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乃英《伊豆的舞女》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何乃英

【作家简介】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他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1924年从东京大学毕业后,走上专业作家的道路,参加创办同人杂志《文艺时代》。由于他们重视感觉和技巧,所以被称为“新感觉派”。之后,他又参加了以介绍西方现代派文学为己任的同人杂志《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照常从事创作。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描写自己的孤儿生活,抒发自己的孤独感情;描写自己的失恋过程,抒发自己的痛苦感受的作品。《十六岁的日记》(1914)、《精通葬礼的人》(1923)和《致父母的信》(1932)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类作品接近日本文坛上所流行的私小说,由于所写的是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往往具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和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也由于仅仅写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并且充满低沉、哀伤的气息,所以思想高度和社会意义受到一定局限。第二类是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尤其是下层妇女(如舞女、艺妓、女艺人、女侍者等)的悲惨境遇,表现他们对生活、爱情和艺术之追求的作品。《招魂节一景》(1921)、《伊豆的舞女》(1926)、《花的圆舞曲》(1936)和《雪国》(1935—1947)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它们不仅比较真实地再现出这些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的不幸,比较充分地表达出他们的痛苦,而且还充满着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和怜悯。

他对于日本战后社会的许多方面感到不满和失望。这种态度决定了他战后生活和创作的基调。在创作上,他一方面仍然沿着《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的道路前进,完成了《雪国》,并继续写作表现人们正常生活和感情的作品。这些作品或反映出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表达出对普通人民的同情态度,或显露出作者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其中包括如《舞姬》(1951)、《名人》(1954)和《古都》(1962)等在内;但另一方面他又写出一批表现官能刺激和变态性爱等思想不够健康和具有颓废情调的作品,如《千鹤》(1952)、《山音》(1954)、《睡美人》(1962)和《一只胳膊》(1964)等。

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小说,以中篇和短篇为主。1968年,他以《雪国》、《千鹤》和《古都》等三部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972年4月16日,他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口含煤气炉管自杀,终年72岁。

《伊豆的舞女》,侍桁译,载《日本短篇小说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出版。

【内容提要】“我”——一个20岁的高等学校(相当于大学预科)学生——沿着弯曲陡峭的坡道急忙朝天城山山顶奔去。走进山顶北路口的茶馆,发现那伙巡回艺人正在那里休息,一下子呆住了。舞女见“我”进来,又是让坐垫,又是递烟灰缸。“我”却由于一时喘不过气来,再加上有点惊慌,连声“谢谢”也没有说出口来。“我”独自旅行到伊豆来,已经是第四天了。在此之前,“我”已见过舞女两次。第一次在汤川桥附近,第二次在汤岛旅馆里。“我”盘算着:他们大概要到汤野去,在天城山山道上准能追上他们。如今果然不出所料。一小时后,巡回艺人又出发了。“我”再也坐不下去,也离开了茶馆。

“我”走过一条隧道,便追上了巡回艺人,并和他们交谈起来。我们一行来到汤野,走进一个小旅店。舞女给“我”端上茶来。她满面通红,手在颤抖,把茶洒了出来。“我”愣住了。休息过后,“我”被领进另一家温泉旅馆。傍晚,在猛烈的雨声中,从远处传来鼓声、三弦声和欢笑声。“我”敞开窗子坐在那里听着。每当听见鼓声,心里就亮堂堂的;鼓声一停,就感到不耐烦,担心“那舞女今天夜里不会被糟踏吗”?

第二天早晨,“我”一面在浴室洗澡,一面朝河那边的公共浴场望去,“忽然从微暗的浴场尽头,有个裸体的女人跑出来,站在那里,做出要从脱衣场的突出部位跳到河岸下方的姿势,笔直地伸出了两臂,口里在喊着什么”。原来是舞女。“我”满心舒畅地笑个不停。当天夜里,“我”正和一个商人下围棋,突然听见旅馆院子里响起了鼓声,巡回艺人来了。“我”无心再下棋。他们一直玩到12点钟以后才走。他们走后,“我”怎么也睡不着,头脑清醒异常,于是决心和那个商人下个通宵。

“我”和巡回艺人原来约定第二天早晨离开汤野。但当“我”去找他们时,却发现他们还在睡觉。他们准备多停留一天。于是“我”也决定延缓行期。舞女的哥哥荣吉跟“我”谈起他的前程和妹妹薰子的生计,似乎颇为伤感。过了一会儿,舞女到我的旅馆来玩五子棋。“因为只我们两个人,起初她老远地伸手落子,可是渐渐她忘了形,专心地俯身到棋盘上。她那头美得有些不自然的黑发都要碰到我的胸部了。突然她脸一红。”晚上,舞女让“我”给她读《水户黄门漫游记》。“我一开口读,她就凑过脸来,几乎碰到我的肩头,表情一本正经,眼睛闪闪发光,不眨眼地一心盯住我的前额。”“我”仿佛忘记了他们是巡回艺人之类的人,“既没有好奇心,也不加轻视,这种很平常的对他们的好感,似乎沁入了他们的心灵”。同时,“我”也逐渐了解到,“他们旅途上的心境并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么艰难困苦,而是带有田野气息的悠闲自得”。

“我”和巡回艺人一起向下田进发。一路上,舞女细心照料“我”,一会儿帮“我”掸掉裙子上的尘土,一会儿招呼“我”喝水,一会儿又给“我”找竹子当手杖。她还和嫂子千代子谈论“我”。舞女说:“是个好人哪。”千代子说:“是啊,人倒是很好。”舞女又说:“真正是个好人。为人真好。”小说接着写道:“这句话听起来单纯而又爽快,是幼稚地顺口流露出感情的声音。我自己也能天真地感到我是一个好人了。我心情愉快地抬起眼来眺望着爽朗的群山。眼睑里微微觉得痛。我这个20岁的人,一再严肃地反省到自己由于孤儿根性养成的怪脾气,我正因为受不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感,这才走上到伊豆的旅程。因此,听见有人从社会的一般意义说我是个好人,真是说不出地感谢。”然而“我”也看到,路上各村入口竖着这样的牌子:“乞讨的江湖艺人不得入村。”

我们一进下田的北路口,就到了甲州屋小旅店。艺人们决定住在这里,“我”则被领进另外一家旅馆。由于旅费用光,“我”决定明天早晨回东京。晚饭后,“我”出门散步,归途顺便去看艺人们。舞女让“我”带她去看电影,“我”答应了,但老妈妈却怎么也不应允。舞女立即露出垂头丧气的神色。“我”回到旅馆后,“眼泪无端地扑簌簌落下来”。

第二天早晨出发时,只有荣吉送行,“我”立即感到寂寞。但快到码头时,“我”却发现舞女蹲在海滨,沉默地垂着头。“我”搭讪着说了许多话,她却一言不发,只是连连用力点头。直到船离开码头很远以后,“我”才看见舞女开始挥动一个白色的东西。“我”走进船舱,枕着书包躺在一个少年身旁,头脑空空如也,没有了时间的感觉。泪水扑簌簌地滴在书包上,连脸颊都觉得凉了,只好把枕头翻转过来。“我”处在一种美好的空虚心境里,感到所有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了。随后,“船舱的灯光熄灭了。船上载运的生鱼和潮水的气味越来越浓。在黑暗中,少年的体温暖着我,我听任泪水向下流。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嗒嗒地流出来,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

【作品鉴赏】《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创作的名篇,最初发表在1926年1月号和2月号的《文艺时代》上。

这篇小说是根据川端康成1918年的伊豆之行写成的。这次旅行自10月30日起,至11月7日止。他10月30日从学校出发,在三岛乘骏豆线火车到终点站大仁下车,步行至修善寺住一夜。次日下午去汤岛途中,在汤川桥附近碰见巡回艺人。10月31日至11月2日住在汤岛,等待巡回艺人转回来。11月2日从汤岛出发,与他们在天城山茶馆会面,并同行至汤野。在汤野住三夜后,5日与他们一同前往下田。6日与巡回艺人告别,7日回到学校。这次旅行虽然时间不长,却对川端康成的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主要是因为,他和巡回艺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平等的、亲密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他以前从未体验过的。

但是,我们同时应当看到,这篇小说并非作者实际生活和实际体验的单纯记录,而是一篇艺术创作,带有明显的虚构成分。作者在创作小说过程中有意隐瞒舞女兄嫂身上的肿瘤,有意隐瞒现实生活中丑陋的东西,极力要把作品中的世界写得更加美好。这就是小说的虚构成分,而这种虚构又与小说所描绘的优美境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青年学生——“我”和一个卖艺舞女——薰子在伊豆汤岛邂逅相遇的故事,通篇像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贯穿始终的是一种动人的感情。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是纯真的、美好的。男方是个比较单纯的青年,对于巡回艺人没有轻视,只有好感,并且以获得他们的友谊为自己精神上的最大安慰。他对舞女的感情也是纯洁的。他固然欣赏舞女的如花美貌,不过其中没有流露肉欲的要求和占有的野心。他对舞女感情的不断深化,既与舞女对他的亲切态度和天真表情有关,又与他对舞女纯洁心灵的了解和不幸处境的同情有关。女方更是个天真幼稚的姑娘。她的天真幼稚表现在种种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在如下一个细节上:当她在浴场洗澡时,突然发现了“我”,心里一阵高兴,竟然赤身裸体地从浴池里跑到日光地上来。她对“我”的感情乃是情窦初开的一种表现。事实上,他们之间的故事只能称为青春期前的故事,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只能称为青春期前的感情。这种感情的性质是朦朦胧胧的、模糊不清的,说它是爱情也像是爱情,说它不是爱情又不像是爱情。双方所追求的似乎限于好感、了解和同情,而不是更多的东西。大约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吧,所以分手以后学生心里的感觉也是苦甜参半的。有的日本学者认为,描写这种纯洁的青春之歌,对于日本现代作家来说越来越困难了;正因为如此,这篇作品是极其值得珍视的。再有,这篇小说比较真实地写出了巡回艺人的坎坷境遇,并且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之心。从小说里可以看出,他们当时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不仅茶馆的老婆子、旅馆的女掌柜看不起他们“这种人”,而且各村入口还公开立着“乞讨的江湖艺人不得入村”的牌子。可见在一般世俗的眼光看来,他们是和乞丐差不多的。舞女是个14岁的“黄花闺女”,竟为生计所迫加入巡回艺人行列,到处流浪奔波,被人视为玩物,身心安危毫无保障,其精神痛苦可想而知。她之所以格外重视“我”的情谊,恐怕也是由于难得遇见像他这样以亲切、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知心人吧。

《伊豆的舞女》是在新感觉派最盛时期产生,又是在新感觉派主要阵地——《文艺时代》上发表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感觉派文学的特色,即重视直观性的、感觉性的表现,如“从隧道的出口起,一侧被涂白的栅栏护住的山道,犹如闪电一般曲曲弯弯”,“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嗒嗒地流出来,以后什么也没有留下,只觉得甜美和愉快”等等即是,其中往往含有某种象征或者比喻的意义在内,目的在于使读者能够同时直接地感受到客观景物和人物心情。不过,这篇小说又不是典型的新感觉派作品,因为它几乎没有使用新感觉派所常见的那种奇特的修辞方法和精心加以修饰的文体(在作者当时发表的小小说集《感情装饰》里,这类修辞方法和文体可以说俯拾即是),一般说来它的语言是朴素的,笔法是自然的,风格是清新的,而它的美也就寓于其中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