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长沙·此地有奇葩请君多采撷
丰富的考古文物资料表明,长沙和古潭州地区的工艺很早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例如,宁乡出土的商代四羊方尊、人面方鼎、商代铜铙,醴陵出土的商代象尊,湘潭出土的商代青铜豕尊等都是青铜文化精品;长沙杨家山65号楚墓出土的钢剑,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中最古老的一件,比河北燕下都所发现的钢兵器还早二百多年;长沙陈家大山和弹子库楚墓先后发现的《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绢画作品;长沙左家公山15号楚墓出土的毛笔,否定了蒙恬造笔、秦以前没有毛笔的旧说;古湘阴窑和长沙窑的产品,在我国瓷器烧造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众多文物更是举世瞩目……
正是在此悠久文明的基础上,古潭州有多种工艺奇葩盛开至今。
“魔术般的”湘绣
湘绣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它起源于民间,传统产区在长沙一带。其历史至少在两千年以上。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丝织品中,就有“缣地长寿绣”、“绢地乘云绣”、“绫罗纹地信期绣”等珍品。经行家鉴定,当时所用针法与现湘绣游针、珠子针、串针针法基本一致。至近代,不少画师参与设计,从而使湘绣技艺大为提高,逐渐形成独特艺术风格。1910年在南京南洋劝业会上展览的湘绣作品,获得“浑笔墨于无痕”的赞誉。辛亥革命后,湘绣曾多次在日本、法国、美国、意大利等国举办的博览会和赛会获得好评和奖励。以湘绣特有的鬅毛针绣的虎、狮,体毛宛然有根有箭,质感极强,成为享誉世界的名牌产品。
湘绣的显著特点是,以中国画为稿本,强调用概括,写实的手法,运用几十种针法和数百种不同色阶的彩色丝、绒线,突出绣线的光学特性,造成远观气氛浓厚,近看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近数十年来,西洋油画和水彩被引进湘绣创作,刺绣针法亦不断创新。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双面全异绣的产生,一新世人耳目。湖南省湘绣研究所绣制的以杨贵妃为题材的全异绣《养在深闺人未识》,一面是入宫前侧身抚琴排遣愁肠的少女背影,另一面是“一朝选在君王侧”,抚弹箜篌,“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绝代佳人。1982年在加拿大展出时被称为“魔术般的”艺术品。
醴陵釉下彩瓷器
釉下彩绘是我国一种有特色的传统陶瓷装饰艺术。所谓釉下彩即彩花不是开于白瓷釉面,而是开于瓷釉之下,故如镜花水月,格外晶莹璀璨,且耐酸碱耐磨损,没有铅毒危害。从近年发掘长沙瓦渣坪长沙窑所得文物可知,这种工艺首创于中唐时期的长沙窑。它用这种工艺生产的壶类产品的嘴下,常运用釉下褐彩写有“天下有名”、“天下第一”款识,至今仍陈列于许多国家的博物馆。
醴陵瓷业创始于清雍正七年(1729),至光绪年间,湘人熊希龄于1906年在醴陵创办湖南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而开新局面:在长沙窑传统釉下褐、绿彩和用土墨绘画单色釉下的基础上,运用金属氧化物和自然矿物制成釉下黑色;随后又用黄金等贵重金属制成玛瑙红色,从而发展而为釉下五彩。1907至1915年间,其作品赴赛南洋劝业会及意大利、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均获一等金牌奖章。慈禧太后亦曾以金牌颁赏。于是醴陵釉下彩瓷蜚声于海内外,“风潮所布,举国若狂,各埠商贩之来此贩运者络绎不绝。”五十年代初,醴陵陶瓷研究所成立后,釉下彩瓷又获长足发展:创造了釉下印花、刷花、喷花、丝网印贴花等新工艺;突破了双勾填色的局限,采用了工笔、写意等多种新技法;扩展了传统双勾花卉、山水禽兽的范围,增添了山川人物、花鸟虫鱼、名胜古迹等题材;釉下颜料由深绿、海碧、茶色、玛瑙、艳黑等五彩一变而为二十多种新颜料,并能配制成上百种复色。1977年首次试制成功一次成型的大件——一对高2.23米,直径0.58米,重90公斤的大花瓶,开创我国瓷业史的新纪录,并在春季广交会上引起轰动。数十年来,他们还生产了大量国家用瓷、国家礼品和出国展览瓷,人民大会堂国宴所用184头釉下彩餐具,即是醴陵的作品。
铜官陶器
十里陶城——望城县铜官镇的陶器创始于唐代。一千多年来,这里生产的黑釉、绿釉、黄釉、彩釉日用陶、建筑陶、美术陶,为华夏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元诗人吴荣有《大食瓶》诗:“金碧灿相辉,晶莹龙宫献,错落鬼爷镌,粟纹起点缀。……”可见,它很早就为人们所珍爱。
近数十年来,先进的隧道窑和圆、方窑代替了传统的龙窑,陶器产量、质量、品种皆非昔日可比。尤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日用陶器的艺术化:食品缸花枝俏丽,装点案头,别有情趣;旅行坛小巧精致,坛口有卷边,可保水汁不溢,内装小菜,旅途可随时品尝家乡风味;三用钵,可蒸饭、炒菜,钵盖翻转又是菜碟;广用缸,置于桌上可装食品,野餐时可作炊具;绣墩,色如翡翠,款式秀雅,置亭园可作摆设,纳凉可作“凉凳”——灌入冷水后,人坐其上即顿觉神清气爽,暑热全消。
1977年,铜官陶瓷公司在国内首次成功试制石瓷。其作品虽属陶器,却细腻如瓷,泽润如玉,坚固如石。碗盘杯碟,虽落地而无损。现石瓷餐具、茶具及工艺美术品等已多达近百个品种,畅销北美、西欧、澳洲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
浏阳三宝
菊花石雕、花炮、大围山相思鸟,人谓“浏阳三宝”。
菊花石是菊花石雕艺术产生的基础。旧志载:菊花石俗名石菊花,色苍然可爱,有纹而晶莹作菊花状,跗萼宛然。其中或含苞半吐,殊极天趣。主要产于县东永和镇旁河心中。昔日“中流石亘如洲,无甚草卉,一望如漩窝堆积,凸凹万状,如镂如封。……每秋高水落,益玲珑可喜”。
浏阳菊花石雕创始于1740年前后。据说那时永和镇附近一个叫欧锡藩的秀才,偶尔发现菊花石奇美,便试着用它雕成砚台,果然十分雅致。消息传开,求刻者应接不暇。他便同木雕艺人程维达合作成批生产,从而开创了浏阳菊花石雕的历史。
所谓菊花石雕即是利用菊花石的天然花纹,经艺术造型,赋予盎然生机,而成为殊极天趣而又巧夺天工之艺术品。浏阳菊花石雕以其独有的姿色见称于世。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戴清升的菊花石雕花瓶和梅、兰、竹、菊四君子横屏就获金质奖。
浏阳又是花炮之乡。花炮之产生大概源于当地“爆竹”驱鬼的习俗。梁《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骇闻录》亦载:“李畂居山中,邻人仲叟家为山魈所祟,畂令且夕于庭中用竹子着火中,鬼乃惊避,至晓寂然安贴。”千余年来,浏阳花炮产地皆立有李畂老师庙。浏阳爆竹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1680年的《浏阳县志》:“卷纸作筒,实以硝磺,名为爆竹,馈遗者,号曰春雷。往岁小除后,声响不绝,县有彼此竞爆,以鸣豪举者。”至清同治年间,浏阳鞭炮制造已蔚为大观,因有“十家九爆”之称。光绪初年,即开始向东南亚等地出口。当时广州设有陪德源鞭炮庄,汉口亦设有汉庄。
近数十年来,浏阳除继续发展传统的爆竹外,更着力发展五彩烟花。由于化学药品火焰着色剂和安全氧化剂的广泛采用,花炮品种已由原先十多种发展到三百多种,销售地亦多达四大洲五十多个国家。“浏阳花炮响天下”,当不再是夸张之辞了。
浏阳三宝中的另一宝是大围山相思鸟,虽不是人工造物,却也弥足珍贵。相思鸟,又名五彩麟、红嘴鸟,它体态轻盈,羽毛斑斓,性情温和,叫声宛转。更让人爱怜的是,它们白天常比翼而飞,夜间则双双对对依偎而宿,若被捕捉,非得雌雄同笼方肯进食,故谓之“相思鸟”。在民间,人们相传相思鸟是由大围山上伍林和相思这对夫妻变成的。他们原先男耕女织,恩爱甜美。后相思被寨主抢走,欲霸为“压寨夫人”,相思不从。伍林被打入囚牢,亦誓不屈服。山上百鸟闻之,铺天盖地飞向山寨,怒啄寨主。寨主恼羞成怒,杀了相思。伍林闻讯,碰死于牢房。伍林、相思被抛尸荒野后,百鸟皆用自己最漂亮的羽毛将其掩埋。不久,这对夫妻就化了美丽的相思鸟,并成为人们心目中坚贞、吉祥、自由、幸福的象征。国内外许多人都把它们视为婚寿大庆的馈赠珍品。尤其是南洋群岛华侨聚居地区,男婚女嫁时,送对相思鸟将是最珍贵的礼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