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绩《野望》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大业元年(605)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丞。因仕途不顺,于大业十年(614)辞官归里。唐高祖武德五年(622),以六合丞待诏门下省。太宗贞观四年(630),复因仕途受抑,辞官归里。十一年(637),任太乐丞,不足两年,重又挂冠归隐。诗歌多写田园风光与隐士生活,诗风恬淡自然。《四库全书》收《东皋子集》三卷,《全唐诗》录其诗一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其诗六十九首。

首联扣题。起句写野望的地点是东皋,时间为黄昏。“皋”,水边高地。作者自称东皋子,可见“东皋”就是他归隐所在地,他家乡的一处地名。次句写野望时的情感很迷惘。“徙倚”,走走停停。“欲何依”表明他无所依托,心神不宁。此句当源自曹操《短歌行》中的几句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颔联写远景。三句写树之秋色,秋天的树,有的树叶枯萎了,有的树叶改变了颜色,所以秋天的树色彩丰富,但是也充满着萧瑟的气象。四句写山之落晖,虽有残阳余照,难免令人感到索寞。“树树”言树之多,“山山”言山之众,说明诗人的视野还是很广阔的。

颈联写近景。如果上联为静态描写的话,此联则为动态描写,五句写放牧归来,六句写打猎满载而归,显然描写的对象是牧人与猎人,他们安居乐业,各得其所,使人联想起《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中的诗句:“日之昔矣,羊牛下来。”这两联所描写的景物,正好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色彩与光线、植物与动物相互搭配,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图画,而人物无疑是画面中重点描写的对象。

与安居乐业的牧人与猎人相比,诗人又采取何种生活态度呢?诗人在尾联回答了这个问题。七句写他与牧人、猎人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彼此也注意到对方的存在,但是“无相识”,也就是彼此不认识,也没有共同的语言。后一句表示他在隋唐易代之际,学习伯夷和叔齐,过着隐居的生活。清吴修坞的《唐诗续评》卷一已经指出了这一点:“无功生隋末之际,有易命之感,而恐触时忌,特以此题寓意,若非末句,几没深心也。”《史记·伯夷列传》称:“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

清人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卷七将此诗视为律诗起承转合写法的标本,指出:“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视此,则律中之起承转合了然矣。”他还作了具体分析,今节录如下:首联为起句。首句以东皋薄暮写望之时间,点题面,立一诗之根。次句即写望之神情也。颔联为承,写望中之所见树上秋色。山头落晖,承上“东皋薄暮”四字。颈联为转。转,盖为合句作地步,与承句不相连,而气又要贯。牧者、猎者,俱东皋望中之人。返与归,乃薄暮时事。牧牛有犊,猎马得禽,各事其事,正与下文“无相识”中人,略举一二也。尾联谓合,谓与转句相合也。“相顾”者,两相回顾。乃面熟之人,而不相识其姓名踪迹,盖以徙倚东皋者,自成高尚,长歌而怀采薇之风,彼牧童、猎子,又安能识予为何人哉!需要说明的是,此诗首联提出了问题,尾联回答了问题,做到了首尾呼应,在结构上显得很完整。

不少人还肯定了这首诗在诗史上的地位,如南宋人周端朝在《周氏涉笔》中说:“旧传四声,自齐、梁至沈、宋,始定为唐律。然沈、宋体制,时带徐、庾,未若王绩剪裁锻炼,曲尽情玄,真开迹唐诗也。”再如明人杨慎《升庵话》卷二《王绩野望诗》也说:“王无功,隋人,入唐,隐节既高,诗律又盛,盖王杨卢骆之滥觞,陈杜沈宋之先鞭也,而人罕知之。”他们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肯定王绩对唐诗创作所作的贡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