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凯西,肖恩》作家人物简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生卒】:1880—1964

【介绍】:

爱尔兰剧作家,出生于都柏林一个基督教新教徒家庭。三岁时,他父亲病逝,家中生活极其贫寒。奥凯西从小患有严重眼疾,十四岁辍学,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完全靠自学成才。他曾经做过九年铁路工人,并加入了爱尔兰共和兄弟会和运输工人总工会,积极投身于爱尔兰早期工人运动。1913年,为反对厂方解雇工人和闭厂停工,奥凯西在吉姆·拉金领导的罢工中担任拉金的助手。罢工失败后,他加入爱尔兰公民军,担任总书记,但于1914年辞去该职务。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愈演愈烈,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也随之兴起。作为新戏剧的代表人物,奥凯西不仅在作品中表现出爱尔兰人民的生活情绪和民族自治要求,还大胆运用了都柏林下层人民的语言进行台词创作。1923年,他的剧本《枪手的影子》(The Shadow of a Gunman)在都柏林阿贝剧院上演,获得成功。此后,《朱诺和孔雀》(Juno and the Peacock,1924)、《犁和星》(The Plough and the Stars,1926)也在阿贝剧院演出。在这三部早期作品中,奥凯西记述了1916年公民军复活节起义和二十年代初爱尔兰内战等历史事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成功塑造了许多真实生动的人物,既赞扬了爱尔兰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表现出剧作家对独立运动的反思。自1929年起,奥凯西移居英国,并于1933年加入英国共产党,以工人阶级反法西斯武装斗争为题材,创作剧本。同时,他还在作品中融入表现主义的写作方法,开始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星星变红了》(The Star Turns Red,1940)、《给我红玫瑰》(Red Roses for Me,1943)等就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奥凯西晚年写了《我敲门》(I Knock at the Door,1939)、《门厅里的图画》(Pictures in the Hallway,1942)、《窗下鼓声》(Drums under Windows,1945)、《英尼希法伦,再见》(Inishfallen,Fare Thee Well,1949)、《玫瑰与王冠》(Rose and Crown,1952)和《日落与金星》(Sunset and Evening Star,1954)六部自传体小说,记述自己人生的各个阶段。自传写法新颖,笔锋犀利,真实再现了爱尔兰社会的生活图景。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