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桃源一向绝风尘①,柳市南头访隐沦②。
到门不敢题凡鸟③,看竹何须问主人④。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注释】
①桃源:“桃花源”的省称,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后用来指仙境或隐居处。
②隐沦:指隐士。
③凡鸟:“凤”的繁体字“鳳”可以拆开为“凡鳥(鸟)”,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直康不在。喜(康兄)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吕安访嵇康不遇,与嵇喜开玩笑一般题“凤”字于门上,含有他认为嵇喜远不如嵇康,只是凡人之意。后因以“题凤”为访友的典故。
④看竹: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王徽之)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译文】
桃花源一向与尘世隔绝,我走到柳市南头拜访吕隐士。到了门口主人不在,也不敢轻易题词,参观幽雅的竹林又何必询问主人呢?城上的青山好像就坐落在隐士家中,东家的流水流入西边的邻居。隐士在这里闭门著书很久了,种的松树都长出了龙鳞一样的花纹。
【赏析】
这首诗自然流畅,语言淡泊雅致,虽似信手拈来之作,却颇具妙景。
首联描写拜访吕隐士之事。第一句以“桃花源”的典故突出吕隐士家环境清幽,不染俗尘,是虚写、喻写其住处,第二句则落到实处,非常具体地写到了“柳市南头”这一地点。简单的两句诗,却有着错综的笔意。
第三句用吕安访嵇康不遇的典故,写到作者没有碰到主人的遗憾。但王维并不像吕安那样,为主人题“凡鸟”之词,而是十分敬佩主人。在第三句中,作者同时从正面和反面运用了同一典故。访人不遇,应当心中是有些失落的,但作者笔意一转,写到了“看竹”:吕逸人家的优雅环境,激发了作者的雅兴。颈联承接“看竹”,描写吕逸人家的环境:居所出门见山,流水自在地流淌在相邻之间。吕隐士家明明在寻常乡闾中,却有青山相映的清幽。
此诗最后正面写吕隐士。吕隐士隐居于此,闭门著书,耐得寂寞。然而作者并没有遇到他,作者何以展开这般描写呢?作者最后写到了枝干布满龙鳞般树皮的松树:作者在四下观赏吕隐士家庭院的时候,注意到松树已经颇有年岁了,进而联想到主人闭户著书的岁月。
本来,访友不遇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情,但通过作者的妙笔,反而将这样一件憾事写出别样情趣、别致诗味。
附:《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裴迪)
恨不逢君出荷蓑,青松白屋更无他。
陶令五男曾不有,蒋生三径枉相过。
芙蓉曲沼春流满,薜荔成帷晚霭多。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