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伶官传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12],岂非人事哉!原[13]庄宗[14]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15]之将终也,以三矢[16]赐庄宗而告之曰:“梁[17],吾仇也;燕王[18],吾所立,契丹[19]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20]。其后用兵,则遣从事[21]以一少牢[22]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23]凯旋而纳[24]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25],函[26]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27]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28],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29]本[30]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31]曰:“满招损,谦得益[3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33]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34]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35],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36],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注释】

[12]天命:天的意志。

[13]原:推究,探究原因。

[14]庄宗:后唐庄宗李存勖,晋王李克用之子。

[15]晋王:李克用,本姓朱邪,因其父朱邪赤心有功于唐而赐姓李。李克用因镇压黄巢起义军有功而被封为晋王。后李存勖灭后梁称帝,建立后唐,追谥李克用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16]矢:箭。

[17]梁:指后梁,太祖朱温原是黄巢起义的将领,后降唐,赐名全忠,封梁王,再后篡唐称帝,建立后梁。他曾企图谋害李克用,与其屡相攻伐,结仇很深。

[18]燕王:指燕王刘守光的父亲刘恭仁。李克用曾向唐朝保荐刘恭仁为卢龙节度使,但后来刘恭仁不听朝廷的指挥而投靠朱温,依附于后梁。公元909年,朱全忠封其子刘守光为燕王,后又自称大燕皇帝。这里把刘恭仁也称为燕王。

[19]契丹:后称辽,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部落。公元907年,李克用曾与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拜为兄弟,结成军事同盟,约定联合灭梁。后耶律阿保机违约,与梁合兵攻打李克用。

[20]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21]从事:属官。

[22]少牢:祭品。牢,祭祀用的牲畜。古代祭祀,牛、羊、猪各一称太牢,只有羊、猪而无牛,称少牢。

[23]及:等到。

[24]纳:归还,放回。

[25]组:绳子。

[26]函:木盒,木匣,此处作动词,用木匣装。

[27]仇雠(chóu):仇敌。

[28]一夫夜呼:李存勖即位后,耽于游乐,重用伶人和宦官,杀害忠臣,内部离心叛乱。公元926年,李存勖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害大臣郭崇韬,一时间人心骚乱,贝州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攻入邺都。李存勖派养子李嗣源前往镇压,不料李嗣源反被部下推为皇帝,联合邺都乱兵,向后唐京都洛阳进军。李存勖仓皇率军镇压,到达万胜镇,听说大梁已被李嗣源占领,被迫折回。归途中,随从部将元行钦等百余人均截发置地,誓死以报,相与号泣。

[29]抑:或。

[30]本:推本,考究原因。

[31]《书》:指《尚书》,儒家五经之一。

[32]满招损,谦得益:自满就要遭到损失,谦逊便能得到益处。见于《尚书·大禹谟》。

[33]逸豫:安逸享乐。

[34]举:全部。

[35]数十伶人:庄宗李存勖灭梁后,骄傲自满,纵情声色,宠信伶人、宦官,甚至让他们参与朝政,掌握兵权。公元926年,禁卫军头领郭从谦趁李嗣源兵反叛之际,率兵攻入皇宫,李存勖被乱箭射死。后李嗣源即位,为后唐明宗。由于李嗣源是李克用养子而并无血缘关系,因此等于换了朝代,所以说“国灭”。

[36]忽微:忽,寸之十万分之一;微,寸之百万分之一,这里指及其细小的事物。

【译文】

唉!盛衰的道理,虽然有人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为的结果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人传说晋王李克用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切莫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庄宗每次出兵打仗,便派手下随从的官员,用一猪一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时,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庄宗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以至于剪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是多么衰败的景象啊!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或许都是由于人事吧?

《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虑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庄宗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足以把他困住,最后落得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的下场。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细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陷于困穷,难道仅仅只是溺爱伶人才有这种坏结果吗?出于上述原因,我作了《伶官传》。

【解析】

本文是欧阳修撰着的《新五代史·伶官传》的序文。欧阳修不仅勤于文学,也躬耕史学,《五代史》便是他潜心总结的古往历史经验,以供当朝者戒鉴。《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这篇序并未直接写这些事情,而是写后唐庄宗的盛衰成败。文章观点明确,论题突出,说理有力,条理分明,清人沈德潜更是评论本文:“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文章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表明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同时用一“原”字推究原因,引出文章主要论据,接着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的基础上加以客观的分析评论,并从中引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同时为加强文章的说理性,在最后一段又举出今昔对比的例子,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进一步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此外,本文的语言之工精也值得推崇。为突出“忧劳”与“逸豫”的对比,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的词句,如“人事”和“天命”、“盛”和“衰”、“兴”和“亡”、“成”和“败”等。本文还比较多用转折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转折句使语气委婉,疑问句给读者留下思索和回答的空隙,感叹句更是直接地表露感情。能够把说理文写得颇有情味,也难怪文章得此盛赞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