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浦歌》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题解】

选自《全唐诗》。天宝元年(742),唐玄宗召请李白,是因为他诗写得好,让他做个宫廷文人,为自己歌功颂德。但李白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一个正直有骨气的人,不愿阿谀奉迎,不会献媚权贵,因此受到高力士等人的排挤。李白在长安只住了三年,于天宝三年春,主动离开了朝廷。此后他漫游洛阳、扬州、金陵、宣城、秋浦等地,期间写下了大量的诗歌。他在安徽秋浦(今贵池县)写了《秋浦歌》,共十七首。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解读】

全诗四句,诗意发展分两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我生白发三千丈,只因为忧愁是这般长。〕

第一层,写“白发”之长,是日夜忧愁所致。起句奇特,夸张大胆,骇人心目。白发三寸,就够长的了,这里不是写三寸,不是三尺,也不是三丈,而是“三千丈”,诗人大胆地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力渲染白发之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黑发为什么变成白发,又为什么这般长?诗的下句作出回答:“缘愁似个长”,只因为忧愁也像这一样长。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诗人的“白发”,具体,形象,看得见,摸得着;诗人的愁思,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只有诗人自己才能感受到。这里,作者用“三千丈”的“白发”,比喻自己无穷无尽,没完没了,绵长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取喻奇特,使抽象的愁思变成了形象的愁思,这种比喻与夸张手法的结合运用,使被诗人夸张的常年不断的愁思,得到了极为鲜明的表现。忧愁是早生多生“白发”的原因,“白发”是愁苦的结果。诗人不先写“因”,后写“果”,而是先写“果”,后写“因”。这样“因”“果”倒置,乍读诗的第一句感到突兀,但读完全诗感到突出,突出了忧愁的结果“白发三千丈”,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以难以磨灭的印象。奇想出奇句,怎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呢!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不知面前的明镜里,从那儿凝聚了这么多白霜?〕

第二层,写“白发”增生之快,之多。结句奇妙,比喻贴切。诗的前两句暗藏照镜,后两句就明白写出。前两句,写作者看见自己的“白发”,由“白发”之长引起对愁思之长大发感慨。诗的后两句,是写作者面对“明镜”,为之一惊,不禁发问:“不知明镜里”的“我”,何时“得秋霜”?原来花白的头发,何时已经近于全白,犹如深秋地上的一片白霜?以“秋霜”比“白发”奇妙,贴切,二者色白相似;形容“白发”之多,多如“秋霜”盖地;表现“白发”增生之快,如一夜之间凝聚了这么多的“秋霜”;“秋霜”与“白发”都给人一种凄凉之感,具有忧伤的感情色彩。其中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问,更表现了“白发”增生之多,增添之快,出乎诗人的意料,表现了忧愁繁多、沉重。至于“秋霜”“何处得”?作者虽未作答,但读者不难从诗的第二句寻到答案。诗人何尝“不知”“秋霜”“何处得”呢?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他知而故问,意在表现“秋霜”来得太快了,太多了,忧愁太重了,愁思太长了!这样,在前两句诗的基础上含蓄地抒写了诗人的忧虑难以自解的心情。

诗眼在末句的一个“得”字上。这般浓愁,从何而“得”?从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与压抑而“得”。李白有雄心,有理想,虽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始终不渝。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愁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愁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施展;他忧天下之所忧,他愁民众之所愁。李白写此诗时,唐朝已经开始腐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他常对现实表示极大的不满,愤激之情常流露于离京后所写的许多诗篇中。本诗中所写的“愁”,也正是这样的思想情绪的表现。李白写这首诗时,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愁苦。

【综述】

这是一首抒愤诗。全诗的描写中心是一个“愁”字。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以大胆的夸张,以奇特的比喻,把愁绪忧愤描写得淋漓尽致,写出了他怀才不遇的心境,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比喻很多,有以山喻愁的,如“忧端如山来”(杜少陵);有以水喻愁的,如“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颀)。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喻愁之深,尤为新奇,意味深长。读者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指责人,相反,会由衷地赞赏这出乎常理而又震撼人心的奇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