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抵巇第四》释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抵巇第四

题解

抵,本义是击、接触,可引申为处理、利用。颜师古注解曰:“抵,击也。陒,毁也。言因事形势而击毁之也。”巇,本义是险峻、险恶,引申为缝隙、矛盾、漏洞等。归有光曰:“巇,音僖,山险也,间隙也。”抵巇就是针对社会上所出现的裂缝(各种矛盾与问题)而采取不同的手段。陶弘景题注:“抵,击实也。巇,衅隙也。墙崩因隙,器坏因衅,方其衅隙而击实之,则墙器不败,若不可救,因而除之,更有所营置,人事亦犹是也。”

与前三篇不同,本篇不是讨论具体的游说方法,而是讨论游说之士从政的原则与态度,内容上主要包含抵巇的原理与抵巇的方法两个部分。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1]。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2]。巇者,罅也[3]。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4]。巇始有眹[5],可抵而塞[6],可抵而却[7],可抵而息[8],可抵而匿[9],可抵而得[10]。此谓抵巇之理也[11]。

注释

[1]物有自然,事有合离:陶弘景注:“此言合离者,乃自然之理。”李善《文选注》引云:“鬼谷子曰:物有自然。”物有自然,万物都有自然之理。合,相合。离,背离。

[2]“近而不可见者”四句:陶弘景注:“察辞观行则近情可见,反往验来则远事可知。古犹今也。故反考往古则可验来今,故曰反往以验来也。”反,同“返”。往,过去。来,未来。

[3]罅:裂缝,漏洞。这里指小的缝隙。

[4]“罅者”四句:陶弘景注:“隙大则崩毁将至,故宜有以抵之也。”涧,两山间的水沟。这里指大裂缝。

[5]眹:通“朕”,征兆,迹象。陶弘景注:“眹者,隙之将兆,谓其微也。”

[6]抵:挡,即采取措施对待缝隙。塞:堵塞。

[7]却:退却。

[8]息:止息,平息。

[9]匿:隐藏。

[10]得:得到,取代。

[11]此谓抵巇之理也:陶弘景注:“自中成者,可抵而塞;自外来者,可抵而却;自下生者,可抵而息;其萌微者,可抵而匿;都不可治者,可抵而得。深知此五者,然后尽抵巇之理也。”

译文

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存在,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时相合,有时背离。有时近在眼前却看不到,有时远在天边却了解得很清楚。近在眼前却看不见,是因为没有考察对方的言辞;远在天边却了解得很清楚,是因为能够借鉴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来预测将要发生的事。巇是小的裂缝,小的裂缝不及时堵塞,便会成为大裂缝,使得事物崩裂。小的裂缝在内部开始显示征兆的时候,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待它:或者堵塞,或者排除,或者使事故平息,或者使事故消失;如果小的缝隙已经大得不能弥补了,就用新的事物来取代它。这就是“抵巇”的道理。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1]。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2]。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3]。其施外,兆萌牙蘖之谋,皆由抵巇[4]。抵巇之隙,为道术用[5]。

注释

[1]“事之危也”三句:陶弘景注:“形而上者,谓之圣人。故危兆才形,朗然先觉,既明且哲,故独保其身也。”危,危险的征兆。独保其身,独自保持清醒,使精神不受干扰。

[2]“因化说事”三句:陶弘景注:“因化说事,随机逞术,通达计谋以经纬,识细微而预防之也。”因化说事,顺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分析事物。

[3]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陶弘景注:“汉高奋布衣以登皇极,殷汤由百里而取万邦。经,始也;挥,发也。”经,经始,开始。秋毫之末,即秋天鸟类羽毛的末端,形容最细微的事物。挥,挥动,这里指成长壮大。太山,指泰山。

[4]“其施外”三句:陶弘景注:“宫乱政施外兆萌牙蘖之时,智谋因此而起。盖由善抵巇之理。故能不失其机。”兆萌,萌芽的征兆,即微小的征兆。牙蘖,即小芽。这里喻新的小计谋、小对策。牙,古代“芽”字。

[5]抵巇之隙,为道术用:陶弘景注:“然则巇隙既发,乃可行道术。故曰:巇隙为道术用也。”抵巇之隙,运用抵巇之法来弥补缝隙。为道术用,为道术之用,即圣人处理事情的根本方法。

译文

事物出现危险的征兆时,圣人就能察觉,并且能够独自保持清醒,使精神不受干扰。在自保基础上,圣人再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筹划计谋和制订弥补的策略,辨识细微缝隙产生的原因。万物开始时,经常都微小得像秋天鸟类羽毛的末端;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成长壮大到像泰山的根基那样巨大稳固。圣人把他的智谋用于处理外界情况时,必须根据抵巇的原理,在事物尚处在萌芽状态时,及时发现缝隙,并想出新的计策来堵塞它。针对裂缝采取抵巇之法来弥补缝隙,就是道术之用,就是圣人处理事情的根本方法。

天下纷错[1],士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2],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3]。父子离散,乖乱反目[4]。是谓萌牙巇罅[5]。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6],不可治则抵而得之[7]。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8]。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9]。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10]。

注释

[1]纷错:错乱,杂乱。

[2]窜匿:逃离隐藏。

[3]相伐射:相互残杀攻击。陶弘景注:“伐射,谓相攻伐而激射也。”

[4]乖:背离,不一致。反目:指不和。

[5]是谓萌牙巇罅:陶弘景注:“此谓乱政萌牙,为国之巇罅。”

[6]塞之:堵塞裂缝,使其恢复往常态势。

[7]得之:乘机取代,建立新秩序。

[8]“或抵如此”四句:陶弘景注:“如此谓抵而塞之,如彼谓抵而得之。反之谓助之为理,覆之谓自取其国。”反之,返回原来的态势。反,通“返”。覆之,使之覆灭。

[9]“五帝之政”四句:陶弘景注:“五帝之政,世犹可理,故曰抵而塞之,是以有禅让之事。三王之事,世不可理,故曰抵而得之,是以有征伐之事。”五帝,先秦时期五帝有东、西两说,“东方五帝说”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西方五帝说”为少暤、太暤、黄帝、炎帝、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

[10]当此之时,能抵为右:陶弘景注:“谓五伯时。右,犹上也。”

译文

天下动乱不止,士没有遇到贤明的君主,公侯大臣没有道德,小人谗害贤臣戕害忠良,贤臣得不到重用。圣人逃离隐藏起来,一些贪图利禄、奸诈虚伪的人飞黄腾达。君臣之间互相猜疑,各种势力之间互相残杀攻击,国家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局面。而普通民众中也是父子离散,彼此不和。这些都叫社会有裂缝的状态。圣人见产生了裂缝,便用“抵巇之法”来弥补缝隙。如果世道还可以治理,便采取“抵巇之法”堵塞裂缝;如果已经不可挽救,便用新的秩序来取代它。或者用“抵巇之法”治理,或者用“抵巇之法”使它返回到原来的状态,或者使它翻转覆灭。上古时代,五帝相互禅让,发现裂缝便及时堵塞;夏、商、周建立新王朝,除掉原来的暴政,建立新的秩序。现在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不可胜数。在当今这个混乱的时代,能及时采取“抵巇之法”的人便是处理国家关系的上策。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1]。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2]。圣人者,天地之使也[3]。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此道可以上合,可以检下[4]。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5]。

注释

[1]“自天地之合离、终始”三句:陶弘景注:“合离谓否泰,言天地之道正观,尚有否泰为之巇隙,而况于人乎!故曰不可不察也。”尹桐阳曰:“合离谓闭开,终始谓阴阳。”

[2]“察之以捭阖”三句:陶弘景注:“捭阖亦否泰也。体大道以经人事者,圣人也。”此道,指抵巇之法。

[3]圣人者,天地之使也:陶弘景注:“后天而奉天时,故曰天地之使也。”天地之使,天地的使臣,即体察天地之道。

[4]“世无可抵”六句:陶弘景注:“上合谓抵而塞之,助时为治;检下谓抵而得之,使来归己也。”检,约束。

[5]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陶弘景注:“言能因循此道,则大宝之位可居,故能为天地守其神化也。”因、循,都是遵循的意思。守神,把握精神,即顺应天地间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

译文

自从天地之间有了“合离”“终始”以来,万事万物必然存在着裂缝,这是不可不仔细研究的问题。能够用捭阖手段观察、用“抵巇之法”来研究处理事物的人,就是圣人。圣人便是体察天地自然之道的使者。世上没有什么裂缝可处理,他便深深隐居起来,等待时代召唤;时代产生裂缝,可以采取措施时,他就出来谋划。用这个方法,上可以暗合君主,帮助他治理国家;下可以约束民众,收拾局面。如果能够遵循这种方法,他就能掌握住天地间的神妙变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