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二世(Wilhelm Ⅱ,1859—1941),普鲁士国王,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人称小威廉。 1888—1918年在位,代表容克、资产阶级利益,实行个人独裁统治,并企图用虚伪的承诺来欺骗和瓦解德国工人运动。他推行所谓“世界政策”,妄想通过侵略扩张,建立称霸世界的“德意志殖民帝国”。
小威廉青年时期深受保守的加尔文宗教的熏陶和宫廷封建贵族军官团的影响。按当时王朝习俗,他10岁接受少尉军衔证书,尔后又接受普鲁士黑鹰章。1874年在卡瑟尔读中学。1877年在波恩上大学,专修法律和国家学。然后他在军队服役,1885年被任命为波茨坦第一近卫军团团长。在军事保守集团的影响下,威廉二世崇敬他的祖父威廉一世,恨他有自由思想的双亲——父亲腓特烈三世和母亲维多利亚公主(英女皇维多利亚的女儿)。由于皇太子的特殊地位,威廉二世从小形成骄狂的性格。他习惯于发号施令,夸夸其谈,认为自己可以“俯瞰一切, 把握一切和很快判断一切”。一次他对美国记者说:“您忘记了我是谁,我是未来的德国皇帝,必须对一切事都了如指掌”。
1888年6月15日,29岁的威廉继承皇位。在100天内祖父威廉一世和父亲腓特烈三世相继病逝。所以,威廉二世实际上是继承了祖父的皇位。
继位后掀起的第一阵波澜是他同首相俾斯麦的冲突。俾斯麦是三世老臣,帝国的缔造者。他瞧不起威廉, 认为年轻皇帝“乳臭未干”,不足谋其大事。为了继续把握帝国大权,他仍施故技,用“社会民主党人危险”这根大棒吓唬威廉,要求采取更强硬措施对付社会民主运动,以此巩固和加强自己的权利。但这次他失算了。俾斯麦的反社会党人非常法,12年来声名狼藉。用恐怖政
策没有摧毁工人阶级的战斗精神,反而更加激化了统治阶级同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威廉二世没有统治经验,凭直感认为,需要尝试一种新方法来应付俾斯麦所造成的政治危机。威廉二世过去崇拜俾斯麦,但此时他感到老头子已是个障碍,自己要做“威廉大帝”,实行“个人统治”,非踢开这块绊脚石不可。
1890年,君臣冲突终于摊牌了。较量结果,俾斯麦败北。1890年1月25日,帝国议会拒绝延长“反社会党人非常法”。1890年3月18日俾斯麦被正式解职。
俾斯麦的垮台,表明了德国工人阶级的强大,是德国统治阶级恐怖政策的失败。至于威廉二世本人,“他自己就是个俾斯麦主义者。恰恰在与俾斯麦争论的社会民主问题上,以后他比俾斯麦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认为俾斯麦的政策是保险的,不需要改造。他根本没有想到,有些东西必须改变,也可以改变。他想的只是来代替俾斯麦的首相位置。只是由于这个原因,老暴君才被赶下台。”
依照帝国宪法,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有陆、海军的指挥权,有权解散国会,有权不受国会的约束任命和罢免首相。这种状况使得容克和各势力集团通过皇帝对内政和外交施以无形的影响。在威廉二世统治下,德国政府机构被搅得混乱不堪。早在他登基以前,在他的周围就形成了一个小圈子。他执政后,这个小圈子的人更形成了不受议会制约的“私人内阁”。他们口头和书面直接向皇帝报告工作。这个“私人内阁”的成员有皇帝的朋友、大工业家斯土姆、枢密顾问霍尔斯泰因,普鲁士部长奥伊伦布尔格和参谋长瓦德西等。这个“私人内阁”控制着帝国的内政和外交,俾斯麦的倒台和继任首相的任命,它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德国的内政危机并没有因俾斯麦下台而缓和下来。威廉二世对社会民主的虚假许愿不可能成为现实,亲口许诺的“工人保护法”也没有执行下去。威廉二世以为,解除“非常法”能缓和政府同社会民主党人的矛盾,劳动阶层定会对他感恩戴德。但是人民群众没有受骗,倍倍尔和威廉·李卜克内西领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也未改变其反对党态度。威廉二世因此恨透了社会民主党人。1894年,他对社会民主党的态度比当年俾斯麦更进一步,认为帝国的主要危险是颠覆力量,是社会民主党人。这个时期他受斯土姆和奥伊伦布尔格影响很深。他们一起编造社会民主党搞政变的神话。针对这一形势,恩格斯曾经指出:“小威廉除了‘对工人的友爱’之外,还实行军事专政,……稍有反抗,他就准备把所有的人统统枪杀,我们应当注意不给他以这样做的任何借口。”①
19世纪末,威廉二世的执政活动主要是通过资产阶级、容克大地主阶级推行所谓的“世界政策”,强化军备、侵略和扩张。他采取新路线,主要内容是:“以世界政治为任务,以世界强国为目标,以舰队为手段。”
普法战争后,德国迅速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国。威廉二世执政时期正是德国工业突飞猛进、蓬勃发展时期。以化学和电力工业为前导,掀起新的工业化高潮。从1895年至1911年,德国工业总产值增加一倍,大垄断企业康采恩克虏伯、西门子等控制了市场,德国迅速成长为一个工业强国。
过去,俾斯麦的着眼点在欧洲。他用圆滑的政治手腕谋求保持德意志帝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到了威廉二世的时代,地球已被几个大国瓜分,谁不入伙,就一点份也没有。当时有一种理论认为:欧洲强国同时也必须是世界强国,否则就失去自立。经过1895年的中日战争;横贯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1898年美国——西班牙战争,美国以世界强国出现,这种理论更加盛行了。到底谁是未来世界的主宰,是华盛顿还是伦敦?是柏林还是彼得堡?一种强大的诱惑力刺激着这个“雄心”勃勃的半个英国血统的德国皇帝。
于是,威廉二世如饥似渴地阅读张伯伦的著作①。他比书的作者更热衷宣扬“日尔曼民族神圣”。在德国,他赋予“世界”这个词以特殊的意义。诸如“世界都市柏林”,“德国世界贸易”,“世界强国”等等不绝于口。在庆祝德意志帝国成立25周年时,威廉二世发表激昂慷慨的贺词,字字句句无不表示出他称霸世界的野心。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
为了向海外扩张,威廉二世号召成立了泛德协会,对德国人民进行毒化宣传。这个协会由一些知名的议员、作家、学者和企业家组成。他们把统治者的意志和思想传播到整个德国,然后从德国传播到海外去。他们鼓吹说,民族政治就是为民族生存而斗争,为争夺生存的空间而斗争,是伟大的政治,世界的政治。威廉二世公开叫喊:“世界只有依靠德意志才能得救”,“我们是地球上的盐,”以此在德国煽起民族沙文主义情绪。
威廉二世和他的谋士们认为,向海外发展,必须建立强大的海军,以便同英国展开重新瓜分世界的决斗。他狂妄叫嚣:“德国未来在海上,”“定叫海神手中的三叉戟掌握在我们手中。”在发展海军方面,梯尔皮茨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个天才的组织家和煽动家。1897年他当海军部长以后,为营造舰艇计划能在国会通过,进行了大量舆论宣传。他有句名言:“没有强大的海军,德国的世界作用就如同是没有壳的软体动物。”1898年,德国通过了为期20年的庞大海军计划,两年后又把计划扩大一倍。1908年,德国又通过了新的海军法案,以此与英国在海上争雄,为德国争夺“向着太阳的地位”。
新起的德意志殖民帝国在世界许多地方同老牌帝国主义展开激烈争夺。威廉二世还亲自出马和法国争夺摩洛哥。1905年和1911年两次“摩洛哥危机”都达到了战争的边缘。
“世界属于白色人种”的狂热病,使威廉二世的手也伸向文明古国中国。1897年,他派兵占领青岛,强行“租借”胶州湾,为期99年。1898年4月27日,威廉二世正式宣布,中国胶州湾受德国保护,与殖民地待遇相同。1900年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德林在北京被杀。令人奇怪的是,消息在事件发生前两天就在柏林传开(消息在柏林证实是7月2日)。威廉二世的反映象个疯子,完全失去自制。他扬言派前所未有的复仇军来中国血洗。6月19日他在一封电报中说:“……德国使节要通过我的军队来雪恨。北京要夷为平地。”中国的“义和团运动”也触犯了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在华利益,威廉二世就伙同其它列强一起派出远征军来华,镇压“义和团运动”,并推荐德远征军头子瓦德为八国联军总司令。1900年7月6日,威廉二世在“腓特烈·威廉大公号”旗舰的甲板上暴跳如雷,高叫:“在中国被打翻在地,被血洗之前我不能平静。”7月27日,德远征军从不来梅港出发,在有将军和其它显贵们参加的告别集会上,威廉二世发表了臭名昭著的“匈奴演说”。号召德国士兵:“不要宽恕,也不要捉俘虏!谁要是落入你们手中,谁就遭殃!象一千年前匈奴人在国王阿提拉领导下声威远播,至今还在传说和童话中威风凛凛一样,德国人的声威也要靠你们在中国流传千年,使中国人永远不敢再对德国人侧目而视。”外交部长毕洛夫立即命令严密封锁消息,不得向外传播。但在场的一家小报记者,用速记逐字逐句记下了讲话的内容,第二天就公诸于世了。
威廉二世推行霸权政治,逐渐使德国在外交上孤立起来。早在1901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就写道:“德国是个火药桶,所有邻邦都吓的发抖,因为它总有一天会爆炸。”
十九世纪开始,世界分成德、奥、意和法、俄两大军事集团。当年,为了德国自身安全,俾斯麦采取拉拢英俄,孤立法国的策略。1887年与俄国签订的“再保险条约”规定:在法国进攻德国的情况下俄国保持中立,而在奥国进攻俄国的情况下德国保持中立。德国承认俄国在保加利亚和君士坦丁堡以及海峡的利益。1900年,德国外交政策受枢密顾问霍尔斯泰因的左右,拒绝延长同俄国的“再保险条约”,从而把俄国更进一步推向法国一边。与英国的关系也越来越糟。德、英两国有姻娅关系,多年来没有大的冲突。英国认为德纵横欧洲大陆,而英国在海上称雄,彼此利害冲突不大。威廉二世执政后,改弦更张,不但要称霸欧洲大陆,而且要称霸世界,野心勃勃,咄咄逼人。特别是德国大力发展海军和修建巴格达铁路,威胁了英国这个“海王”的利益。德国日盛的势头,迫使英国倒向法俄联盟一边。
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激烈角逐,终于诱发了萨拉热窝的枪声。
奥国皇储被刺的消息传出后,威廉二世立即中断旅行回到柏林,并在波茨坦接见奥皇特使。他煽动说:“如果奥匈不利用这个对自己有利的时机,那将是令人遗憾的”。在致奥皇弗朗茨·约瑟夫的信中,威廉二世保证:德国无条件忠实自己的盟国,坚决站在奥国一边。与此同时,他与政界要人和参谋部的将军们进行了秘密磋商。1914年8月,世界大战爆发。8月4日,威廉二世在国会发表煽动性演说,号召全国团结一致,“不分党派,不分等级和宗教派别和我一起同命运、共患难”,“用不屈的意志,纯洁的心和双手握紧利剑,以昂扬的斗志面向敌人。”
但是,随着大战开始,“威廉时代”也就终结了。战时德国是将军们当政。做为皇帝,威廉二世虽然名义上是德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但他无力驾驭战争的进程,也无力用皇权平息国内军方和政界的矛盾。1917年,“泰伦堡大战”的胜利者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成了德国政治舞台的实际主宰者。兴登堡对皇帝还表示某种尊重,而鲁登道夫则是用命令的态度对待皇帝。“无限制潜艇战”失败,鲁登道夫应负主要责任,但他却诿罪于首相贝特曼。在鲁登道夫的压力下,威廉二世只得把贝特曼免职,换上鲁登道夫提名的米歇尔斯为首相。皇帝甚至连这个人的名字都不很清楚,也只好照办。
1918年,德国在战场上的处境极端困难,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德统治集团长期欺骗本国人民,谎报战绩。一旦人民明了,德国不但胜利无望,反而要沦为战败国时, 反战声浪更加高涨,失望和愤怒情绪笼罩整个德国。10月23日,美国总统威尔逊通知德国政府,协约国拒绝和皇帝打交道, 德皇必须退位。在国内,以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赤堡为代表的社会民主党提出“德国人民的主要敌人在德国”的口号。11月革命的风暴很快席卷全国,人民群众和各界人士纷纷要求皇帝下台。威廉二世张皇失措,急忙从柏林逃到德军设在比利时斯巴的大本营,他觉得在那里更安全些。直到此时,他还不想退出政治舞台。11月9日是具有戏剧性的一天。开始, 帝国最后一任首相马克斯亲王从柏林来电,要求皇帝退位。接着,兴登堡也来敦促威廉二世退位,并说,所有国内军队已经倒戈,政府已经无权,李卜克内西准备宣布成立苏维埃共和国。威廉二世不相信军队真会背叛自己的“最高统帅”,还想拚命挣扎,一会儿说要派忠于自己的军队进军柏林,镇压革命;一会儿又说自己要战死沙场,杀身成仁。他无论如何不想退位,至少也要保留普鲁士的王位。正当他签署发往柏林的电报时,传来消息,马克斯首相已经用急电向全世界宣告:“皇帝和皇储已经逊位”。威廉二世异常气恼,高叫:“背叛,背叛!”第二天凌晨他和儿子逃往荷兰。
威廉二世在荷兰避难,引起荷兰人民和政界人士的强烈抗议。只是因为荷兰女王的丈夫亨利亲王是德国人, 又与他有姻亲关系,威廉父子才得以在多恩的别墅栖身。但他们还是坐卧不安,担心交付战胜国审讯。威廉二世命令随从备好衣着、车辆,时刻准备乔装亡命他国。战胜国曾一再要求引渡德皇,但都被荷兰女王拒绝了。
在幽居中,威廉二世整天以伐木做为消遣。他幻想复辟,扬言未来的德国皇帝必定是他的孙子。在他的著作中竭力为自己在德国执政和世界大战期间的罪责开脱, 把所有罪过都推给他人:鲁登道夫,无能的外交官等等。
1941年3月4日,82岁的威廉二世病死在荷兰的多恩。前一天,随从向他报告纳粹德国军队攻占克里塔岛的消息。他躺在病榻上,脸部浮视一丝笑影并喃喃呓语:“我的军队,我的军队。……”就象是他的迷梦要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