔的境界。

当看到阳台上一株不知名的野草长出来,我们会觉悟“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能于这方寸地的阳台上心存美好,坐忘红尘。一如禅意,每人都应看清楚自己心念里的贪嗔痴,以戒定慧的修为照破它们,走进清醒透明的世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