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帝王梦·京郊之旅·八大处·上下禅林壮山色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沉沉帝王梦·京郊之旅·八大处·上下禅林壮山色

八大处公园位于西山群峰之中,东西北三面被翠微山、卢师山和平坡山所环抱,形如座椅。此处以天然野趣名扬京师,原来寺庙众多,现仅余明清时所建寺庙八座,因名八大处,也叫八大刹。

寻幽八大处

八大处分别为一处长安寺、二处灵光寺、三处三山庵、四处大悲寺、五处龙王堂、六处香界寺、七处宝珠洞、八处证果寺。各寺均保存了明清建筑格局,并有一些精美的明代塑像。

翠微、卢师、平坡三山上,青松翠柏林立,红杏绿柳时见,清泉奇石间于其中,四时佳兴,美景天成。南面敞向的平原正是一望无垠的北京城。

平坡山的得名,据说与六处香界寺的修建有关。当时为建寺将山坡铲平,从此远眺,远山苍茫,飘飘缈缈的翠微山顶,翠微公主的塔在云中浮现。

翠微山在西面,原名觉山,是西山风景最佳丽者,东望峰峦起伏,苍秀怡人。据说明代翠微公主葬此,因得新名,今公主墓已湮没无存,山名却沿传至今。又据明《仁宗实录》,洪熙元年(1625)封大小青龙二神,赐此山名翠微。

卢师山在东面,与翠微山两峰对峙。传说一千三百多年前(隋朝末年),有一江南僧人名卢,造了一条小船,不设橹篙,随水漂流,誓曰:船止则止。一路漂流到了卢沟桥桑乾河分岔的地方,一岔通此山的尸陀林,船停于林边,见秘魔崖上有一个石室,就住了下来,这个洞遂得名卢师洞,山亦由此得名。第八处证果寺就建在此山的尸陀林秘魔崖。崖顶有古柏,相传是卢师和尚手植。崖下侧有青龙潭,上覆峥嵘巨石,潭内深不可测,传说中的卢师两弟子大小青龙就潜伏在此。

卢师山北顶峰为狮子窝,正名是青龙山。此处为明代太平院,寺名福慧寺。青龙山山坡有废寺遗址,仅存石刻匾额一方,可知是昌化寺。《日下旧闻考》载此寺殿壁绘有五百罗汉“穿崖渡海,神通游戏”,是明宣宗时吴伟手迹。殿内曾悬有雍正手书“卧松云”。原福慧寺亦已荡然无存。据《西山名胜记》载,“此庙建设宏伟,东西有一长廊,原有聊斋壁画”。由寺址西南不远,有“狮子窝塔院”门楼,光绪十八年(1892)建。据载,清同治年间刘多升、张善圃和张用五三位内监购得此寺,死后葬此,建三塔,是为“塔院”。三塔已毁。原先狮子窝红叶仅次于香山,曾有诗云:“满山红叶胜春花,惹得游人意兴赊。翠柏黄林相掩映,无边好景夕阳斜。”因无人管理,黄栌树今已不多。从狮子窝顶上可总览八大处三山风光。

白松舍利陈山麓

八大处的第一处长安寺,全名万应长安禅寺,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清康熙年间重修,又名善应寺。清太史龚鼎孳所撰碑记称:殿宇“规模宏丽,表表杰出”。

长安寺原以奇花名树著称,有玉兰、紫薇、金丝木瓜等名贵花木,寺后院有两棵巨大的白皮松,传为元代所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据说其树皮烧灰调香油可治秃头,煮水喝可治伤寒,过去寺僧专售树皮获利。寺前殿为释迦牟尼殿,内有铜铸关羽像,殿前有一只铜磬,是明代铸品。寺后殿是“娘娘殿”,廊庑南角有一只铜钟,上铸“大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岁次庚子十一月吉日御制”字样。

灵光寺距长安寺不到1里,也在翠微山麓,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初名龙泉寺,金大定二年(1162)改名觉山寺,明宣德三年(1428)重修,恢复原名。明成化十四年(1478)才用今名。清末义和团曾在此设坛组织队伍,1900年寺内建筑全被八国联军烧毁,现在的殿堂都是后来重建的。

寺后峭壁下的大金鱼池是仅存古迹。相传池中金鱼放养于清道光、咸丰年间,迄今已逾一百五十年。鱼以朱红色、玄黑色的居多,杂以银灰、彩斑等,偶见天蓝色者,池鱼最大的有70厘米长,常聚群浮游,池面如织锦。金鱼池沿岸浮生子午莲,叶碧花红,与金鱼相映,色彩缤纷。

池西有一亭,名水心亭,亭旁有甘泉。亭上“松风荷月盒濑泉;青石白云为枕屏”一联道尽此间风韵。

池东矗立着巨大的八角形“辽塔”塔基,雕砖所砌。此塔原名招仙塔,建于辽咸雍七年(1071),规模宏大。《日下旧闻考》载该塔“十层八棱,俗称画像千佛塔,绕塔基有铁钉龛十六座”。1900年塔被烧毁后,寺僧整理瓦砾,从塔基下掘出石函,内有沉香木匣,匣内外有北汉高僧于天会七年(963)手题的“释迦佛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二十三日”等字样,匣内有佛牙一颗。

据赵朴初《护送佛牙赴缅记》考证,佛教典籍上记载释迦牟尼死后火化时留下佛牙四颗,其中一颗传入中国,安放在北京西山招仙塔内。

佛牙重现后一直保存在灵光寺内。1955年由中国佛教协会安放在西四广济寺舍利阁;同年,缅甸佛教代表团专程迎奉佛牙回国供人瞻仰,一时举国上下盛况空前,八个月后又专程送还我国。1959年,政府在灵光寺招仙塔基左侧建“佛牙舍利塔”,此塔为八角形,共十三层,佛牙就供奉在塔内。轻风徐来,塔檐铜铃低吟,似在诉说佛牙曲折动人的故事。

灵光寺往上即三山庵,因坐落于三山之间得名,仅一层院落,创建年代不详。正殿门口有块长方形水云石,上有山水、人物、鸟兽之纹,颇有异趣。现寺内为根雕、石雕展室,雕像风格多样。

大悲古杏龙泉水

自三山庵往上,小径通幽,草木森森,残桥涧水,野趣盎然。路旁有一巨石上镌“云巢”二字,雄健遒劲。

四处大悲寺位于山腰,创建于元代,清乾隆六十年(1795)重修。寺前有两棵杨树,长在两个约70厘米高的云纹石座里,状若盆景。原先这是石旗旗座,石旗毁坏后,有人种杨树于座内,现成“树旗”奇景。

山门殿嵌有清康熙“敕建大悲寺”匾额,殿前有清乾隆所制的碑。入门翠竹满院,是八大处稀有景致。

大殿匾额为“悲源海”。大雄宝殿两厢的十八罗汉雕塑极其生动,是八大处雕塑中最好的一组,历来有很高的声誉。近前则有香气扑鼻,据说是元代名雕塑家刘元用檀香末和香沙塑成。

殿后有两株巨大的银杏古树,最为有名。主干粗达数围,周围生出十多棵支树,如儿孙绕祖。据考此二树已有八百年树龄,今犹长势旺盛。入秋树叶转黄,落叶如金。

大悲寺曾名隐寂寺。殿檐北面有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的一块碑记,上述建寺经过:“今隐寂寺者,在都城之西,其地直圆,通翠微之界,山势至此,罔陇盘回,风气郁积,有树泉源之胜,四方云水缁流,多集其间,寺后有余地,遂起为大悲阁。”

大悲寺北1里左右,有龙王堂。龙王堂又名龙泉庵,建于清康熙年间,现仍留存乾隆御书数处。

龙王堂以泉道曲折、流泉晶洁、历冬不冻、永不干涸闻名。泉源在寺后石壁岩缝中,由堂前石阶下石雕龙头流出,注入阶下方池,人称“甜水螭吻”。泉又分上中下三潭,俗称甜水泉。此泉水质纯正,绝无沉淀,清甜甘洌,属泉中上品,有人把它和杭州虎跑泉、京西樱桃沟泉相提并论。以镍质硬币置水面,可浮于上,可见水面张力较大。旁有“听泉小榭”,在此听泉品茗,颇有情趣。

池后殿堂叫龙王堂,民间传说“龙王”住在这里。堂后削壁飞泉,堂旁翠竹迎风,佳境天成。

龙王堂内松柏森森,建筑均因山势而造,错落有致。由此眺望山景,清风天籁,自然成趣。

出龙王堂,可绕道至漂砾小亭,内有一巨石,保留着冰川擦痕,有李四光题字。

玉兰溢香佛庄严

过龙王寺不远,即为香界寺。此寺是八大处的主寺,初建于唐,明清时重修,屡改寺名,曾称平坡寺、大圆通寺。进寺长条石磴达数百级,迎面为大乘门,门联云:“一竿竹影敲明月;半榻松风卧白云。”对仗精工,措词秀巧,写尽此地幽静澄洁的风景。寺的规模比其它七处都大,为过去帝王游山歇息处。现寺中还存有清乾隆年间的行宫和藏经楼。

寺院以藏经楼为中心,以东西弄楼围成方形庭院。中为正殿,供奉佛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像,两旁有十八罗汉五彩塑像。大殿左右有钟鼓楼。东边为行宫,上有宝座,对面大厅里悬挂着清乾隆亲题匾额曰:“绿净平毕”。前厅前有眺远斋,开门远眺,京西峰峦、平原、绿树、云烟,尽收眼底,开阔壮观。

香界寺大殿前后及庭院中,古迹名胜、名人书画甚多。殿内有一块传为清康熙年间出土的石碑,正面镌刻“敬佛”二大字,笔力浑厚;背面雕有“大悲菩萨自在真像”,慈眉善目,颔下长髯,据考为唐代所刻。

院内珍贵花木众多,奇花丽叶,异香飘溢。东边弄楼下有株与楼同高的玉兰,暮春花放,芳香四逸,瓣洁白,蕊金黄。相传是明代所植古树,是八大处仅有的一株。

此寺建于十世纪以前,经历代修葺,到明代已有相当规模。明王直著《王文端集》载:“殿前后凡三熏,因山势为之,愈后则愈高,皆翼以长廊。”传说,明宪宗朱见深就游过此寺,见寺中一金刚面黑如熏,笑曰:“此似火里金刚。”皇帝金口玉言,果然一日寺中忽然起火,烧毁了金刚。明清时又多次修整,清康熙十七年(1678)改寺名为圣感,乾隆十七年(1748)改为今名,现存建筑,多建于明、清。

宝珠秘魔帝王事

由香界寺而上,经一段较长的山坡,视野开阔,并无树林灌木遮挡,可远望壮观无垠的北京城。接近翠微山顶,有一座牌坊,外额上书“欢喜地”,里额上书“坚固林”,路旁有一巨石上镌句,均为乾隆御笔。牌坊后寺院高耸,就是位于翠微山绝顶的宝珠洞,因正殿后的石洞得名。正殿供奉观音大士。

此洞位于殿后崖壁,洞深约两丈,一人多高,传说是清初香界寺一位名海岫、字桂芳的巡山和尚为遮蔽风雨用气功开凿,日久而成的。洞石为小石子粘合云集,约在一万年前由洪水冲压而成,黑白闪烁,粒粒如珠,所以名为宝珠洞。洞里原供桂芳和尚神像,俗称“鬼王菩萨”,与天台山魔王菩萨相对,前立牌位。

桂芳是河北定兴县人,清初来香界寺宝珠洞修行四十年,名传京师。乾隆虏得西夏公主香妃,她思念亲人,郁悒而死。乾隆特召桂芳来宫诵经超渡亡灵,说来也怪,香妃芳影竟在经坛后镜内出现。因此乾隆封桂芳为鬼王菩萨。据说桂芳和尚活了一百四十岁,死后有人为他塑盘膝坐像供于宝珠洞中。

从宝珠洞下行至卢师山下,顺坡上行即至证果寺,寺又名镇国寺。正殿前有报恩碑,碑后有一口高约2米的大铜钟,都是明代遗物。由西院小门出,经幽竹四掩的曲径,过招止亭与真武洞的“层峦积翠”门,便是秘魔崖。秘魔崖原称碧摩岩,又名虎王洞,是山顶巨石横空斜伏而成,状若神虎张口。崖下有一石室,一进去,“秘魔崖”、“天然幽谷”几个大字赫然在目。相传是秘魔祖师所居。岩间多有游人留题,其中以翁同龢所题绝句最为人所珍爱。

传说卢师在此坐下后,有二童子名大青、小青前来拜师。时天旱三年,卢师和尚设坛祈雨,二童子登上法坛,顷刻大雨如注,旱情顿解。雨毕二童子化双龙归于崖下深潭(即今青龙潭)。皇帝便进山寻小和尚祭祀,封卢师为感应禅师,所以唐天宝时这里的寺庙名感应寺。明宣德时,寺内道士祈雨,得卢师显灵,二小龙也封为大青龙王和小青龙王,并重建庙宇,在墙上画卢师事迹。清初顾炎武曾写《考卢师山》,证祈雨显灵之谬。

相传乾隆游山,二龙显形,长不盈尺,乾隆笑曰:“区区小虫,何以为王!”话音未落,二龙猛长,飞腾云山,不见首尾,仅一龙爪自山下垂,高与山齐,吓得乾隆忙封大青为“灵威”、小青为“普化”,龙爪始收。现证果寺外平台有南浦和尚所立碑记,载有这个传说。

证果寺初名“感应寺”,元泰定年间改名“大天源延圣寺”,明正统和景泰年间,两易其名为“清凉寺”和“镇海寺”,明天顺年间改今名。现殿宇还可看出明代风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