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娜《舞姬》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袁海娜

【作家简介】森鸥外(1862—1922)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出生于岛根县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88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系之后,曾任陆军军医。为研究卫生学,1884年赴德国留学。四年的留学生活对他的影响很大。除在医学上得到深造之外,同时还研究德国叔本华的哲学,接受哈特曼的美学观点。1888年回国,历任军医学校教官、校长,陆军军医总监、陆军省医务局长等职。晚年担任过帝室博物馆馆长、帝国美术院院长职务。1922年1月19日逝世。

森鸥外留学归来,以启蒙家的姿态开始文学活动。他翻译西方著名作家的作品,介绍西方美学理论,开展文学革新活动,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中产生过较大的影响。1890年发表处女作《舞姬》,连同他的《泡沫记》和《信使》被认为是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作。1910年前后,森鸥外写了《青年》、《雁》等取材于现代生活的小说。《雁》是作者这一时期创作的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描写明治年间一个贫苦少女沦为高利贷主的情妇,最后悲惨死去的不幸遭遇。

1910年“大逆事件”后日本政府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界的专制统治,森鸥外开始转向历史小说的写作。他把自己的小说分为“遵照历史”和“脱离历史”两类。第一篇历史小说《兴津弥王右卫门的遗书》,赞美武士殉死行为。但紧接着同一题材的《阿部的一家》,却客观地抨击了这一封建道德行为,反映了作者世界观上的矛盾。短篇小说《高濑舟》写一个犯人在囚船上讲述自己不幸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幕府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惨状。

作者晚年埋头于史料的考证,也写过几部人物传记,如《涩江抽斋》等。所传人物多为专心学术,不问世事的学者,表现作者晚年企图摆脱世俗的心境。

森鸥外的作品侧重于体现他的伦理道德观,反映了明治时期上层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矛盾。早期作品文字优美,抒情气氛浓郁。后期大多数作品往往采取冷峻客观的笔调。

《舞姬》,高慧勤译,载于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外国抒情小说选集《舞姬》。

【内容提要】我自幼受到严格的家教。虽然早年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但学业未曾荒废。19岁时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某部任职,上司很器重我,派我出国考察业务。我劲头十足地来到了德国柏林。

我怀着模糊的功名心和勤勉的苦学精神在德国度过了三年时光。以前上司称赞我能干,而我从未意识到自己竟成为一个拨一拨动一动的机器人。现在,经过大学里自由风气的长久熏陶,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真我,终于露出头来。在给上司的信中竟也发些狂言。但上司要把我造成供他颐指气使的工具,怎会喜欢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呢?所以我的处境便有些不稳。

一天傍晚,我散步路过一个旧教堂,看见一位约莫有十六七岁的少女倚门哭泣。她金发碧眼,神态惹人怜爱。我不觉走上前去要帮助她解除烦恼。少女领我回到家中,向我诉说了苦衷。原来少女的父亲刚刚死去,只剩下她和年老体衰的母亲。她们没有给父亲安葬的钱,少女去借钱,那人却不怀好意。我当时把自己的怀表摘下交给少女以救急,少女感动地连吻我的手,流下点点热泪。

这真叫不是冤家不聚头。事后少女亲自到我寓所表示谢意。此后我们的交往日渐频繁。别人臆断我准是找舞女来寻欢作乐的,其实我们之间完全是白璧无瑕的。同胞中有个好事之徒竟在上司那里诽谤我结交舞女,生活放荡。本来已对我不满的上司,一听说我如此,便将我免官撤职,并命我即刻回国,否则将不予任何资助。正在我心烦意乱时,家里来信告知慈母过世,令我十分悲痛。就在这时,我对爱丽丝的感情突然炽烈起来,虽然她是舞女,但为人十分本分,我们终于变得难舍难分。尽管有人责备我不该在一生的紧要关头做下这种事,但我们相爱至深,命运就这样决定了。当时能帮助我的是与我同行的相泽谦吉,他推荐我到某报社当记者,靠报社那点微不足道的报酬及爱丽丝那点微乎其微的收入,我们在穷困潦倒之中也度过了些愉快的时日。

明治21年的冬天来到了,北欧的寒冷实在令人难以忍受。爱丽丝在舞台上晕倒了,她母亲说她有可能是怀孕了。在我一身无着之际出了这样的事,使我很为难。星期天,接到相泽一封信,说天方大臣抵达柏林,拟召见我,要我速去。爱丽丝精心替我打扮好,送我出门。见到相泽,他倒没有责备我,但劝我不要为了一个女子的爱情,断送自己的远大前程。他劝我同爱丽丝断绝关系。而我这颗软弱的心,面对朋友却说不出一个“不”字。此后我经常到大臣那里,起初只谈公事,后来渐渐放松。一天,大臣请我随他去一趟俄国,我不假思索,一口答应。回家得知爱丽丝确已怀孕,剧院老板说她请假时间太长,已将她开除。我给她们母女留了足够生活费,第二天便随大臣赴俄国去了。

这次俄国之行,大大展示了我的才华。这期间我并没忘掉爱丽丝。她天天寄信来,诉说思念之苦。大臣待我很厚,言谈之中似有带我回国之意,想来是相泽将我轻率默认与爱丽丝斩情绝爱的话报告给大臣了。唉,以前以为自己再不做机器人,现在岂不是又握在大臣手中了吗?我同大臣于新年元旦回到柏林。回到家门口刚要上楼,劈面遇见爱丽丝,她一把搂住我的脖子,喜悦的泪水如注般流卞。

一天,大臣召我去对我优礼相加,问我是否愿与他一起回国,他的语气神色简直不容我有辞谢的余地。此时我心想的是机不可失,我这个没有操守的人居然答应了大臣。我无脸回去向爱丽丝开口,在雪夜里徘徊到午夜,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我是个不可饶恕的罪人。回到家我便一头栽倒,几个星期后才清醒过来。我第一次认出守在病床边的爱丽丝时,她已变得形销骨立。原来相泽把我对大臣的许诺告诉了她,她当时面如土色,大叫:“我的丰太郎,你竟把我欺骗到这种地步!”之后就疯了。她的精神完全垮了。

我病愈之后,随大臣启程东归,给爱丽丝的母亲留下一笔赡养费,并托她在这可怜的疯女临产时好生照料一切。世上难得有像相泽谦吉这样的良朋益友。可是,我心里对他至今仍留着一点恨恨之意。

【作品鉴赏】《舞姬》是一篇描写爱情悲剧的小说,但它并不停留于言情,而是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内容。日本明治维新后,虽然大力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同时也加重了对人民大众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天皇制的确立标志着日本近代社会中封建势力的强大,同时也成为束缚近代自由、民主思想的强大枷锁。这种现状决定了日本近代第一批文学作品带有强烈的批判色彩。它不仅着重表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描绘知识分子主人公在半封建的明治官僚统治下的彷徨苦闷的心情,同时也明显地表现了作家对现实的软弱的愤慨和抗议。《舞姬》便是日本近代文学这种具体内容的集中体现。

《舞姬》通过描写留德学生丰太郎在德国与少女爱丽丝真诚相爱,然而最后为了功名前程屈从上司的安排,抛弃已怀孕的爱丽丝回国,致使爱丽丝发疯致残的爱情悲剧故事,塑造了丰太郎这样一个当时从探索、追求到苦闷、彷徨、屈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物。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在其个性觉醒的萌发、追求和破灭的过程中完成的。

丰太郎自幼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在学业和仕途上都一帆风顺。他的上司只想把他造就成听凭政府机关驱使的“机器人”。丰太郎到柏林深造后受到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熏陶,逐渐诱发了他个性的觉醒。他开始敷衍搪塞上司,并出于同情怜悯与爱丽丝相爱,直至不顾上司撤销他官员身分和官派留学生的资格与爱丽丝结合。此时的丰太郎自我感觉到“真我”的显露,这正是他自觉地要求个性解放的鲜明体现。他这种个性自由的强烈要求与官僚机构的戒律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然而他并未向封建势力屈服,毅然与爱丽丝生活在一起,这是处在探索、追求中的丰太郎证明自己个性觉醒的具体表现。但是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的反抗不可能是彻底而坚决的。随着至友相泽和天方大臣的到来,朋友规劝,大臣重用,使他内心深处抹不去的“旧我”重新占了“真我”的上风,他虽也有一番痛苦的思想矛盾的挣扎与斗争,但他最终忘记了自己是在发现了自己“人的本性”,并开始与社会人生搏斗后才找到真诚的爱情的,他终于屈服于黑暗的封建势力成为追求仕宦、始“乱”终弃的千古罪人。

《舞姬》不仅是一出爱情悲剧,也揭示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自由的复杂、矛盾、曲折的心理过程。丰太郎有过追求,为人正直,但他最终没有挡住功名利禄的诱惑。封建仕途观念是毁灭他个性的祸首,他本身个性的毁灭也是一场悲剧,而且更为深刻。它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近代日本知识分子心灵的严重摧残。丰太郎的追求和破灭,反抗和妥协是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心灵的真实写照,它典型地反映了日本近代一部分知识分子思想演化的历程。

爱丽丝的形象在文中处次要地位,但在作者笔下,她有高尚的品格,善良、纯贞。虽身为卖艺女,却不在屈辱中沉沦。她不顾世俗的偏见和母亲的反对与丰太郎共度艰难的岁月。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下层妇女对自由、幸福的强烈渴望。她最终被抛弃致疯致残,使社会上又多了一位在资本主义的淫威和专制压榨下的牺牲品。她的悲剧不仅控诉了社会对妇女的残害,而且更严峻而深刻地衬托出丰太郎形象中所包含的社会批判意义。

《舞姬》的出现,开拓了日本近代文学的浪漫主义道路。小说以清丽典雅的抒情笔调描述这个爱情悲剧,主要通过丰太郎自身的叙述和独白表现日本近代知识分子个性觉醒破灭的悲哀,通篇散发着浓郁浪漫的感伤气息。这种以抒发人物内心感受为主体的艺术形式是西方近代浪漫主义常用的手法,作者将这种表现形式与东方古典艺术风格融为一体,形成了作品典雅、清丽、抒情、浪漫的艺术特色。加之作品独有的传奇色彩和异邦情调,在日本读者中受到欢迎,成为一篇开拓日本近代文学艺术道路的奠基之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