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大观算学》译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大观算学

大观算学

【原文】

大观中,置算学如庠序之制[1],三年三月,诏以文宣王为先师,兖、邹、荆三国公配飨[2],十哲从祀,而列自昔着名算数之人,绘像于两廊,加赐五等之爵。于是中书舍人张邦昌定其名,风后、大桡、隶首、容成、箕子、商高、常仆、鬼臾区、巫咸九人封公,史苏、卜徒父、卜偃、梓慎、卜楚丘、史赵、史墨、裨灶、荣方、甘德、石申、鲜于妄人、耿寿昌、夏侯胜、京房、翼奉、李寻、张衡、周兴、单飏、樊英、郭璞、何承天、宋景业、萧吉、临孝恭、张曾元、王朴二十八人封伯,邓平、刘洪、管辂、赵达、祖冲之、殷绍、信都芳、许遵、耿询、刘焯、刘炫、傅仁均、王孝通、瞿昙罗、李淳风、王希明、李鼎祚、边冈、郎顗、襄楷二十人封子,司马季主、洛下闳、严君平、刘徽、姜岌、张立建、夏侯阳、甄鸾、卢太翼九人封男。考其所条具,固有于传记无闻者,而高下等差,殊为乖谬。如司马季主、严君平止于男爵,鲜于妄人、洛下闳同定《太初历》,而妄人封伯,下闳封男,尤可笑也。十一月又改以黄帝为先师云。

【注释】

[1]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设庠序以化于邑,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哚于廛市。《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2]配飨(xiǎng):飨通“享”。合祭,祔祀,指功臣祔祀于帝王宗庙。

【译文】

宋徽宗大观年间,将算学列入学校课目中,大观三年三月,朝廷下诏尊拜文宣王为先师,兖国公、邹国公、荆国公三人配飨,十位哲人随从祀,并且列出自古以来精通算数的着名人士,画出他们的图像挂在走廊的两边,加封赏赐五等爵位。于是中书舍人张邦昌拟定他们的名单,风后、大桡、隶首、容成、箕子、商高、常仆、鬼臾区、巫咸九人被册封公爵、史苏、卜徒父、卜偃、梓慎、卜楚丘、史赵、史墨、裨灶、荣方、甘德、石申、鲜于妄人、耿寿昌、夏侯胜、京房、翼奉、李寻、张衡、周兴、单飏、樊英、郭璞、何承天、宋景业、萧吉、临孝恭、张曾元、王朴二十八人被册封伯爵,邓平、刘洪、管辂、赵达、祖冲之、殷绍、信都芳、许遵、耿询、刘焯、刘炫、傅仁均、王孝通、瞿昙罗、李淳风、王希明、李鼎祚、边冈、郎顗、襄楷二十人被册封子爵,司马季主、洛下闳、严君平、刘徽、姜岌、张立建、夏侯阳、甄鸾、卢太翼九人被册封男爵。考证以上所列出的人,当然有传记中没记载的人物,而他们的水平差距很大,十分荒谬。如司马季主、严君平只封为男爵,鲜于妄人、洛下闳共同制定了《太初历》,而妄人封为伯爵,下闳却仅封为男爵,实在是太可笑了。大观三年十一月,又将黄帝改为先师了。

【评析】

本文记述了宋徽宗大观年间设立算学时的荒唐故事。算学也就是数学,古代官方设立的教授数学的教育机构也叫算学。我国古代的数学研究及其发达,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编定立法和占卜,所以数学家一般也是天文学家和卜筮家。古代许多优秀数学家撰写的数学着作,因年代久远,大都已经散失,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已为数不多。其中,《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缀术》等数学着作,不仅在我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有的在世界数学史上久负盛名。唐末,传统的筹算被珠算所取代,宋元时期又对珠算进行了很大的改进。算盘和珠算口诀对于实用数学的普及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工具和计算方法。

朝廷设立算学,按照传统摆放了孔子的神位,因为儒家所谓“六艺”里面也有“数”这一项。另外还祭祀了颜回、孟子和王安石,以及“孔门十哲”。出于专业的考虑,也挂上了古代知名数学家的画像,可这里面却闹了大笑话。司马季主是汉代有名的卜筮家,司马迁特意为他写了一篇《日者列传》,将其载入正史。严君平曾经准确预言了“王莽篡权”和“光武中兴”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还是文学家扬雄的老师。这么重要的两个人,却被列在最后一等。鲜于妄人和洛下闳都参与制定了《太初历》,而且洛下闳提出的“八十一分律历”法是其基本法则,结果到排在鲜于妄人后面。更不要说其中有些人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只是传说而已。可见安排这些画像的人其实都是外行,完全不知道数学的发展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