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七律·有所思》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七律·有所思

(一九六六年六月)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题解】

诗题“有所思”,可见是写思虑的。

1966年2月12日,《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后简称“二月提纲”)经向在武汉的毛泽东请示,由中共中央转发全党。到2月底,毛泽东即有谈话严厉批评“二月提纲”不分是非、混淆阶级界限。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开会,通过了《中共中央通知》,此即“五一六”通知。“通知”全面否定“二月提纲”。这次会议,重新设立“文化革命小组”(又称“中央文革小组”),隶属政治局常委会下。由此,文化大革命有了指挥部。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的社论,全面掀起“破四旧”、“立四新”、揪斗校长、批判教师的浪潮。文化大革命,从学校推向社会,中国长达十年的动乱开始。

毛泽东部署毕“通知”与“文化革命小组”事宜,于1966年5月中旬南下视察。5月15日至6月15日在杭州;离杭州,经长沙,6月17日到韶山滴水洞;住11天,于6月28日赴武汉。

诗前注明作于“1966年6月”,到底是写于杭州,还是写于韶山、武汉呢?从诗句语气看,很像写于初来南方时,可能在杭州。

【注释】

[有所思]汉无名氏乐府有《有所思》,首句:“有所思,乃在大海南。”诗题即本此。

[神都]指北京。

[“故国”句]化用杜甫《秋兴八首》其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句‍‌‍‍‌‍‌‍‍‍‌‍‍‌‍‍‍‌‍‍‌‍‍‍‌‍‍‍‍‌‍‌‍‌‍‌‍‍‌‍‍‍‍‍‍‍‍‍‌‍‍‌‍‍‌‍‌‍‌‍。

【品评】

这首七律,写于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初起之日。应该说,它最易于理解,却最难于评说。为尊者讳否?这倒不是。即使这首诗的“有所思”全部维系于“文化大革命”,因为诗化的诗情不同于政治号召,所以局外人仍然缺乏铁的证据,指数这首诗隐藏了“左”的或“右”的倾向。诗化的“思”,因为朦胧、恍惚、间接、委婉,而呈现着意境的不确然,由这份“不确然”逆推诗人的理性真实,不亦难上加难乎!

“解”还是可以求得的。

我们先分析“有所思”的“思”的倾向。开篇,诗人十分肯定地对他写诗的“时间”加以确指:“正是神都有事时”。“正是”,为现代时态,即当下一刻。“神都”,借国都,代表国家。“神都有事”即“国家出事”。国家出事,当然是大事、要事、全局事、性命交关事。回到1966年6月,这“国家出事”只能是关乎文化大革命起因之事。

这“事”,非“文化革命”;换言之,因为有“事”,我才发动“文化革命”。如此,“事”的性质亦明,而“当事人”与毛泽东的对立亦明。在这种出了“事”,又要解决“事”,而实际上尚未解决“事”的时刻,毛泽东南下杭州。如果人们仍能记起毛泽东对当时以彭真为首的北京市委的批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他的“又来南国”,只能理解为拉开距离,解决问题。

颔、颈二联,都好理解。虽然亦实亦虚,在对比的态势下,读者仍可以从“青松”、怒发、“败叶”纷落、一声“风雷”、“满街”走旗的似相关、似无关的意象中,看出毛泽东对当时形势的预测和期待。在这儿,没有必要将“青松”与“败叶”解死。

尾联,情趋缓、趋淡、趋于沉静。凭阑听雨,一滴滴,一声声,都关民情民心!这是毛泽东的主观情绪。事变的结局,几乎两败俱伤。对国家、民族而言,“满街”走旗的动乱延续十年,已将局势推向“崩溃”边缘,但发起者那份良好愿望,在最初的诗情自白中,仍然自视真理在手、主动在手。这是人的悲情,这是诗的悲情。

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不可低估的史诗风范。关于“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留下不少政治言论。用诗表现“文革”,仅此一首。最起码的,这七律是将“文革”初起之势作了诗的展现。

另外,我还要提醒读者,这首诗在毛泽东全部诗歌创作历程中的“封笔”地位。十年“文革”,诗人毛泽东只留这一首诗。回望旅程,这诗也成为他作为诗人的最后吟歌。没想到,用这首诗为自己的诗歌创作(延续五十年之久!)画上句号,“思”不尽,“诗”尽,其中机缘,谁能参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