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爱寄宿的孩子?
寄宿的孩子最大的特点是第一监护人出现了缺位,学校承担了一部分家庭教育的责任,教师又扮演着部分家长的角色。所以,家长要尽可能地弥补亲情的缺失,学校和教师更应关爱寄宿的孩子。
(1)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需要一个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学校要利用集体的力量创造一切条件,营造关爱寄宿的孩子的氛围,给寄宿的孩子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优先政策,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一个温暖的家庭。学习上要优先照顾。教师在课堂上把机会优先让给寄宿的孩子,优先辅导。优先对寄宿的孩子的学业进行分析,制订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及阶段性效果,并建立进步档案。随时关注寄宿的孩子的生活情况,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及时向家长汇报寄宿的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家长了解学校、老师和孩子,使学生热爱学校,亲近老师,喜欢学习。生活上多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强寄宿的孩子的自信心,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如开展以寄宿的孩子为主题的班会、队会活动,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得到真正的快乐。
(2)帮助他们自立自强
教师要全面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帮助提高寄宿的孩子自立自强的能力。寄宿的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需要自身的积极努力,要让寄宿的孩子知道和理解父母的选择,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不要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了。要积极与父母联系,比如可以经常写信或者打电话向父母汇报自己的种种情况,不要因为空间距离阻碍了亲子间的心灵沟通。教育寄宿的孩子认识到,父母不在身边这一现实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是培养自己独立、坚强、富有责任感的大好时机,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从而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教师还应当注重寄宿的孩子的行为训练与强化,如鼓励、指导他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和解决生活与学习上遇到的种种问题,逐步养成寄宿的孩子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其达到认知与行为的和谐统一。
(3)帮助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
寄宿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孤独感强,学习习惯差。主要表现在不能主动学习,没有主动看书、预习、阅读的习惯,常违反纪律,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逆反心强,做事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以自我为中心,书写差,怕思考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弱化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
培养好寄宿的孩子的学习习惯,重点在课堂上。首先,上课认真听讲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可能学习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时要区别对待。对于根本听不懂的孩子,教师应给他们做个别辅导。对于自制力差、爱走神的孩子,教师应在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控能力上下功夫。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教师应在课堂上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孩子充满自信。其次,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首先对改善孩子不良行为的标准不要定得太高、太严格、太硬性。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有效地控制作业的难易程度和数量,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克服困难,愉快地、自觉地按要求完成作业。每次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两性”:一是目的性,即作业应突出知识点,提倡少而精;二是阶梯性。积极思考发言、注意书写整洁等,这些都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本元素。在每节课上仔细检查,在每天认真督查,看他们有没有达到这些要求,做得好不好。
关爱寄宿的孩子,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得到社会的关心和爱护。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