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3537】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王沪宁主编,林尚立、孙关宏副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59万字,2004年9月第1版,2017年11月第10次印刷,68元)

△15项基本原理:①政治是经济集中的表现;②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③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④国家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⑤政治权力是阶级的权力;⑥国家属性决定政治形式;⑦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⑧政治党派划分基于阶级划分;⑨政治是一门科学和艺术;⑩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1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形态;○12社会发展促进政治发展;○13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4时代特征决定国际政治总格局;○15人类社会必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全面深入地挖掘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和理论,深刻地展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和构成这一体系的每一条原理。具有理论扎实、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之特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实践性、发展性。

○政治活动就是个人、集团、阶级、国家、政治机构、政党、社会团体等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恩对现实的人的规定的论述:现实的人是生产的人、是社会的人、是能动的人、是发展的人、是经验的人。

○上层建筑指的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思想关系及其制度表现,即社会政治、法律、宗教、艺术、文化、哲学、思想、意识形态等的总和。

○对于统治者来说,维护政权是基本目标,国家作为暴力工具是它所依凭的基本组织。而被统治者则把夺取政权作为目标,把以此目标为准则的形形色色的民间组织或暴力力量作为其进行反抗的组织。

○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不会有阶级的产生,也不会有阶级的消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问题的基本结论。

○国家消亡是个长期的过程,如何为国家消亡创造条件?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产品极大地丰富起来;②大力提高社会思想文化水平;③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统治职能将随着社会的发展,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范围的缩小而逐渐缩小其作用范围,而社会管理职能则日益深入到越来越多的领域。

○所谓利益,是指处于不同生产关系、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由于对物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利害关系。

○政党之特征:有一定的政治纲领;有严密和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领袖集团来主持的;具有斗争性。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具有严密的组织形式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必须加强组织团结,反对分裂。

○党要善于领导就要党政分开。

○民族具有四大共同性:①具有共同的语言;②具有共同的地域;③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④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

○政治最主要和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列宁说:“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即国家政权机构”。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政治发展都将在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基础上展开。

○战争与和平是政治的继续。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①实行共产主义的全民所有制;②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③消灭三大差别;④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⑤个人的全面发展。

○群众路线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政策应当从千百万群众着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领导决策方法;防止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

○政策和策略是党和政府的生命:①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②在当前的运动中代表运动的未来;③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④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⑥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