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宗林
巴金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么?
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1)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罢。
7月22日。
《月》是巴金继《日》之后第二天所写的一篇抒情短章。和《日》所表现出来对光和热的强烈追求及昂奋情绪相反,《月》的基调是寒冷、沉静,带有一种反省和思索的色彩。
要明白《月》的思想意义,先要弄清作者所运用的表现手法。1941年,在昆明那个多雨的夏天,作者连续写下的十几篇散文,大多是借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抓住其特征,形成一种意象,形象地表现思想情绪。因此,作者的旨趣不在写景、状物、叙事的本身,而主要是通过对景物和事物的描述,传达意念,表现情绪,抒发感情。
月,在中国人,特别是文人的传统心理中,往往是高寒、寂寞的象征。这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过许多描述。如“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南朝·梁何迅《与胡兴安夜别》)“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西望招客》)宋代两大词人的名句更是为人们传诵:“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同时,由月光形成的特殊氛围,还易诱人产生无际的遐想,引发思念故人故乡的情怀。苏东波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往今来,曾引起多少人的共鸣。
在《月》中,作者正是从这种文化传统出发,叙写着自己的感受,同时又生发出了新的内涵和寓意。全文可分三个层次。第一、二自然段为第一层次,作者望明月而思故人。作品一开头就写道:每次对着“长空皓月”,都想到“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而且这如镜的明月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这某人,可能是亲人,也可能是熟人、朋友。这就从反面衬托出了在当时环境中的孤独感。
第三至五自然段为第二层次,从各方面写月光的寂静、冷清。文中连续使用了“寒夜”、“冷光”、“凉月”、“静夜”、“寒光冷气”、“霜地上的月色”等词语,渲染出一种极清冷的气氛。甚至把月亮说成“不会发出热力的死了的”星球,说“月的光是死的光。”很显然,作者不习惯、或者说不喜欢这种气氛,更不愿长久生活在这气氛里。作者是一个感情热烈的人,他不会忘记中国大地上正在进行着的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他向往着火热的斗争,决不会安心于蜗居一隅的孤独。更不会象有些人那样追求远离现实的清静。他写道:在月光下“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这种感受正说明了他的心境。对照他在《日》中说的:“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我们可以知道,作者身处冷清,而心依然是热的,感情是滚烫的。他永远不会忘记火热的生活,不会忘记为之奔走呼号的人民。
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层次。既然月是死了的星球,为什么服了不死之药的嫦娥还要奔月呢?
对于嫦娥偷服丈夫羿从西王母那里得来的仙药而飞升月宫的传说,自古以来诗文中就有种种评说。唐代李商隐曾写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这是诗人慨叹出众超俗竟招致烦恼,因而想到嫦娥独处寒宫也是因心情凄凉孤寂而后悔吧。巴金没有李商隐那种孤独忧郁的感受,他笔下的嫦娥所以奔月,是因为“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罢”。可见,在作者看来嫦娥也不是要脱离人间去寻找清静,而是追求一种信念,去寻找新的生活和情谊。
通读全篇,尽管作者用了许多“寒、冷、死”的字眼,渲染了一种凄冷寂静的气氛,但读者不会有孤寂、悲凉的感觉,反而会产生一种摆脱清冷,追求光和热的愿望。所以我们说,虽然《日》和《月》在情调和气氛上截然相反,阴阳迥异,但在思想感情上却是一致的,都是积极向上。如果将两篇作品参照来读,岂不更能领略作者为文多变的妙处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