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上海之旅·上海·“申城”老字号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悠悠吴越曲·上海之旅·上海·“申城”老字号

上海在十九世纪末已成为商业中心,经多年的发展,上海有着许多驰名中外的“老字号”企业。

老周虎臣笔庄

河南路口的老周虎臣笔庄,经营毛笔已有二百九十余年历史,其创设者周虎臣原系江西人,笔工出身,精于制笔,康熙年间集资在苏州开设了周虎臣笔庄,1862年在上海设立了分店。

周虎臣笔庄擅制水笔和湖笔,如三十年代生产的“湘江一品”、“乌龙水”、“九重春色醉仙桃”、“从心如水”、“大京冰”等五种狼毫水笔,都以虎牌为商标,誉为笔中“五虎将”,另有“仿古玉兰蕊”、“右军方法”等名湖笔,曾获得过1935年全国总商会全国展览会的奖状。清道人李瑞清为该店题字称赞说:“海上造笔者,无踰周虎臣,圆劲不失古法。近世书家手不能伏毫,故喜柔而恶健。笔不能摄墨,故喜薄而恶丰。笔工阿其好,世遂无佳笔。昔诸葛氏先为右军制笔,柳公权求之,莫能用,予以常笔,则大喜。此知者之难也。书此以告世之求笔者。”

老周虎臣笔庄除了自己的特色外,还兼有杨振华、李鼎和诸家的特色,因此生产的书画笔在全国别树一帜,为近现代书画家所乐用,并为之命名为(沈)“尹默选颖”、(张)“大千画笔”、吴湖帆的“梅景书屋”等,当代书画名家赵朴初、唐云、魏文伯、李天马、胡向遂……都来周虎臣店中订制书画笔。

老周虎臣书画笔闻名中外与其选料精细、工艺精良分不开。如一支兰心羊毫就要两只公山羊颈腋部的毛。一支笔要经过水盆、结头、装套、择笔、刻字五大流程和洗、浸、拔、并、梳、连等七十余道工序,使生产出来的笔锋尖锐,锋颖齐整,结实圆润,劲健有力。

朵云轩

朵云轩位于在南京东路,是专营古今名家字画、木版水印字画,兼营文房四宝、金石碑帖的书画店,人称“书画之家”,誉满江南艺苑。

朵云轩创立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解放前的朵云轩,不过是专售寿屏喜幛、笺扇帐册、文房用品的一家老店,老上海称之为“笺扇庄”。直到解放后与“九华堂”等字号合并,规模才逐渐扩大,现木版水印已发展到能印制巨幅的字画珍品。

朵云轩藏有宋朝至现在的各种风格的书画原作,如宋的马麟,元的赵孟頫,明的唐寅、祝枝山、董其昌,清的四王、吴恽、扬州八怪及现代各派名家的杰出作品等,其藏品有些陈列在店堂供人观赏,有些用木板水印复制成艺术品供人选购,复制的历代名家字画、各类笺谱,均能保持原作神态,水墨淋漓,几可乱真。

老凤祥银楼

在南京东路上,有一家金字招牌的百年老店——老

凤祥银楼,它始创于清咸丰二年(1852),光绪三十四年(1908)迁此。

旧上海银楼,分为大同行、新同行、小同行。大同行包括凤祥、庆云、景福等几个字号,一个字号可为三家银楼所共用。凤祥字号就分为老凤祥、新凤祥及凤祥和记。这九家“大同行”,主宰着上海首饰业。老凤祥能在竞争中站住脚的诀窍之一,就是能不断迎合顾客的需要。五十年代以前,顾客建房子,它就生产“金玉满堂”的大银盾;顾客生儿子,它就打麒麟,刻上“麒麟送子”的字样;顾客做寿,它就制作一只“寿比南山”的好口彩;顾客结婚,它又造一架“百年好合”的银屏凤。老凤祥为招徕顾客,不断花样翻新,夏天来临,人们喜欢把金手镯戴在手臂上,它就生产外粗中空的手臂镯;秋风将至,太太们穿长袖衣衫,它又生产花式细梗金手镯,以便戴在手腕上。此外,信誉可靠,杜绝出售假货,也是老凤祥经营诀窍。

老凤祥也曾历经沧桑,几度易名。1985年恢复了老店名,并重新生产出小巧玲珑的“凤采牡丹”、“鸳鸯戏荷”等富有传统特色的首饰及其他许多产品。

老介福呢绒绸缎商店

上海南京东路上著名的老介福呢绒绸缎商店,开设于1860年,是一家蜚声中外的百年老店。该店由于规模大,花色齐,故有“呢绒绸缎总汇”之称。

老介福最早由福建人祝氏兄弟合资开办,取名“介福”(即两个福建人的意思)。后盘让给徽州帮程某等,由程的儿子程用六和李础石、姚应生三人合伙经营。当时,有人根据三人长相,为每人取了个绰号。李氏年高,胡须齐胸,被称为“老寿星”,姚氏身长,被称为“长脚”,脚与介谐音;程氏矮胖,被称为大阿福。从各人绰号中取出一个字来组成店名“老介福”,遂在“介福”上加一个“老”字,这就是店名的由来。

老介福最早以经营高档绸缎著名,它收集世界各国精美花型、图案,自行设计新品种,直接向沪、苏、杭、湖州等地定织定染,特殊加工为其经营特色,因此在品种花色上具有独特风格,受到顾客欢迎,戏剧演艺界也经常去挑选丝绸品做戏装。据说国际电影大师卓别林来上海时,还慕名到老介福订做了一批方格子的丝绸衬衫。

老介福继续发扬传统经营特色,扩大经营呢绒商品,备有各色呢绒、绸缎达一千五百余种,还恢复经营很多名牌和传统产品,并新辟生产加工基地,定织定染丝绸,满足多层次消费需要,老介福依然受到顾客的欢迎。

小花园鞋店

在南京路上,有一爿名扬四海的女式布鞋老店——小花园鞋店,它出售的女鞋轻巧、柔软,穿在脚上轻盈舒适,鞋帮上精绣的各种花卉,龙凤图案,栩栩如生。来上海访问的中外朋友,都喜欢来此买上几双女鞋,作为纪念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小花园名鞋的渊源,颇为有趣。相传六十余年前,有一个走街串巷的制鞋师傅,上门接货兜售绣花女鞋,后来开了一家鞋店,专营绣花女鞋。该店经营得法,生意兴隆、门庭若市,引起了同行的注意,纷纷在浙江中路、广西北路之间租屋开店,短短十多年中,就开设了“大香槟”、“麒麟阁”、“福美祥”等五十五家鞋店,形成女鞋特色街。人们漫步在这条街上,就如置身于绣花鞋博览会中。目睹各色各样女鞋,犹如看到百花园里鲜花盛开,艳丽多彩,故市民们把它称为“小花园”。从此,“小花园”作为女鞋市场名扬全市,誉满中外。为了进一步发扬小花园鞋的经营特色,于1959年9月正式设立了“小花园鞋店”。

现存的小花园鞋店,继承传统特色,开发新的品种,经营绣花鞋、尖足鞋、特色布鞋、新工艺鞋、拖鞋等十类上百个规格品种,采用真丝软锻,手工精制而成,有一挺二轻三不走样的特点。品种有小脚尖口、大脚尖口、小圆口、大圆口等,花纹有“双喜临门”、“双龙抢珠”、“喜鹊登梅”等,穿起来有薄、软、轻的感觉。曾有一位爱尔兰留学生在小花园鞋店为父母各定做一双布鞋,回国不久,便给小花园寄来一封信,并附有一张她父母的全身照,老人在照片背后亲笔写道:“这鞋是艺术品,我们将珍藏它,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穿它。”

老正兴菜馆

坐落在上海山东中路、南京东路口的“老正兴菜馆”是上海和全国现存最老的老正兴菜馆,以经营河鲜鱼类而著称于世。

最早的老正兴菜馆开设在上海九江路大陆商场(原慈淑大楼)内,创设于同治元年(1862),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年的历史。最早的经营者浙江宁波的祝正本、蔡仁兴,两人合开了一个饭店,取两人名字中的“正”字和“兴”字,作为店名,称“正兴馆”,以价廉物美、风味独特招徕许多顾客,生意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一些同业为了竞争,也相继取名“正兴馆”,一时便出现了许多同名的菜馆。祝、蔡为保持首创名牌地位,便在“正兴馆”前冠以“老”字,叫“老正兴馆”。后来又出现“真老正兴”、“上海老正兴”等等,一时竟达一百二十多家,祝、蔡便又加上“同治”两字,叫“同治老正兴馆”。排在第二位的是源记老正兴馆,这两家菜馆在1956年相继歇业,排在第三位的就是现在的老正兴菜馆。

这家老正兴开设于二十年代初,最早在九江路口大陆商场内,名“正源馆”。1934年改名为“老正兴馆”,四十年代在南京西路开设分店“雪园老正兴馆”。该店厨师都来自无锡,历来以善于烹调各色河鲜鱼类菜肴著称,其主要特点是选料精细,制作考究,重用调味,卤汁浓厚,甜咸适度。特色菜有“红烧青鱼肚档”、“青鱼煎糟”等。

“洋场”觅旧迹

“穷奢极丽筑洋楼,亘古繁华第一州;行过沪江三十里,令人一步几回头。地号夷场别有天,马龙车水夕阳边;电灯地火照深更,海市居然不夜城。”这首竹枝词说的就是上海的十里洋场的繁华景象。

“国中之国”

上海租界是我国近代史上典型的“国中之国”,是西方列强对上海进行侵略的据点。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上海、南京等五个通商口岸。英、美、法殖民主义者借口通商居留,协迫清政府划定外国人租地区域。1845至1849年间,英、美、法等殖民者先后在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与苏州河间,洋泾浜与城河(今人民路)之间,以及虹口一带辟设了各自居留地和自由经商之地,这便是上海地区最早的租界。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时,城内居民大批涌向外国居留地。英、法、美三国殖民者藉口保护租界财产联合建立起租界自治市政机关——工部局,处理各方面事务,这样各租界就摆脱了清政府的管辖。

1862年,法国当局因与英、美发生矛盾,为保持法租界的独立性,宣布成立自己的市政机关,建立了一整套法租界的管理机构。次年,英、美租界正式合并,并对世界各国侨民开放,除法国以外在沪的外国官方机构和重要的商务机构、团体,绝大多数都设在这个租界里,这便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租界即“公共租界”。于是,上海形成了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三分天下的奇特格局。

租界当局依仗强权和海陆派遣军的后盾,不断扩大界域,还用越界筑路的方法不断蚕食界外之地,殖民者在租界内享有种种特权,为所欲为,他们的洋行不仅推销洋货,而且对中国进行鸦片贸易,以牟取暴利,营建起十里洋场的繁华。当时,清朝战火连绵,百业萧条,江南一带富商巨贾,目赌租界的畸形繁荣,以为是世外桃源,携家寓居沪上者甚多,不少名家老店迁入租界或设分店,一时间,租界尤其是南京路一带,店铺林立,各地商品应有尽有。颐安主人的《沪江商业市景词》曰:“满街装饰让银楼,其次绸庄与疋头;更有东西洋广货,奇珍异产宝光流”,描写了当时南京路的情景。在上海公共租界三、四、五马路(即汉口、福州、广东路)一带曾是青楼汇集之处,烟花纷乱之地,是帝国主义的“销金窟”。租界便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买办、官僚、商人、地主同外国殖民者共有的“乐园”。

二次大战后,西方列强诸国才被迫宣布交还在我国的租界。

外滩公园

在上海众多的公园中,外滩公园(黄浦公园)兴建最早,它是英国殖民者在1868年所建,最初叫“公家公园”,后改称黄浦公园。当年“华人与犬,不得入内”的牌子,就挂在它的门口。因此它也是中国百年辱国史的见证。

外滩公园位于白渡桥以南黄浦江边。公园中心有音乐台,四周有花圃,假山叠嶂。从黄浦江沿岸到苏州河口栽种有绵延数百米的法国梧桐树,树下有长椅供人们休憩。公园不大,但位于“静中带旺”的区域,是都市风景最集中之处,也是市内观赏黄浦江景的最佳处。

每天,当外滩江汉关的钟楼响起黎明的钟声时,在黄埔江边凭栏远眺,景色十分绚烂,可见水天交接之处,旭日冉冉升起,黄浦江上金光闪烁,外滩身披霞彩的高楼大厦与隔岸浦东码头的巨臂吊车遥相辉映,江中风帆片片,穿梭在停泊的海轮间;这时的外滩景象颇为壮观。“外滩日出”曾为古上海八景之一。

跑马厅

西藏中路以西静安寺路畔,有一赛马场,这是昔日租界中西人赛马赌博的场所,俗称“跑马厅”。

《上海研究资料》记载:跑马厅,西侨所组织,成立于1850年,第一场在花园弄(南京东路)界路(河南中路转角),占地八十亩,作为赛马及别种运动之用,人称之为老公园,上海第一次赛马即在此举行。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住在上海县城内的地主豪绅迁入租界,地价大涨,于是“跑马总会”便将这八十亩地高价出售,又以低价强行购买今湖北路、北海路、西藏路和芝罘路一围一百六十亩土地,于1854年开辟第二个跑马场。人们称之为“新公园”。1862年,购置静安寺路以南,西藏路以西的广大地方,布置今日之跑马厅,定名为新赛马场,俗称跑马厅。

最初上海跑马厅惟洋人出入其间,只在春秋赛马时,上海道台、知县等官员才被邀去观光,一般中国人只能在矮墙外张望,当作新奇之物。到宣统元年(1909)向中国人开放,一下子就卖掉很多门票。

早期赛马是七、八匹至十几匹马竞赛,每匹马有一号码,马上的骑师穿着五色彩衣,他们操纵着马,而跑马总会又操纵着他们,跑得最快的马得奖,但多是这个号码卖票最少。以后就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独赢、连位、摇彩、跳浜等,还发行大量香槟彩票,很多中国人上当不浅,倾家荡产者不计其数。

跑马厅是冒险家的天堂,有人在一夜间成为巨富,也有人转眼间赤贫如洗。“赌赛争将上驷驱,当场揽辔各踟躇。寄奴百万成孤注,拚付骅骝一蹶输。”这首印江词客《沪上竹枝词》就描述了跑马厅赌马的情形。

昔日跑马厅,今已改建成上海文化广场,成为各种文艺娱乐活动的广阔天地。

爱俪园

提起上海展览馆几乎无人不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前身爱俪园。位于南京西路(昔称静安寺路)的爱俪园,俗称哈同花园,是英籍犹太商人欧爱司·哈同和他的妻子罗迦陵所建筑的一处私人享乐场所。

哈同出身原本很苦,在沙逊洋行充当贱役,以办事勤恳而得到主人的赏识,逐步升迁,积蓄了一些资金,便依靠西方在华特权从事地产投机买卖,巨额的利润使他成为上海冒险家的头号人物,为了得到一个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便请人建造了一个中国古典式的园林,请大画家高邕题写匾额“爱俪园”,人们习惯称之为“哈同花园”。

爱俪园有上海大观园的称号。园内建筑宏丽,布置曲折,皆仿太湖、西湖、苏州、无锡名园而建,为上海私人花园之冠,园中的一水一石,一榭一亭,因地制宜,高低逞势,颇有江南园林灵秀之美。

园内曾办过一所仓圣明智大学,在礼堂中祭祀着仓颉、许慎、钟繇等人的像,学生须向这些偶像叩头,并须学习古礼等。园内还建了“文海阁”藏书楼。

哈同公园接纳过一班忠于清廷的遗老,也招待过一班反清的革命志士,孙中山、蔡元培、王国维等都一度下榻于此。章太炎和汤国梨的婚礼就是在园中天演界举行的。哈同夫妇死后均葬于园内。

1954年,早已破败的哈同公园被改建成为宏伟的西式大厦——上海展览馆,成为传播科学文明的场所。

大世界

大世界坐落在上海最繁华的中心地区,是上海的游乐中心,被誉称为“东方之门”。

清末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后,成了冒险家的乐园。混迹上海滩的滑头商人黄楚九开办了“楼外楼”游乐场,又与英国洋行的买办、地皮掮客经润三合办了“新世界”游乐场,牟利颇厚。之后又独辟蹊径,在法租界上购置14.7万平方米地皮,建起了“大世界”。

“大世界”房屋高三层(后增至四层),当中有露天的空中飞船可以环游。游客买票进入,一直可以玩到深夜。在大世界里可以欣赏许多戏台轮番表演的各种戏剧、曲艺、游艺和杂耍等节目,也能看到群芳荟萃,摩登歌舞,及哈哈镜、西洋镜等招徕顾客的项目,还可看电影,逛商店,品尝风味小吃和中西佳肴。

饶有情趣的是,在大世界的戏剧舞台上,名伶纷至,名角迭出。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麒麟童都曾在此登台,上海沪剧界的先辈赵春芳、解洪元、丁是娥,杂技的藩家班,魔术的邓氏兄弟都是在此走红后走向社会的;上海地方特色的滑稽戏演员也都与大世界有不解之缘。

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也常光顾大世界。当时大世界发行几种小报,每天各出一纸,既有各场节目表,又有小说笔记以及其它有趣文字,凡供稿者,每月送给免费游券,可随意来此消遣。还曾组织过规模较大的萍社,张灯悬谜,引得上海知名文士和一班清朝耆宿如谢不敏、陆澹安等欣然惠顾。

大世界一时热闹非凡,盛况空前。“九一八”后,上海市况萧条,加之黄楚九办日夜银行,债台高筑,大世界便落入青帮大亨黄金荣手中,改名为“荣记大世界”。五十年代初改名为“上海游乐场”,1958年2月18日恢复原名,六十年代后期又改为“东方红剧场”,1974年更名为上海市青年宫,1987年在爆竹声中,再度恢复原名。

新大世界继承了百戏杂陈的特点。杂技魔术、各类剧种依旧在大世界弦歌笙舞,充满古典色彩和民族情趣的“元宵灯会”、“中秋谜会”、“端午画”仍是大世界的特色节目。但园内设施也有很大变化。二楼设立了咖啡厅,三楼辟为“星神游艺厅”,有现代游艺电子游戏、保龄球、录像等;四楼是爱丽丝音乐厅、司其乐舞厅(多功能舞厅)、影剧场;还设有碰碰车、桌球房等。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世界以兼容并蓄的风格和传奇般的历史,吸引着海内外游客,成为展示浩瀚博大的华夏文化的一个窗口。难怪人说“不到大世界,不算去上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