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①。
优娄比丘经论学②,伛偻丈人乡里贤③。
披衣倒屣且相见④,相欢语笑衡门前⑤。
【注释】
①然:通“燃”,燃烧。
②优娄:释迦牟尼的弟子。比丘:亦作“比邱”。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意译“乞士”,以上从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得名,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俗称和尚。经论:佛教指三藏中的经藏与论藏。
③伛偻:脊梁弯曲,驼背。可用来形容老年人。丈人:古时对老人的尊称。
④披衣: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即没有完全穿好衣服的样子。倒屣:倒穿鞋子。《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蔡邕已经声名显著,却十分重视年轻瘦弱的王粲,认为他才华出众。王粲来拜访他,他急于迎接,鞋子都没穿好。披衣、倒屣都是用来形容主人对客人的重视以及急于相见的情态。
⑤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译文】
有一年的时间没有到东山来了,如今归来才刚刚赶上春田播种。雨中的草色可以染绿山居,河流沿岸的桃花红得似要燃烧起来了。优娄和尚精通佛经的经藏与论藏,弯腰驼背的老人是乡间出众的贤人。我急切地披上衣服,倒穿着鞋子就去迎接他们,在简陋的木门前欢乐地交谈起来。
【赏析】
诗歌前半部分突出乡间的美好景色,后半部分突出别业访客人品俊雅。诗人居于辋川别业,美好而恬静的村景尽展于眼前。在与高僧、乡贤的交流中,诗人的精神需求也得到极大的满足。
诗歌起句平淡地叙述了诗人归山种田之事,颔联描写村景,而颜色词特别突出,以草色与桃花,将村景写入一片灿然的自然色泽之中。“雨中”为绿色增添了朦胧感,“水上”为热烈的花红色描上了清幽的背景。“绿堪染”“红欲然”使得这些浓墨重彩的颜色充满动感,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因此,绚丽多彩的村景,十分夺目。
相较于颔联的艳丽色调,颈联读来有些干枯,没有给读者带来直接的美感。然而结合生活经验而论,美好的自然风光并不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自然环境只是居住环境的一个方面,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带来良好的居住体验。有博学的高僧与德高望重的乡贤常来做客,诗人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