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树·潘恩》读后感|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自由女神乘着光明的战车,

从阳光灿烂的仙域驾来;

一万名神仙引路,

引导着高贵的女神走来,

她就像一根美丽含苞的花枝,

从那千百万人和睦相处的天上花园降下,

手中拿着一棵她称作“自由之树”的植物,

作为她爱的象征。

这株天上来的植物深深地插到地里,

就像是土生的树木,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它的果实享誉四方,

引得周围各民族都来寻它的和平土地。

他们并不在乎族姓不同或他们之间的差别

因为自由人可以像兄弟一般和睦相处:

他们有同一种天赋精神,追求同一种友谊,

他们的殿堂同是“自由之树”。

他们就像古时的长老坐在这棵美丽的树下

满意地吃着面包;

他们不想金,不想银,

也不在乎荣华与显贵。

他们供给老英格兰木材和焦油,

还支援她在海上的霸权;

为了“自由之树”的荣誉,

他们分文未取为她战斗。

可是,请你们这些年轻人听一听,

(这是最污秽的故事)

怎么所有的专制权贵,

国王,下院和上院都全力联合一致,

要砍下这株保护我们的“自由之树”;

从东到西,吹起号角,拿起武器,

让号声响遍大地,

让远近四方的人,——振臂团结一致,

捍卫我们的“自由之树”。

(林本椿等译)

【赏析】

美国之所以成为第一次产生伟大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思想家潘恩的《常识》,整个现代政治文明都从这本书里得到启蒙。

托马斯·潘恩1776年发表的《常识》,成为北美人民明确的战斗纲领,随后被吸收为《独立宣言》的精华。这本小册子是全世界第一本真正的畅销书,在1776年的北美大陆,几乎人手一册,在当时的英国,它是《圣经》之后影响力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本书。他曾说:“所有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并具有平等的天赋权利。这是一切真理中最伟大的真理,而发扬这种真理是具有最高的利益的”;“政府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一群人为了谋利就有权利去开设或经营的店铺,而完全是一种信托,人们给它这种信托,也可以随时收回。政府本身并不拥有权利,只负有义务”;“政府不过是按照社会的原则(指宪法)办事的全国性社团”;“主权作为一种权利只能属于国民,而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一国的国民任何时候都具有一种不可剥夺的固有权利去废除任何一种他们认为不合适的政府,并建立一个符合他们的利益、意愿和幸福的政府”。

除了写《常识》、《人权论》、《土地正义论》和《理性时代》这些革命小册子之外,潘恩在《自由之树》这首爱国诗歌中显示出他的文学热情和自由精神。其反抗传统、追求自由民主的思想与《常识》是一脉相承的。

“自由之树”之所以珍贵,那是因为它是“自由女神乘着光明的战车”“从那千百万人和睦相处的天上花园降下”的“一根美丽含苞的花枝”,她是爱的象征。这意味着,自由是上天对大地苍生的厚爱,是神性世界对世俗世界的恩赐。在诗篇的开头,潘恩就将被北美人民视作比生命更珍贵的自由赠以天赋的色彩,她是神圣的,世俗世界的人们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权力来亵渎这种神圣。

尽管“自由之树”属于天外来物,但“这株天上来的植物”一落地就“深深地插到地里”,并且“就像是土生的树木,茁壮成长,开花结果”。这是因为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是同一的,正是这种同一的天性决定了这种同一的追求。所以不同民族不同种姓的人们才能不顾及他们的差别,让“自由之树”种进他们自己的殿堂,“自由之树”的果实才能享誉四方。对于天性酷爱自由的人来说,追求自由就是追求和平,追求友谊,追求“像兄弟一般和睦相处”。

金、银并不能显示“荣华与显贵”,“坐在这棵美丽的树下”才能显得满意,为了获得自由,他们不惜付出代价:“他们供给老英格兰木材和焦油”,他们“还支援她在海上的霸权”,“他们分文未取为她战斗”,这一切都是为了“捍卫自由之树的荣誉”。

同样的理由,假如“有人要砍下这株保护我们的自由之树”,那么,不管他有任何理由,以任何名义,我们都将“让号声响遍大地”,振臂团结,拿起武器来“捍卫我们的自由之树”。因为她是神圣的、珍贵的、天赋的,她比生命更重要。

如果说1775年列克星敦的枪声标志着美国革命的开始,那么,潘恩的《自由之树》就是号召酷爱自由、民主、和平的北美人民团结一致向英国统治者进军的号角。这首诗歌曾经在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发挥了戏剧性的鼓动作用。追求自由,体现了典型的“美国精神”,只要崇尚自由的理念没有过时,《自由之树》也不该被人们遗忘。

(张丽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