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芒《松尾芭蕉俳句选》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李芒

【作家简介】松尾芭蕉是日本江户时代俳谐作家,成就卓著,被誉为俳圣。俳谐,后来演变为俳句,是日本人民极为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在全世界影响极大。不了解俳谐以及俳句的特点,就很难了解松尾芭蕉,也很难真正了解日本文学的特点。为此,在介绍作家之前,不能不对日本古典诗歌的发展,即从和歌到俳句的演变过程做一简要的阐述。

和歌,包括长歌、短歌、旋头歌、佛足石歌和片歌等,长歌和短歌是其主要的形式,短歌的音节句式格律是五、七、五、七、七共五节三十一音;长歌则以五、七音反复吟咏,最后五、七、七音节结束,没有长度的限制。

和歌从不定型走向定型以后(《万叶集》,大约编成于790年以前),经过一段时间,到了905年编成的《古今和歌集》,就发展为以短歌为中心了。

短歌的音节句式的构成,有个重要的变化过程。简言之,一首短歌虽说有五节,但大体上说来却只有两句,《万叶集》以前,大都是在第一个五、七两节后断句,称为“五七调”,前短后长。后来大概是为了追求艺术性的提高,发展为多在五、七、五第三个音节后断句,称为“七五调”,前长后短了。这个七五调短歌,在后来较大发展起来的“联歌”(同我国古诗的联句相似)中,将前面的长句五、七、五和后面的短句七、七分为两段,由两人以上的作者反复联吟。到了室町时代(1336—1392),有人将以典雅为主要风格的联歌通俗化和诙谐化,在不改变联歌格律的基础上,创造了“俳谐联歌”,又有人称之为“俳谐联句”,也简称“俳谐”。

这种联句活动,在长期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便有人把联句的起句抽出来,编辑成书,称为起句集,或把单独创作的起句辑为一册,或以二者兼有的形式上梓。

明治时代(1868—1911)的大俳句家正冈子规(1867—1902),就基本上只创作起句,并提倡将其定名为“俳句”,得到俳坛的共识,而沿用至今。

松尾芭蕉于1644年生于日本伊贺上野(现在京都府东南方的三重县内)。父亲松尾与左卫门是下级武士。芭蕉10岁入藤堂家,成为嗣子良忠(俳谐雅号蝉吟)的书童,兼学俳谐。芭蕉23岁时,蝉吟逝世,便脱离藤堂家,游学京都。1675年春赴江户(现在的东京都),参加当时的俳谐师、谈林俳谐创始人西山宗因(1605—1682)主持的《百韵连句》活动。此时,芭蕉曾以桃青为俳号。1677年,芭蕉为了维持生活,曾担任过上水道工程的事务工作。1680年,在他37岁时,即拥有杉风、卜尺、岚雪和其角等优秀弟子,在俳坛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从这时起倾心于《庄子》。这年冬季,离开江户的俳坛,开始隐居于隅田川东岸的偏僻地区深川,1881年种植一株门人李下所赠的芭蕉,翌岁即开始使用俳号“芭蕉”,称草庐为“芭蕉庵”。1684年8月,开始后来成文的《曝尸纪行》,冬季在名古屋主持俳谐联句“歌仙”(36句)的联句活动,创立了自己的风格。1683年4月末返回芭蕉庵。1688年3月携同弟子杜国赴吉野,写成《负笈小文》;8月11日又携弟子越人赴信州更科赏月,下旬返回芭蕉庵,日后完成著名的《更科纪行》。1689年3月27日,由弟子曾良陪伴开始“奥州小径”的旅行,并顺路返回故里小住二个月,1690年初夏住进滋贺县大津市的“幻住庵”,身体逐渐衰弱,但仍与门人一起完成最具代表性的俳谐集《猿蓑》。1691年返回江户,住进一度烧毁,又由弟子杉风等出资新建的芭蕉庵。1694年极力提倡“轻灵”的俳谐风格,并于5月11日出发登上返回故乡之途,行至大阪病倒,于10月12日逝世。芭蕉最著名的纪行散文是《奥州小径》(1694年完成,1702年问世)、《曝尸纪行》(1684),俳谐集有《猿蓑》、《芭蕉七部集》等。

【作品节选】

①月光为引路,客人请到这边来,旅宿迎君住。

②今日绯樱斗艳开,老后忆来怿心怀。

③击浪橹声人不昧,腹中寒彻中宵泪。

④芭蕉秋风猛,长夜木盆漏雨声。

⑤曝尸荒野是吾心,秋风瑟瑟渗吾身。

⑥春景竞妖娆,无名山岳淡霞飘。

⑦山径缓登攀,脚旁喜绽紫罗兰,着实令人怜。

⑧古池塘,一蛙跳进闻幽响。

⑨情愿唤吾为旅人,初冬头阵雨纷纷。

⑩走乏方借宿,又赏藤萝开簇簇。

⑾新叶滴翠,何当以拭尊师泪。

⑿夏草萋萋,武士长眠留梦迹。

⒀寺庭幽静,渗入岩石是蝉声。

⒁五月雨连绵,汇成急流最上川。

⒂碧海狂涛,银汉横垂佐渡岛。

⒃初飞秋雨,猿亦似思小蓑衣。

⒄郭公鸟倩频频鸣,更为我增寂寂情。

⒅今秋人何如此老,遥望云中鸟。

⒆秋已深,隔壁究为何许人?

⒇旅途卧病,夜奔荒野梦魂萦。

(21)欲言唇齿冷,瑟瑟刮秋风。

(22)树下赏楼霞,鲜汁美脍尽落花。

(23)好新房,雀喜后门谷穗香。

(24)跳蚤虱子来作伴,且有马屎撒枕畔。

【作品鉴赏】芭蕉以前的“俳谐联句”,一般地说,大都是诙谐和文字游戏,艺术价值并不很高,开始阶段,芭蕉也是松永贞德领导的“贞门派”和西山宗因领导的“谈林派”的追随者,“作品节选”的第①首,就是他这一时期风格的代表性作品,只是利用古典中的语言和故事加以改造,没有什么更多的含蕴。1680年,芭蕉在37岁的时候,告别江户市井中的已建立起来的俳谐师的职业,隐居郊外深川,开始进行自己的艺术探索。他在艺术修养方面,也从庄子转向杜甫,热爱并阅读了两位古人的许多作品。因此,这时他先是写了一些多用汉诗格调和词语的俳句,诸如《深川冬夜有感》(③)、《草庵感怀》(④)等,即便从日文看稍有生硬的不足,但已明确地脱离了谈林派那种唯美倾向较重的享乐性,而咏叹了穷苦生活,表现出面向现实的严肃性。继之,他从《曝尸纪行》开始,进一步远离喧嚣的都市生活,投身于大自然。所谓“曝尸”,表现了他投身大自然,甘心曝尸荒山野岭的决心。从那(41岁)以后,他的后半生主要是在旅行中度过,主要作品也大都是在旅行中间或以后创作的,他的艺术观和风格,也是在旅行中形成和发展的。试观从第⑤到第⑾首,足见其虽然还保留些汉诗格调的余韵,但由于他深入地领略了大自然的风貌,从而形成了清新之中蕴含着一种闲寂心绪的优美佳作。其中,⑧“古池塘”一首,更为日本人民广为传颂,做出种种解释,有的说包蕴着玄妙的禅味,有的说表现了难以言状的深邃的幽情等等,都可作为参考。在作者幽居的深川的一个夜晚,万籁俱静,几乎到了一点声音都没有,甚至令人怀疑一切都死寂了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只蛙跳进古池的声音,含蓄地表现了静中总是有动的大自然的规律,可以作为有一定寓意的理解。之所以成为人们传诵不止的名作,实非偶然。此外,第⑾首也是极为有名的佳作。此句之前,作者题云:“唐招提寺鉴真和尚来朝之时,舟中蒙受七十余度艰险,海风入目终至失明,拜谒尊像赋此。”鉴真和尚历经数次往返,终于754年抵日,奉为日本佛教最高授戒师,建唐招提寺。芭蕉于1688年参拜唐招提寺,仰望鉴真干漆雕像,热泪盈眶,朦胧之中鉴真雕像失明的双目仿佛也浮起泪珠。于是泛起想摘取初夏的翠叶为文化恩人拂拭泪珠的虔诚心意,词短情长,十分感人。

这一时期,芭蕉已经在俳谐艺术上开始进入独辟蹊径的境界。

1689年,芭蕉开始了著名的“奥州小径”的游历,至1791年编成《猿蓑》上梓,人称为芭蕉建立自己俳谐风格的前期。当时,他在俳坛已经确立自己的地位,生活也趋安定。然而,他却断绝一切俗世的交游,而潜心投入风雅境界,追求所谓大自然的永恒生命,确实也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从⑿到⒄就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成就。第⑿和⒂首都是怀古之作,感情比较浓烈。⑿吟咏的是义经等源氏家将们,在日本本土北部的平泉一带,同平氏家将勇猛战斗,伤亡众多。1689年芭蕉在《奥州小径》之旅途经过此地,站在平泉山巅高馆,纵目眺望古时战场,以萋萋夏草起兴,暗喻当时的勇士已经把争胜的梦想残留摇曳的绿茵之中,形象地表现了人生无常的感慨。⒂首则是吟游中途,站在日本北部的北侧海岸,遥望日本海中的佐渡岛,缅怀古代不少仁人志士曾经流放到这个孤岛之上,不禁悲从中来,遂有此吟。浓烈的感情,形象地表现在碧海狂涛和横垂其上的银汉之中,意境高远,感情深挚,被誉为稀有的佳作。其次是⒃描写在大自然之中缓缓前进时,秋雨潇潇,望见瑟缩在树上的小猿,仿佛也在希望有一件小蓑衣,以小猿的遭际暗喻个人的行止,在芭蕉作品中,同“猿啸弃儿哭秋风,孰动旅人情”和“开炉膛,瓦工见老鬓浮霜”一起,均属于感叹人生疾苦和无常的名作。然而,这类作品在芭蕉以后的创作中逐渐消形敛迹,从⒀⒁⒄等开始,逐步从“闲寂”更进一步向着“轻灵”(芭蕉晚期极力倡导的艺术口号)的境界发展,并以此完成了他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践,从⒅到(21)便是其中的杰作。⒅以“云中鸟”来渲染人生易老,⒆以独处想到邻人,巧妙地烘托孤寂之情,⒇进一步表现死之将至时对生的渴望,(21)以秋风之冷唇齿,暗喻世态炎凉,等等,或设喻巧妙,或形象生动,或烘托有致,均表现了淡雅轻灵而不失空泛的格调,达到了一短的极致。因此,而被后人誉为俳圣,可见不无道理了!

日本著名评论家、古典文学和俳谐研究家山西健吉,将俳句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类,即即兴、酬唱和滑稽,得到俳坛共识。除了上列大多数作品均富于即兴之类以外,(22)(23)(24)三首,就是后二类的实例,(22)(23)都是酬唱类,是芭蕉旅行途中受到人家招待时首先吟咏佳句,以致谢忱,不必多作解释。(24)首,也是旅行借宿人家时的实际遭遇,表现了俳句的滑稽特点。但是这还不算十分典型的滑稽之作,往后一个时期的江户俳人小林一茶的“又来评比放屁声,同围炉火渡寒冬”,应该说是更为典型的此类作品,对我们全面地了解俳句的特色,乃是有益的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