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眷中州情·洛阳之旅·洛阳·九朝古都繁华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眷眷中州情·洛阳之旅·洛阳·九朝古都繁华梦

洛阳地处黄河中游以南的伊洛盆地。这里群山环绕,土地肥沃,气候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加上此地形势东有虎牢关、西为函谷关,易守难攻,所以,历史上先后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王朝在洛阳建都,使洛阳享有“九朝古都”的美誉。洛阳与北京、西安、南京并称全国“四大古都”,若从建都时间长短来看,洛阳当是首屈一指的。

洛阳一带在夏、商时代已为重地。西周时,周公在此营建洛邑作为东都。到了周平王时,异族不断侵袭首都镐京(今西安),遂于770年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西汉初年,刘邦曾在洛阳建都五个月,后迁都长安。东汉光武帝刘秀于25年正式定都洛阳,开始了洛阳历史上又一繁华时期。此后,曹魏、西晋、北魏均以此地为都。隋、唐两代均有相当一段时间在洛阳定都,只是隋、唐洛阳城的位置比过去向西移了一些。这一段是洛阳历史上最后一段繁华时期,其后在洛阳定都的王朝时间都很短,洛阳慢慢地衰落下去。

洛阳,在其长达千余年的定都史上,时衰时荣,与国家命运息息相连。这里既有胜利者的辉煌,也有失败者的哀叹。

汉魏洛阳故城

汉代,洛阳作为首都,其规模极其宏大。南起大郊村,北接邙山,东起寺里碑,西至白马寺,城墙逶迤相连,洛河穿城而过。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之后,现在城墙还保存有东西北三面。其上有缺口十四个,是当年城门所在地。据载当年城内有主干街道八条,宽达40余米。仅以宫城论,“南宫太极殿,高十余丈,建翔凤于其上”;“北宫德阳殿,可容万人……有珠帘玉户如桂宫之称”。由此可以想见当年城市的宏丽,可惜今已不存。东汉时代的太学在城南,可以容纳三万多太学生同时就读,大大超过我国现有任何一所大学,至今尚存残迹。

汉代洛阳城何以几近不存?究其原因,最主要是战乱兵祸所致,其中尤以东汉末年董卓之害为甚。当时董卓发现久居洛阳于他不利,便胁迫汉献帝和众大臣迁都长安,可是大家都不肯走,老百姓也留恋故土,不愿西行。于是,董卓在洛阳“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使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后汉书》)。同时又趁乱派吕布率人发掘皇帝陵墓,盗取珍宝。经此劫难,盛极一时的都城洛阳便化为一片废墟。曹魏、西晋不得不在废墟上重建洛阳。但好景不长,西晋灭亡后洛阳在战乱中再次荒毁。北魏孝文帝为迁都洛阳,命司空穆亮等人规划、营建古都洛阳。北魏洛阳城分为三重。内为宫城,是皇室居住区,也是皇帝理事区;宫城外为大城,基本沿袭东汉以来洛阳故城;随着城市的发展,北魏政权又在大城之外扩展建设了外郭城。这样,作为北魏首都的洛阳城又有了新的发展。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全城“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规模空前。但在以后的战乱中,洛阳城又一次被毁。到千百年后的今天,就只存残迹了。

在汉魏故城南郊,即今洛阳市偃师县西南岗上村与大郊村附近,保存着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天文观测台遗址——灵台。它始建于东汉中元元年(56),完成于四世纪初,历时二百五十年之久。其方圆14000平方米,东西有夯筑墙垣。主要建筑是座方形高台,长宽各约50米,高8米;其顶部为观测天象之地。此台与东汉大科学家、文学家张衡有关。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曾两度在洛阳任太史令,历时十余年。他发明了浑天仪和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观测仪器候风地动仪。他曾主持过灵台的修建工作,也在台上进行过实际观测活动。

汉魏洛阳故城开阳门外(今洛阳市偃师县东大郊村北)有西晋太学遗址。西晋的太学沿袭东汉太学而来,所以其创始时间是东汉建武五年(29)。东汉时代,太学生总数曾达三万人之多。东汉末年与三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宁,战乱频仍,太学凋敝。西晋时,随着社会的初步安定,晋武帝又特别重视发展文化事业,于是太学又繁荣起来,人数重新恢复到万人以上。司马炎于四年之中三次亲临辟雍>(太学)视察,考察太学生的品德与学业,并行赏赐。皇太子司马衷也曾两次亲临视察。记录这一切的《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乂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碑》原在汉魏洛阳故城开阳门外(今洛阳市偃师县东大郊村北)的西晋太学遗址中,今存东大郊村。该碑建于晋咸宁四年(275)十月,碑文采用晋隶,字体灵活,风格独特。

河南洛阳东汉墓壁画

永宁寺遗址也在汉魏故城中。北魏时代,首都洛阳再次繁荣起来。当时城内佛寺多达一千余所,其中最宏伟者即永宁寺。永宁寺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其建筑规模极为宏伟。据《洛阳伽蓝记》记载,达摩法师见到永宁寺如此宏伟,大为惊讶:“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物境界,亦未有此。”可是,永宁寺里无宁静。传说北魏孝明帝之母胡太后垂帘听政,曾请和尚宝公占卜,宝公只有一句话“把粟与鸡呼朱朱”。当时无人能解其意。后来,太原王尔朱荣发动政变,杀进洛阳,胡太后削发为尼,逃进永宁寺躲避。尔朱荣包围寺院,搜出胡太后,并将她活活勒死。当年预言中所谓“朱朱”,正是指尔朱荣。今寺、塔俱毁,僧房楼观化为砖瓦堆积层,巨塔也只剩一座正方形土台和塔底残骸。

到唐代初年,汉魏故城已完全变成一片废墟。唐代诗人杜牧曾感慨而赋《故洛阳城有感》:“一片宫墙当道危,行人为尔去迟迟。筚圭苑里秋风后,平乐馆前斜月时。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千烧万战坤灵死,惨惨终年鸟雀悲。”

隋唐洛阳故城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杨素、杨达、宇文恺奉命营建东京洛阳。据考古发现,这座都城东北角在唐寺门,东南角在城角村,西南角在古城寨,西北角在苗家沟村;该城城墙长达70里。《旧唐书》称隋唐东都为“北拒邙山,南对伊阙,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

此城完工后,隋炀帝迁豫州城内外居民及各地豪富数万户充实洛阳,使城中居民激增至百万以上。605年,隋炀帝又征发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从洛阳乘船可直达扬州。洛阳城又重新繁荣,一直延续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唐代诗人韦应物《登高望洛阳城作》诗云:“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舟通南越贡,城背北邙原。帝宅夹清洛,丹霞捧朝暾。”盛赞东都繁华。但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先后两次攻占洛阳。安禄山曾把被俘唐室官员及反对叛军的士绅民众大量屠杀于天津桥,惨不忍睹。李白《扶风豪士歌》即写此事:“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乱如麻。”

唐代洛阳出过一位著名的僧人玄奘。玄奘(602-664),本名陈袆,洛州缑氏(在今洛阳市偃师县)人,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其父陈惠曾任隋代江陵县令;二哥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十三岁便离开缑氏故里,到净土寺出家,广泛涉猎佛学经典。贞观元年(627),他不顾禁令,远游印度,钻研佛经,历时十七年。贞观十九年(645),携带经论六百五十七部,返回长安。随即应召回到故乡洛阳——唐朝东都拜见太宗。此时的玄奘已不再是从前的小和尚,而是作为一代高僧荣归故里。贞观二十二年(648),玄奘奉诏移住太子李治在长安为他修建的大慈恩寺,从事译经工作。十年间与弟子共译佛经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此外,玄奘又将赴印所经诸国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后世对这位著名的高僧、佛教学者、翻译家、旅行家十分敬佩,为了纪念他对佛教事业所作的贡献,在其故里(今偃师县缑氏镇凤凰谷东陈河村西端)建立唐僧寺,寺附近有唐僧墓。该寺几经修葺,至今尚存。寺内大殿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重修。

安史之乱以后,洛阳开始衰败;北宋末,金兵攻陷洛阳,尽毁宫阙,南宋初,宋金又反复鏖兵于此。于是,曾经极度繁华的隋唐东都洛阳城便化为一片焦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