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触着岩岸……》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程光炜

管用和

你一起一伏不知疲倦地从遥远的地方奔来,难道就是为了在岩岸上碎成这崩雪迸玉般高达数丈的银花么?你不息地颠簸着、喘息着,日夜兼程地匆匆赶来,难道就是为了在岩岸上发出这嘭的一声惊人的巨响么?

是的,你从平静中奋起,在风暴中艰难地迈步,你穿越崎岖的道路进军到生命的终点,就是为着追求这美丽的一瞬,为着追求这响亮的一声啊!

你的壮举正鼓舞着千千万万后来者紧紧地追随着你的脚步……

啊!这令人惊叹的一瞬!

啊!这令人在惊叹中心神振奋的一声!

古今中外,多少诗人敏感的手指曾弹拨过大海不息的琴弦?或为羁旅之愁,或为仕途失蹄,或遣一已的幽思,或抒发一个民族之悲慨,上天下地,不绝于诗。因此可以说,大海事实上成为一种时代情绪的变奏,它的每一次律动,都折射出人们表现各异的忧思和期冀。管用和的这首短章创作于新时期初期,其意蕴所指是不言而喻的。

该诗文气澎湃,一路直下,但作者并不轻失操纵,因此形成一折三叠、力的塑造般的阅读美感。第一段是排比式的反问结构,“你一起一伏不知疲倦地从遥远的地方奔来”和“你不息的颠簸着、喘息着,日夜兼程地匆匆赶来”,模拟出海浪一次次之撞击海岸的外形动作,暗喻了人们急不可待的渴望社会变革的愿望。从艺术角度看,这种“蓄势”为以后的爆发性表现蕴积了力量。但读到这里,你感到作者操着大海缰绳的手轻轻一抖,这样,“碎成——银花”和“发出——巨响”的反问式句子就别有了一番深味。在结构上,愿望与现状、张与收形成了意义和语言上的双重对称,壮怀激烈,又含义咏长。过去十年的人文和语言的历史,不都曾令人如此感喟不已吗?

但是,壮丽的生命不会在受阻中简单结束自己,它“从平静中奋起,在风暴中艰难地迈步”,一浪高过一浪,果决而勇猛地朝向信念的终点,在“一瞬”中最终美丽地完成自己。第二段上接一触即发的情绪大潮,下引明亮高亢的呼叫,既是全的“诗思”所在,又将其推向高峰体验,因此,最后二个感情紧张饱满的感叹句的出现,就不会出乎意料了。

全诗仅200余字,行文中亦无技巧隐藏,但激情冲荡,并有相当的概括力,着实不易。其艺术之长有下列几点:一、精于构思。“海浪”与“海岸”容易出现戏剧性冲突,形成语言较大的张力,而且它们本身根深蒂固的象征性,又为人们提供了较迂阔的历史、美学认识空间,所以,以较小场景展示较大空间,就比其他构思角度易于做到。二、结构的对称性。写海一定得文气饱满,而文气饱满又一定得“对称”。从作品看,除第一段本身的对称外,它与第二、三段也具有结构上的紧张对称的关系,不仅仅在词的色彩、情绪表达,而且还涉及到几段之间内在的精神方面。前后上下一张一弛、一跌一宕,有如交响乐的高潮乐段,强烈的击钹与退为背景音乐的管弦乐效果的互为补偿一样,呈现出两种不同又彼此深入的丰富世界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