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相怨害喻
【原文】
昔有一人,共他相嗔[1],愁忧不乐。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即答之言:“有人毁[2]我,力不能报,不知何方可得报之?是以愁耳!”有人语言:“唯有‘毗陀罗咒’[3]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彼,反自害己。”其人闻已,便大欢喜:“愿但教我。虽当自害。要望伤彼。”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嗔恚故,欲求“毗陀罗咒”,用恼于彼,竟未害他,先为嗔恚,反自恼害,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如彼愚人等无差别。
【注释】
[1] 共他相嗔:和别人生了气。
[2] 毁:讲别人的坏话。
[3] 毗陀罗咒:古印度的一种咒语,说是能起死尸令去杀人。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与他人结了怨,整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你最近为什么如此愁苦憔悴?”他随即答道:“有人毁谤我,可我没有能力报复,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报复他?所以我才如此忧愁悲伤啊。”这人说道:“你只有用‘毗陀罗咒’才可以伤害他。但这个方法有个弊病,就是还来不及害他,却反而害了自己。”他听罢,高兴地说:“希望你能教会我。即使伤害自己,我也要报复他。”
世上的人也常常做这种因小失大的事。由于怨恨,就想用“毗陀罗咒”来诅咒加害别人,还未伤害到别人,反而先被这怨恨害了自己,堕落到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中。就如那个宁愿伤害自己也要报复他人的想法没有什么差别。
【评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但是故事中的这个人却不懂这个道理,只因为与别人有点隔阂不能报复而终日闷闷不乐,以致让自己变得憔悴不堪、忧愁悲伤。更可笑的是,他居然为了报复那个人,宁愿自己受伤也在所不惜,真是因小失大。为了芝麻大点小事,就让自己陷入仇恨之中,要知道,一个整日陷在仇恨与报复中的人是不会快乐的。所以,我们要尽量打消一些不必要的报复念头,多多包容别人,多多谅解别人,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故事征引
给别人让路,就是给自己让路
一天,一个绅士要过独木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绅士便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先过了桥。
孕妇一过桥,绅士又走上了桥。但刚走到桥中央,又遇到了一位挑柴的樵夫。绅士二话没说,回到桥头又让樵夫过了桥。
而后,绅士再也不贸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过尽后,才匆匆上了桥。眼看就要到桥头了,迎面却又赶来了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
这一次,绅士不甘心再次回头,于是摘下帽子向农夫致敬:“你好,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
农夫一听,把眼一瞪,说:“你没看我正推车赶集呢吗?”
话不投机,两个人就争了起来。
这时,河面上浮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个胖和尚。和尚刚到桥下,两个人便不约而同地请和尚为他们评理。
和尚双手合十,笑着问绅士:“你为什么要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
绅士争辩道:“在此之前,我已经给很多人让过路!”
和尚说:“既然已经让了很多次,何不再让农夫一次,这样虽然过不了桥,但起码保持了你的绅士风度,何乐而不为呢?”绅士脸孔涨得通红。
和尚又问农夫:“你真的很急吗?”
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就赶不上集了。”
和尚说:“你既然这么着急去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绅士让路呢?你只要退后几步,绅士便可以过去了,绅士一过,你不就可以早点过桥了吗?给别人让路也是在给自己让路啊!”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从前,有一个苦行僧为了找到他心中的佛四处云游,吃尽了世间的苦,可是他依然未能如愿。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这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村民们默默地你来我往。苦行僧转过一条巷子时,他看见有一团晕黄的灯正从巷子的深处静静地移过来。他听到有个村民说:“瞎子过来了。”僧人听了十分吃惊,就问那个村民:“那挑着灯笼的真是一位盲人吗?”
“他真的是一位盲人。”那人肯定地告诉他。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对白天和黑夜没有一丝的概念,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觉得可笑?
那灯笼渐渐近了,晕黄的灯光渐渐从神像游移到僧人的眼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忍不住上前问道:“很抱歉地问一声,施主真的是位盲者吗?”
那挑灯笼的盲人回答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
盲人说:“现在是黑夜吧?我听说黑夜里如果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什么都看不见,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啊!”
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我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
盲者缓缓问僧人:“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
僧人说:“是啊,这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就在刚才,还被两个人不留心碰撞过。”
盲人听了很得意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也更让别人看见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僧人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身边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