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诗歌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瑞典诗歌

对最早的瑞典诗歌,知之甚少,迄今未见有关的文字记录。然而,大量瑞典古代石碑上的铭文却采用了古代冰岛的埃达诗节形式以及古典北欧诗体。有证据表明,在古代瑞典曾有大量口头诗歌流行,包括异教的赞美诗、英雄诗及神话诗等类型。

中世纪时期瑞典诗歌的主要成就是民谣,其鼎盛期在13世纪和14世纪,中世纪瑞典民谣十分生动、富有情趣,类似于苏格兰民谣。单独的诗作主要是一些诗体编年史——从《埃里克编年史》(1320—1321)到《诗体编年史》(约1500)。这一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托马斯·阿夫·斯特兰格纳斯(卒于1443)。他的充满爱国激情的抒情诗,如《自由之歌》,表现了一种延续至今的瑞典民族传统。16世纪的瑞典诗歌主要是神话—教谕诗,其典型的作品是瑞典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由奥拉弗斯·佩特里(1493—1552)创作的圣经诗剧《杜毕叶喜剧》。

自1611年至1718年,瑞典的诗人主要致力于用本民族语言创作可与拉丁语的古典诗歌相媲美的作品。这一时期最伟大的诗人是耶奥里·谢恩赫尔姆(1598—1672)。他的主要作品是教谕诗《赫尔克里士》(作于1648年,发表于1658年)。这篇诗作在瑞典诗歌史上,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表明瑞典语非常适合于六音步诗行体。这篇诗作成功地采用了古典神话题材而毫无因陈之嫌与刀凿之痕。作者之所以能避免这些弊端,是因为他对有关的希腊、罗马神祇作了民族化的润色,并且对抽象概念作了生动的拟人化的描绘。这种哥特主义(或民族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结合便形成了瑞典诗歌的一种传统模式。这种模式一直传延至19世纪末,影响了滕内尔、品德贝里、海顿斯坦等诗人的风格。总的说来,谢恩赫尔姆的风格属现实主义,可能是受他所熟悉的雅各布·卡茨等荷兰诗人影响的结果。谢恩赫尔姆还仿效法国模式以亚历山大体首创了瑞典十四行诗。萨穆埃尔·哥伦布(1642—1679)是谢恩赫尔姆最重要的追随者。哥伦布与乌尔班·耶尔纳(1641—1724)及其他一些诗人组成了瑞典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文学团体。哥伦布的抒情诗比谢恩赫尔姆的抒情诗所用的首韵更加优美。另一位诗人拉尔斯·维瓦利乌斯(1605—1669)的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与民族精神。维瓦利乌斯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诗人,他与后来的许多自学成才的诗人所创作的诗歌是瑞典诗歌史上一份丰厚的民间抒情诗遗产。他的后继者拉尔斯·约翰逊(1638—1674)以创作热烈欢快的诗歌见长。约翰逊前承维瓦利乌斯后接贝尔曼(1740—1795),是一位承上启下的诗人。

17世纪晚期,瑞典出现了一位巴罗克风格诗人——贡诺·欧雷利乌斯·达尔斯蒂纳(1661—1709)。他的作品《斯卡尔德王》(1697)是一篇以意大利风格写成的讽喻史诗,采用意大利抑扬格八行诗体。这种诗体是由达尔斯蒂纳首次引入瑞典诗歌的。达尔斯蒂纳之后的诗人萨穆埃尔·特里瓦尔德(1688—1743)提倡法国的新古典主义。雅各布·弗雷塞(1691—1729)首创了瑞典的主观—感情型诗歌。弗雷塞的基督教史诗《感情的思考》(1728)充满了深邃的宗教精神。弗雷塞这首名作后经浪漫派诗人改造,增添了丰富的想象色彩,使其中包含的感情主义内省成为瑞典诗歌中的一种不朽传统。约翰·吕尼乌斯(1679—1713)是赞颂资产阶级欢乐情绪的代表诗人。总结起来,特里瓦尔德·弗雷塞与吕尼乌斯预示了后来在18世纪瑞典诗坛流行的三个诗派——法国新古典主义、感伤浪漫主义以及瑞典—卡罗琳派现实主义。

18世纪瑞典诗坛的一件大事就是在史诗(采用亚历山大体)与诗体戏剧的创作中确立了新古典主义原则。提倡新古典主义原则的诗人应首推乌洛夫·冯·达林(1708—1763)。他以严格的新古典主义原则创作了一部悲剧和一篇史诗。然而今天的读者却主要对他的精美的歌谣与警句式的讽刺诗感兴趣。1753年努征弗利克特夫人(1718—1763)创立了一个文学沙龙——“思想建设社”,旨在继承与完善达林提出的诗歌标准。这个沙龙的主要成员有芬兰出生的古斯塔夫·菲力普·克雷伊茨(1731—1785)和古斯塔夫·弗雷德里克·于伦博里(1731—1808)。克雷伊茨的诗作《阿提斯与卡米拉》(1761)是瑞典诗歌史上最优美的田园诗。于伦博里略输诗采,他的诗作具有更多的教谕特征,代表作是《人类的灾难》(1761),明显受了法国启蒙主义大师卢梭的影响。卡尔·贝尔曼(1740—1809)继承了吕尼乌斯的现实主义诗风。他的诗作既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又带浓重的民族主义色彩。他的诗歌表现了多种多样的思想感情,从真情激发的喜悦、迷醉状态的欢欣、戏闹时刻的狂乐到深沉的忧郁与悲伤,无所不包。然而,使他成为一位受到普遍欢迎的诗人的作品则是他的《弗列德曼诗体书信》和《弗列德曼诗歌》。贝尔曼虽然主要是一位抒情诗人,但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叙事诗,是一位工于描绘众生相的大师——他笔下的各色喜剧形象令人读后难以忘却。

古斯塔夫时代(1772—1802)是瑞典的启蒙主义时代和法国文学艺术影响盛行的时代。著名的瑞典文学院建立于1786年。然而,同理性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相对立的先浪漫主义运动此时亦已兴起,其代表者有法国的卢梭、英国的先浪漫主义者、德国的克洛卜施托克以及“狂飚运动”。这一时代最杰出的瑞典诗人是讽刺诗家约翰·亨里克·谢尔格伦(1751—1795)。他是新古典主义的倡导者,但他后来创作的名篇《新创世纪》(1789)却表现出一种深刻的理想主义,成为浪漫主义思潮的前兆。但是,在18世纪众多诗人之中,其诗名至今不衰者,除贝尔曼以外,便是女诗人安娜·玛丽亚·伦格伦(1755—1817)。她的诗作,取材于日常生活,风格朴素,反映了大众的意识,因而脍炙人口。在先浪漫主义诗人中,值得提及的是本特·李德奈尔(1757—1793)与芬兰人弗兰斯·弗兰森(1772—1847)。李德奈尔在其作品《女伯爵斯帕斯塔拉之死》(1783)中充分表现了他在运用诗节形式与音律效果方面的精湛技艺。弗兰森在其作品《人类的面孔》(1793)中采用了一种富有想象力与音乐感的风格,借以表现一种美学的和宗教的理想主义。

19世纪开始了瑞典诗歌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在这个世纪,德国浪漫主义及唯心主义哲学成为影响瑞典诗歌发展的主要外国思潮。瑞典的诗人通过德国了解了莎士比亚以及拉丁语系的文艺复兴作家。因此,这一时期的瑞典诗歌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的景象:有古典和中世纪的格式,也有南欧的及德国的风格。瑞典最早的一批浪漫主义诗人主要是在乌普萨拉大学建立的文学团体“曙光同盟”的成员,其机关刊物为《晨星》(1810—1813),因此这一文学团体也被称为“晨星派”。丹尼尔·阿特博姆(1790—1855)是“晨星派”中最优秀的诗人。他的童话诗剧《极乐岛》(1824—1827)。表现了浪漫主义美学观与道德—宗教理想之间的冲突。另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是埃里克·约翰·斯塔格奈利乌斯(1793—1823)。他的作品与“晨星派”诗歌十分切近,综合了强烈的想象与古典的形式。他是瑞典文学史上的雪莱与济慈。他的抒情诗集《萨龙平原上的百合花》(1821—1823)表现了从厌世的神秘主义到热烈的情欲主义的种种思想感情。他最后的也是最著名的作品《酒神的女祭司》(1822)采用古典希腊风格描写奥尔甫斯的命运,生动地展示了强烈喜悦与感觉迷醉之间的反差。斯塔奈利乌斯是瑞典主观—感情型诗歌的第一大手笔。他具有描写强烈感情与化复杂的抽象概念为具体形象的非凡才能。因此,他的诗作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瑞典的第二批浪漫主义诗人是“哥特同盟”的成员。他们的纲领是号召文学的民族复兴。他们的领袖是埃里克·古斯塔夫·耶伊尔(1783—1847)。他的诗作以其质朴无华的风格和地域主义的倾向著称。另一位主要成员是泰格奈尔(1782—1846)。他吸收了德国的海德尔伯格浪漫主义和歌德与席勒的古典主义,创造出了以瑞典民族文学传统为基础的一种综合型的新诗。他最重要的作品是《进圣餐的孩子们》(1820)以及《弗里蒂奥夫世家》(1825)。弗里蒂奥夫这一贵族形象也许缺乏其历史真实性,但是这个人物集阳刚、勇敢、高雅于一身,形成了那个时代的理想性格。作者以古代冰岛的一个英雄传说为素材,浑洒自如地创作成这首由24段传奇故事组成的长诗。作者还运用了各种诗节形式,以格律的变化来表现各段的意境。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作者能娴熟地运用荷马式的六音节诗行体。泰格奈尔在艺术上风格上是谢恩赫尔姆的忠实继承者。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只产生了一位富有创造性的浪漫主义诗人——卡尔·阿尔姆奎斯特(1793—1866)。他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影响,性格奇特,具有异国情调,擅长写自由诗体,作品的感情强烈怪诞。他的主要作品《野玫瑰集》包括有抒情诗、叙事诗、戏剧诗以及散文。他最著名的传世诗作是《诗歌集》。这集诗歌风格质朴,富有音乐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他的这些著作使他成为与斯塔格奈利乌斯齐名的瑞典著名诗人。他与斯塔奈利乌斯也同为瑞典现代派诗歌的先驱。

芬兰人约翰·路德维希·鲁内贝格(1804—1877)是最伟大的瑞典语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完美地融合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鲁内贝格虽然受到他的芬兰同胞诗人弗兰森和希腊古典诗歌的影响,然而他的诗作在风格与技巧上均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关于他的叙事诗,可以举出他用荷马式的六音步诗行体写作的《麋鹿猎手》(1832)以及他的杰作《菲耶拉尔王》(1844)。然而他最著名的作品集则是《军旗手斯托尔的故事》(1848—1860),其中叙事诗与抒情诗兼而有之。他也创作了纯粹抒情的诗歌,如《田园诗与讽刺诗》(1830—1833),这些诗采用扬抑格,言简意赅,富于新意。

到了19世纪70年代,曾经荒芜了20余年的瑞典诗苑重发生机。卡尔·斯诺伊尔斯基与维克托·雷内贝里开创了瑞典诗歌史上一个高度繁荣的时期。斯诺伊尔斯基(1841—1903)是“未名社”的成员。“未名社”建立于1860年,是一个受鲁内贝格启迪、受当时的挪威诗歌影响、奉行现实主义诗歌纲领的文学社团。斯诺伊尔斯基的《诗集》(1869)显示了他创作各种诗歌的才华。《诗集》作品的主调是对生活与自由的热爱。他的后期抒情诗作,如《阿佛罗狄忒与研磨者》,内容更显丰富,综合了作者对社会的敏锐认识与自己的感情表现。雷德贝里(1828—1895)的诗作熔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古典形式及民族精神于一炉,他被视为谢恩赫尔姆与泰格奈尔的继承者。然而,他的《诗集》(1882出版,1891再版)所体现的自由意识表明了他的抒情诗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和现代的特征。他的后期诗作显示出明显的社会批评倾向,猛烈地抨击了工业奴隶制。

19世纪80年代的最佳诗人是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他虽然以写散文体戏剧为主,但同时又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抒情诗人。他的诗歌在思想上表现了对现实的深刻关注,在形式上采用了一种挥洒自如、不拘格式的节奏。他的诗风标志着与后期浪漫主义诗歌在内容与风格上的最后决裂。他所创造的新颖与大胆的意象也成为19世纪90年代瑞典诗歌仿效的榜样。斯特林堡的《韵文诗与散文诗》(1883)和《文字游戏与次要艺术》(1902—1905)两本诗集汇集了表现各种印象、各种感情与各种景象的各色诗作。大城市的繁华景观与家庭的恬静气象交相辉映。而这些写景诗篇又同《荷兰人》之类的抒情诗作相映成趣。在《荷兰人》中,作者运用了松散的节奏和具有数学与科学性的意象,强烈地表达了对女性的赞美。他的这篇力作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斯特林堡的抒情诗以及他后期的表现主义剧作像斯塔格奈利乌斯和阿尔姆奎斯特的作品一样为瑞典现代派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奥拉·汉森(1860—1925)受美国诗人爱伦·坡、德国哲学家尼采以及法国人马拉梅的影响,反对现实主义原则而力图在他的作品中透过表象揭示深层的涵义。他的诗作在形式上以高度的节奏感见长。

19世纪90年代,瑞典诗歌经历了一场真正的复兴运动。这一时期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没有大的创新,在技巧上继承了自然派的细致观察与心理分析法。但是这场诗歌复兴运动的主要特征则表现为新浪漫主义——崇尚感觉美、想象与自我。在崇尚自我方面,诗人们所表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自我,还有民族的自我。这个十年的诗作,从选择历史题材和表现爱国主义这些特征看,显示出一种“寻根”和确认民族特征的强烈愿望。在创作技巧上,诗人们回归到浪漫主义方法,因为他们想要创造一种宏伟的风格,试验各种各样的形式。

在这场诗歌改革运动中,出现了四位杰出的抒情诗人——海登斯塔姆、莱弗廷、弗勤丁和卡尔弗尔德。海登斯塔姆(1859—1940)原来是一位画家。1888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朝圣与漫游年代》,从而开创了瑞典诗歌史上的一个新时代。海登斯塔姆的这部诗作具有一种视觉形象丰富的印象主义风格,使用了大量巴罗克式的意象和大胆创造的新词语。海登斯塔姆作品的特征是一种脱胎于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后来他把自己的这种艺术特征称做“富于想象的自然主义”。海登斯塔姆虽然不是斯特林堡的门徒,但是他的艺术风格显然是在斯特林堡的影响下形成的。海登斯塔姆的《诗集》(1895)体现了作者抒情诗作的基本主题——描写他的故乡、他的祖国,表现了诗人光彩夺目的想象才华。诗人在《诗集》中所表现的这些主题,也成为他后来的叙事诗集《一个民族》(1920)的基础。这部叙事诗集赞美了体现瑞典民族特征的英雄气质。莱弗廷(1862—1906)是海登斯塔姆的朋友,是一位批评家,也是一位诗人。他对这场诗歌革新运动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他又是这场诗歌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中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他的诗作的基本主题是爱情与死亡。他深受英国先拉斐尔派的影响,因而他的诗作体现了一种结构丰盈致密的风格。

弗勒丁(1860—1911)是瑞典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诗集《吉它与手风琴》(1891)是根据他于1890年发表的文章《论幽默》的思想创作的。这部诗集充分地体现了弗勒丁成熟的才华,其中所表现出的机智巧妙、引人欢笑的幽默,是弗勒丁的诗作区别于他那个时代的其他诗作的一大特征。《新诗集》和《圣经奇事》则汇集了他格调严肃、感情忧郁的诗作。然而真正揭示诗人最深层心理的是《点点滴滴》(1896)。这部诗作或描写尼采式的超人狂想,或描写渲染异教美的性感情欲,或描写个人的痛苦自白。他的叙事诗作《圣杯传奇》则反映诗人试图借玄学的幽默,在神秘主义的范畴里,化解人生的种种矛盾。弗勒丁是瑞典特有的、由维瓦利乌斯肇始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歌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诗人。他的声望超过了泰格奈尔与海登斯塔姆。他既是瑞典最受人热爱的民族诗人,也是一位蜚声国外的瑞典诗人。他之所以能赢得如此广泛的声誉,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感情繁丰,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他能天才地用瑞典语的种种抒情因素写出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诗歌。瑞典语富有节奏感与音乐性,并有许多富有表现力的元音音素,是一种非常适合于抒情诗写作的语言。因此,瑞典语的优点突出地体现于瑞典抒情诗歌之中。瑞典语尤其适合于表现强烈的感情和怪诞的幽默。在这两个方面,贝尔曼和弗勒丁都显示了他们非凡的才能。弗勒丁尤其擅长运用节奏、韵律与头韵法,创造最细腻的旋律、格调。下面引用弗勒丁《春天的早晨》一诗中的一节,借以说明瑞典语的特征及弗勒丁诗作丰富的音乐性:

Varens vindararo ljuva,

gladjens vemod milt de tala

till en sjal, som sorjt sig sjuk,

livets varfrojd kuttrar duva,

kvittar grasparv,visslar svala,

gungar bjorkens krona mjuk.

春风怀着爱的柔情,

抚慰无限悲苦的心灵,

风儿轻声述说欢乐的消逝,

生活的春潮骚动在鸽子、

在啾啾鸣叫的雀儿和燕子的心房,

骚动在轻轻摇曳的桦树梢上。19世纪90年代最后的一位伟大诗人是卡尔费尔特(1864—1931)。他是他的故乡达拉纳地区人民心声的代表。他的诗集《费里道林之歌》(1898)和《费里道林的乐园与达拉纳绘画韵文》(1901)描写了诗人故乡的风光、人情与习俗。

20世纪初出现的诗人同时继承了19世纪80年代的现实主义与90年代的新浪漫主义,但仍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博·贝里曼(生于1869年)的诗集《傀儡》(1903)首创了描写大城市生活的悲观主义诗歌。这一诗作也创造了一种表达清晰、节奏简明、采用日常语言的新风格。维勒尔姆·埃克伦德(1880—1949)的早期作品带有浓厚的“世纪末”感情色彩。他的抒情诗作蕴含深刻的思考,形式上类似品达罗斯、荷尔德林与斯特林堡,主张不押韵和采用自由节奏。安德斯·厄斯特尔林(生于1884年)遵循传统规范,他的《田园诗集》(1917)体现了一种受英国乔治王时代诗风影响的、温和的现实主义诗风。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瑞典诗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之染上了浓重的悲观主义与宗教色彩。丹·安德松(1888—1920)的诗作虽然在形式方面沿循19世纪90年代的传统,但在内容上却表现了一种玄虚的不安。帕尔·拉格尔克维斯特(1891—1974)的纲领性论作《语言与绘画艺术》(1913)主张一种同埃克伦德的诗歌学新试验及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相近的激进现代主义风格。他的诗作《苦闷》(1916)以一种朴素无华、不讲节奏的新颖诗体表现了诗人的忧患情绪。拉格尔克维斯特是瑞典现代派诗歌的奠基人。与他思想接近的另一位诗人是埃里克·布隆贝里(生于1894年)。他的浮士德式的抒情自白诗《被俘的上帝》(1927)对当时的青年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布隆贝里的进化论人本主义,在那个宗教怀疑主义盛行的时代,成了一面团结广大诗人的旗帜。以厄斯特尔林为代表的格调忧郁的田园诗主导了20世纪20年代的瑞典诗歌。后来这种资产阶级的田园诗又被埃里克·林多姆(1889—1941)的无产阶级现实主义诗歌所取代。林多姆的诗歌在内容上反映城市的日常生活,在技巧上类似于博·贝里曼。比尔耶·舍贝里(1885—1929)是一位与贝尔曼相似的、怀有强烈失望情绪的抒情诗人。他的作品创造了一种新的精神与新的风格。他的《危机与花环》(1926)大胆使用俚语与行话表达严肃庄重的主题,从而显示出他的诗歌在语言与内容之间极不协调的特色。而诗人正是借助这种不协调特色来表达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动荡的忧虑。

1929年问世的《五青年诗集》标志着主导20世纪瑞典诗坛的现代派诗歌的兴起。在这五位青年诗人中,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哈里·马丁松(1904—1978)和阿图尔·隆德克维斯特(生于1906年)。这些瑞典青年诗人受到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影响,主张从原始文化中吸取营养来丰富诗歌创作。他们还仿效拉格尔克维斯特吸取了美国意象主义,强调用视觉意象加强诗歌的表现力。这一时期出现的另一位重要诗人卡琳·博耶(1900—1941)是瑞典文学史上最富有才华的女诗人。她的风格十分切近原始派现代主义。20世纪30年代,瑞典诗坛明显地分为两派——“纯粹”派与“约束”派。“纯粹”派的主要人物是贡纳尔·埃克勒夫(生于1907年)。他是瑞典的超现实派诗人。他采用诗的音乐性结构、非逻辑句法以及英国作家乔伊斯式的语言艺术,进一步发展了现代派诗歌的技法。“约束”派的主要人物是耶尔马·吉尔贝里(1898—1961)、约翰内斯·埃德费尔特(生于1904年)以及贝尔蒂尔·马尔姆贝里(1889—1958)。这些诗人都不属正统的现代派。但是吉尔贝里和埃德费尔特都师法舍贝里,在节奏与语言上采取反常规做法。他们的有些作品采用了古典传统的内容,但赋以现代的表现形式,旨在通过这种反差,更深入地揭示现代人的心理。20世纪40年代,在卡尔·凡贝里(生于1910年)的领导下,瑞典现代派诗歌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诗人,兼容了30年代“纯粹”派与“约束”派的主张与技巧,推进了现代主义的浪潮;其规模可与当年的晨星派诗歌运动相比拟。这一时期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作是林德格伦的《无路可走的人》(1942)。这是一部不规则的十四行诗集。作者有意地以混乱的形式去表现战争年代的混乱现象。《四十年代诗人作品集》中所包括的诗人,大多数是凡贝里的追随者。其中值得提及的是魏尔纳·阿斯潘斯特罗姆(生于1918年)、贝恩特·埃里克森(生于1918年)和斯蒂格·卡尔松(生于1920年)。凡贝里深受英国诗人T·S·艾略特的影响。他的诗作在方法上与目的上都表现为批评—分析类型。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种与40年代诗歌相对立的具有美学—宗教特色的浪漫主义流派。这个新流派的一位重要诗人是博·塞特林德(生于1925年)。他的诗作采用象征手法描写客观自然,充斥了神秘主义与奇异现象。这个新流派中最杰出的诗人是福尔克·伊沙克松(生于1927年)和托马斯·特兰斯托罗默(生于1931)。值得提及的其他诗人还有山德罗、凯伊—阿贝里(生于1922),拉斯·福塞尔(生于1928)、因格马·古斯塔夫松(生于1928)、鲍尔·安德松(生于1930)以及格兰·普林茨·帕尔松(生于1932)。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