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①诗
名句: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导读】
这首诗是王勃著名的骈文《滕王阁序》的附诗,是最早的一首七言律诗。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望父亲,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加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了这首凝练、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全序的内容。
【原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②,佩玉鸣鸾罢歌舞③。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④,物换星移几度秋⑤。
阁中帝子今何在⑥?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
①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的一座阁楼。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北赣江东岸。②滕王:指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当时受封为滕王。江:指赣江。渚:江中的小块陆地,这里指水边。③佩玉鸣鸾:即佩玉响,鸾铃鸣。佩玉、鸣鸾均为宾客、舞女身上的饰物,这里代指舞女。佩:也作“珮”。④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指时光流逝。⑤物:四季的景物。⑥帝子:指滕王。
【译诗】
高高的滕王阁耸立在赣江的江头,
佩玉鸾铃的鸣响中歌舞已经罢休。
晨曦中画栋上有南浦的彩云飞过,
黄昏时珠帘内将西山的暮雨卷走。
闲云浮映着潭影日子在悠悠过去,
景物变换斗转星移度过几个春秋。
滕王高阁中的帝子你如今在哪里?
只有栏杆外长长江水在独自空流。
【赏析】
这首诗回忆了滕王阁当年的繁华和气派,诗人面对物换星移时光飞逝、世间事物盛衰无常的现象,发出了深深的感慨。全诗含蓄、凝练,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第一句开门见山,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众宾客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的那种豪华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第三、第四两句紧承第二句,进一步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深远。第五、第六句中“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很自然地生出了物换星移、时光飞逝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如今安在而过渡到后两句。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现了紧凑的思绪。最后,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只有槛外长流的江水,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
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写出了时空的变换和诗人因时空变换而发出的对世事变化、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其中属于空间的词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词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合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这首诗相传是王勃在极短时间草就的,是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七言律诗,充分显现了作为“初唐四杰”之首的少年诗人王勃的过人才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