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雨流年里采撷的几朵浪花——读《六十年散文选介》有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从风雨流年里采撷的几朵浪花——读《六十年散文选介》有感

◎贺彬

从街角一隅的书摊上,我花了2元钱买回了一本书页已经泛黄的散文集。这本散文集的书名叫《六十年散文选介》(1919—1979),书中收录的是从“五四”新文学以来六十年间涌现出的散文精品,由祁连林、傅信两位同志选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10月第2次印刷出版。买这本书是出于对书籍的喜爱,再加之价格便宜,也就无意间买下了。起初,本以为此书由于年代久远,没什么阅读价值和意义,所以在书橱里放置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阅读的时候,已经爱不释手,读得如痴如醉了。三十七年弹指一挥间,峥嵘岁月不复返。我在无端地猜想,书的主人几经更换,最终它像朋友一样紧紧和我依偎在一起,不离不弃。它给我热情,给我温暖,给我希望,给我以信心与力量。我还真的喜欢上了这本书,而且书中的每一篇散文耐读也耐看,不仅写得有意思,而且写得很有意义。我也从中了解到了祖国六十年来的沧桑巨变,汲取到了文化艺术的养分。我真的要感谢它。散文是一切文体的基础。出于对散文这种特殊文体的喜爱,我认真研读了几位名家的作品,因而也就有了下面的一些理解和感受。

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曾说:“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辞达而理举”。在艺术的审美追求中,“文”与“质”, “辞”与“理”总是和谐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在一篇文艺作品中,倘若理不足或理不够充分,那么内容就会显得空洞,语言就会显得苍白,漏洞就会百出,读者也就不愿意去阅读。这样的文章立意不深,主题不鲜明,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刘勰在《文心雕龙》也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文学作品必须借助语言这个物质外壳,才能很好地塑造人物,刻画形象,表现主题。因此,无论是“情”“象”还是“理”都必须渗透到艺术作品中,这样,才能推动审美意识的变革和艺术形态的嬗变,促进艺术规范。著名作家巴金的艺术作品就是如此。

一只只飞蛾,用稚嫩的身子扑向灯火,或死于灯下或浸在油中,它们为的是追求光和热。这是著名文学家巴金先生在散文《日》中为我们塑造的飞蛾扑火的鲜明形象。这篇短小精悍、语言精练的散文只有两百来字,是巴金先生于1941年7月21日在云南昆明创作完成的。七十七年悠悠时光已逝,读来仍能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充满无限激情,一步步去接近美满幸福的殿堂,倍感亲切,百读不厌。

巴金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他的文章总让人在黑暗中看到希望,总让人在苦难中感受到幸福。巴金以长篇小说《家》《春》《秋》跻身文坛,蜚声海内外。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先后创作出版了《随想录》《探索集》《真活集》《病中集》《无题集》五本散文集。他倡导写真话,写真意,写真情,以此对十年“文化大革命”进行哲理性反思。他说过:“我的写作的最高境界,我的理想,绝不是完美的技巧,而是高尔基的《草原故事》中的‘勇士丹柯’——‘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来,高高地举在头上’……我要掏出自己燃烧的心,要讲心里话。”(巴金:《探索集》,香港三联书店,1980年,第143页)。由此看来,散文创作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只要有大格局大情怀大境界,才能写出引领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的优秀篇章。只要把读者当朋友,把心掏给读者,用平实的文字、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即可。至于“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那是学术论文的事了,何必拿这些噱头来忽悠和吓唬读者,我看大可不必。当下的一些散文写作者,把写作的摊子铺得越来越大,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忽东忽西忽南忽北,给人的感觉是瞒天过海,漫无边际。这样的散文不读也罢,读了反而觉得无色无味。跟那些名家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只有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作家,一个高尚纯粹的作家,一个优雅精致的作家,一个心智健全的作家,才能对生活与生命充满爱意和激情。

做人间的飞蛾,即使飞向火热的太阳,被太阳灼伤,失去知觉甚至生命,也要化作一阵烟,一撮土,为无限的宇宙空间送去微粒般的价值。

西汉后期的杨雄在《法言·问神》中写道:“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清代纳兰德性也指出:“人必有好奇缒险,伐山通道之事,而后有谢诗;人必有北窗高卧,不肯折腰乡里小儿之意,而后有陶诗;人必有流离道路,每饭不忘君之心,而后有杜诗;人必有放浪江湖,骑鲸捉月之气,而后有李诗。”也就是说,一个作家必须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和理解生活,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文学功底,必须要有宽阔的胸襟,必须要有高尚的人生境界,必须要有思想的大格局,只有具备这些才能写出好文章,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佳作。丰子恺是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并翻译过文学作品及美术、音乐论著二十余种。《口中剿匪记》是作者1947年冬在杭州创作的一篇幽默风趣的散文。作者采用借题发挥的笔法,假借论治牙,影射国民党政府的贪官污吏,义正词严地指出,他们是一伙“贪赃枉法,作恶为非,危害国家,蹂躏人民”的“官匪”, “若不把这批家伙除掉,国家永远不得太平,民生永远不得幸福”。这铿锵有力的箴言,仍是今天反腐倡廉的警示之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精心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铸就伟大的民族之魂。丰子恺的文也好,画也好,是具有高瞻远瞩意义的,是关注人生和社会的,是关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

这篇散文的使命就在于帮助人们认清贪官污吏的危害性,使人们坚定地相信美好的东西和真理总是会战胜一切邪恶势力的。散文写得风趣幽默,通过巧妙的比喻,勾画出“官匪”的丑恶嘴脸,尽情地加以抨击,在诙谐的笔画中显示出犀利的锋芒,读来怦然心动,令人深思。

艺术创作的目的就在于给人类以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无限生机的艺术美感,去追求对明天对未来的无限美好希望,让人们世世代代美好地生存下去。如果我们的艺术家没有理想,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浓郁的激情,没有为艺术奋斗的终极目标,没有精神上的广阔与自由,是无法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作品的。正如英国诗人杨格所说的那样,艺术家手中的笔,就像阿米达的魔杖一样,能从不毛之地中唤出鲜花盛开的春天。我常常纳闷:为什么许多文学大师很少使用华美的辞藻,也不怎么讲究章法的严谨,往往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能写出一大批传世佳品,而不少写作者即使在一番搜肠刮肚、标新立异之后,写出来的东西依然平平。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作品,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看起来写得很随意,也不怎么讲究章法,但读起来很有味道,很有筋骨,给人温暖和感动。读完著名诗人艾青所写的散文《怀念天山》后,我着实明白,是十六年的悠悠情让艾青学会了凝练、简洁,是十六年的悠悠情让艾青对脚下的这片热土爱得如此深沉。

艾青曾在新疆天山脚下生活了十六年,是他生命四分之一的时间。如果他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又怎能写出如此情深意浓的篇章呢?火焰山、后峡、明槽、岩层、种羊场、温泉、孔雀河畔、博格达山峰,天山脚下的山川景物令他激动不已,点燃了他心中的创作激情。陡峭的崖壁,山涧的流水声,弯弯曲曲的公路,忙着迁徙的牧民,苍茫的林海,树林里的蘑菇,一公斤多重的土豆,库尔勒的梨,天山脚下的哈密瓜,吐鲁番的无核葡萄和长绒棉,伊犁地区的野果林……这些风土人情,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正是因为作者怀着对祖国美丽富饶的边疆的深厚情感,才写出了如此极富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的美文。新建立的钢铁厂,当年筑路的人们的艰难,为他们留着的纪念碑,热心于建设边疆的人们建成的大大小小的水库,砌起来的长长几百公里的水库,成百个商品粮基地,种植的棉花、各种经济作物和瓜果……十六年间激情火热的生活场景、真真切切的见闻、新疆日新月异的沧桑巨变,为艾青平淡、朴实的文字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要飞得更高更远,去俯瞰祖国山川大地的壮丽美景。艾青喜爱艺术创作,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勤奋工作,在艺术的百花园里辛勤地锄草捉虫,让每一个有灵性的文字自由自在地享受着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张扬着个性,让每一首诗文都展现出最丰满的生命活力。为了使作品保持最纯正的鲜美味道,他不会复制粘贴,东拼西凑,照猫画虎,更不会急功近利,而是静静地等待着每一个果子(作品)的成熟。

艾青的散文《怀念天山》用质朴的语言,看似松散的片段,月夜抚琴吹箫般地写出了新疆天山南北的自然风光和建设祖国新貌的壮阔画面,读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期待更多的读者阅读。

学习优秀的创作经验,其实并不意味着要把个别的创作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挪用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而是提炼要其中的思想和情感。像优秀的艺术家学习,应当获得某种信念。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学习和模仿,但丰富深刻的思想是不能复制的,思想只有靠不断地观察、学习、磨砺、交流、认识与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中鲜明的形象,善变的思维,饱满的内容,丰富的情感决定了每一篇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艺术创作要切实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在劳动实践中的智慧和力量。那些内容充实、激情饱满、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是会得到人们肯定和赞成的。袁鹰的《荆条蜜》便是这样的上乘佳作,文章虽写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但丝毫看不出当时政治说教的印痕。不足千字的文章,文字上简简单单,表达上顺其自然,细细一读,竟品出了一种味道,观出了一种情操,赏出了一种品德。散文用朴实的形象来打动读者,把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

作者并没有多少蜜蜂的知识,也并没有把描写的重点放在荆条蜜的制作过程上,而是通过“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咏蜂诗句来赞美为人民、为社会主义酿蜜的山区养蜂人,结尾处点明了全文主旨:“他们未必为多少人知道,但是,却全心全意埋头苦干,认真钻研,为人民、为社会主义酿出一桶又一桶、一吨又一吨又香又甜的荆条蜜。”

“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劳动者是最美丽的,劳动者是最光荣的。让我们共同为劳动者祝福加油,为劳动者摇旗呐喊。向天下所有的劳动者致敬!

用艺术的形式反映人类与苦难命运的抗争实际上是一种乐趣,用艺术的形式反映人类的痛苦呻吟实际上是一种倾诉。执着于作品的艺术化、审美化是作家的神圣使命。当我们在恬静、和谐、平静的心理状态下,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具有丰富性、人文性、多样性和超越性。深沉的、本体性的生命体验是浸染在人类心灵深处的深刻性和审美的纯粹性最优美的乐章。悲比乐深沉,无论是悲是喜,都是作家在审美活动中的心灵指向。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溘然长逝。仅仅过了两天,作为鲁迅治丧委员会委员之一的巴金,因亲眼目睹了吊唁和送葬的全过程,所以在第一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了沉痛悼念鲁迅先生的名篇佳作《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作者采用书信的形式,感人至深地记录了伟大的文化革命旗手鲁迅治丧活动的盛况。

鲁迅病重期间,史沫特莱、宋庆龄等社会名流十分关心他的病情,亲自为他请名医检查治疗。就在逝世的前十一天他还抱病应邀参观“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帮木刻家办讲习班,办展览,出画册。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之所以受到无数人的爱戴和崇敬,是因为他是一个用笔和敌人进行猛烈战斗的斗士。一个秃顶的老人,十三四岁的女孩,穿着粗布短衫的劳动者,抱着课本的男女学生,绿衣邮差,黄衣童子军,小商人,小店员……不同出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各种人士怀着严肃而悲痛的心情来到上海万国殡仪馆向鲁迅先生的遗体做最后的告别,“这一切的人都是被一颗心从远近的地方牵引到这里来”。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善于在平淡的记事过程中抒发对鲁迅逝世的悲痛之情、怀念之情。“这个老人绝不会再坐起来,带着温和的笑容对我们高谈阔论了”,鲁迅遗体入殓的那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着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怀念。”出殡的日子,作者很早就和朋友来到殡仪馆,“我一个人绕着灵柩走了一周,以后又站了片刻。我的眼前仍然是那酣睡中的慈和的面颜,空气里依旧弥漫着浓郁的晚香玉的芬芳”,作者在灵堂里一次次梦想着鲁迅能够一翻身坐起来,而梦醒时分,他才深深意识到“我们大家所敬爱的导师,这十年来我暗暗地崇拜的那位老人永远离开我们而去了”。当白底黑字的旗子“民族魂”渐渐地往下沉时,周围前来送葬的人们简直是一片哭声。

鲁迅的文章“文而不文,俗而不俗”,雅俗适度,适合各个阶层的读者阅读。“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所追求的正是“以意趣为主”,所表现的正是“雅正”之情的审美意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说“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鲁迅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

现代作家郁达夫的文章有一种忧郁、感伤的淡淡情调,追逐的是文辞的华丽。在他的许多文章中突出的是吟咏风月,流连爱思。读他的文章,我感到了一种骨力和深度,其创作的心理过程是艰难而复杂的。“健康成长,快乐读书”该是当下的一句流行语。我写下这个时髦的话题,并不是头脑发热,也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读了郁达夫早在1934年间写就的散文《书塾与学堂》(自传之三)之后萌生出的真实感触。郁达夫求学时处在一个战争频发、动荡不安的时代,面对时局的多灾多难,他没有暗自悲观,也没有沉沦颓废,而是用丰富的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美好的憧憬步入了文学的神圣殿堂。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读书或背书时总要把身体东摇西摆的奇习,这一奇习一直延续到今天。书塾里的生活究竟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压抑沉闷,还是另有隐情?文中也给出了合理的答案:“这书塾里的生活,实在是快活得很。”作者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健康快乐地成长,成长又可以使人快乐地读书,尽管那是书塾里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陈旧,教学内容也无非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但国学中的文化精髓对学子的影响是深远而恒久的。

民国初年,由于受西方文明的影响,新式学堂的出现,“成了茶点酒馆,乡村城市里的谈话中心”,那些“穿着奇形怪状的黑斜纹制服的学堂生”,也被认为是神通广大的张天师,“人家也是侧目而视,自家也暗鸣得意”。当时,政府普遍重视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很高,大学教授每月工资收入400块大洋,可以住洋房,坐洋车,政府职员每月仅有20块大洋,小学堂的堂长进进出出,也“用的是蓝呢小轿,知县请客总少不了他”。每月第四个礼拜六下午作文课的时候,县官若来监课,学生们就会有两个肉馒头吃。饱读书的人“穿了袍子马褂,摇摇摆摆走回乡下的态度”,更被认为是“另有着堂皇严肃的威仪”。可见,当时的社会对读书人是很尊重的,对传播知识的人也是很敬仰的。

经历买鞋风波之后,作者变得懂事了,成熟了,他认识到母亲含辛茹苦供他求学读书的不易,他也尝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当时虽只有十一二岁的我,经了这一番波折,居然有起老成人的样子来了”。郁达夫的这篇自传体散文文笔细腻质朴,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清朝末年我国书塾和学堂的各种事件、生活场景,描摹出了各色人物的精神风貌,为我们了解当时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及社会的人情世态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学范本。

这篇散文集供收录了李大钊、鲁迅、朱自清、叶圣陶、巴金、茅盾、孙犁、郭沫若等54位名家的70篇散文,所选的散文种类较为齐备,凡书信游记、特写、杂文、书评、回忆录、科学小品等皆有所选,他们在立意、选材、构思、谋篇、布局、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特色,反映了六十年来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生活和人间的真情大爱,纵情歌唱了自“五四”以来中国人民为反帝反封建反蒋家王朝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每一篇散文都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十分难能可贵,也具有提供范本、开阔视野、启迪智慧的作用,如果以今天的文学眼光来审视这本散文集的话,那么它仍然是一本主题鲜明,格调高昂,文质兼美的好书,特别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穿越近百年的历史时空,我依然能够感受到一颗颗鲜红的心脏仍在跳动,我依然能够看到一个个思想巨人仍在颔首对我微笑。这些名作家在那个特殊年代写下的作品仿佛是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留在了无数读者记忆的深处;又仿佛是一朵朵翻卷的浪花,静静地温暖着历史的回声。我想,记忆是珍贵的,浪花是美丽的,就让我们安然地守望这纯洁的记忆,洁白的浪花,平静地思索人生的真谛,去体味新时代生活的美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