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洞庭湖之旅·岳阳·巴陵·巴丘·岳阳
岳阳古名巴丘(丘,亦作邱,传为讳孔子之名而改)、巴陵。其得名,主要有二说,一说春秋战国时,长江上游的巴国与楚交兵,巴国将军率众千人在此与楚军鏖战七昼夜,最后全军覆灭,合葬于此。故称巴丘、巴陵。
另一说依据于后羿斩蛇于洞庭之滨,遗骨如陵的神话。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引《江记》云:“羿屠巴蛇于洞庭,积其骨为陵。”并考证:“今巴蛇冢在州院厅侧,巍然而高,草木丛翳。……兼有巴蛇庙,在岳阳门内,太守欧颖废之。”民间传说则更为生动:
相传上古时代,四川峨眉一石洞中,住着巴米克和天竹夫妻。一年,天竹因梦见两条大蟒而感孕,十年后五月十二日(龙的生日)生巴蟒、巴蛇二兄弟。巴蟒性情温和,喜水食菜,巴蛇则性情暴躁,嗜肉钻草。二兄弟常显蛇形打斗,巴米克、天竹死后,更打得天翻地覆。后巴蟒远游东海,巴蛇则为害洞庭湖。一日捕捉大象,两颗毒牙砸在巨石上,打出两个深洞,后即为与君山相距几百步远的两口深井。巴蛇吞象后三天才屙出象骨。久之,积骨而为岳阳城外之象骨山。饱食后,巴蛇常憩息于君山,故君山至今仍有龙口、龙舌、乌龙石等地名,山上的蛇形道也是巴蛇所压成。岳阳南津港外有乌石山,一次巴蛇前往捉龟,连扑五次,把乌石山咬成五座小山,故又名五龙山。巴蛇因此碰掉牙齿,血流入水而凝成墨石,故此地又有石墨港。不久,后羿来此,仗义为民除害,一箭射中巴蛇,疼得它拼命挣扎,把洞庭湖坪搅成了九岭十八坡。这便是后来的岳州城。巴蛇死后,人们积其骨为“巴塚”。因其状如山丘,故又称巴丘。后因湖水冲刷而变小为陵墓状,故又称巴陵。岳州城便也又名巴丘、巴陵了。关于后羿,民间有二说,一说其为夏朝一部落酋长,另一说则谓其为君山菱角洲上渔夫杨大汉之子,因仰慕古代射九日之羿而取名后羿。他得神仙指点,苦练本领,射杀了巴山蛟蛇,为民除害。后人于君山顶筑射蛟台祭之。
至于“岳阳”一名的由来,一般谓因其在幕阜山(天岳山)之南而名。如明隆庆《岳州府志》载:“山莫大于天岳,以岳州名者,州幕阜山也。”《舆地纪胜》亦云:“幕阜亦谓天岳,州据其阳,故谓之岳阳。”然“山南曰阳”,幕阜山在平江县境,地理上在今岳阳东南面,亦即岳阳在山之西北,何可谓之“岳阳”呢?隆庆《岳州府志》解释了这一矛盾:“岳阳,本湘阴县古郡,隋改县属岳州,故岳阳名之此也。”即是说,岳阳原指天岳山之南平江、湘阴一带,后被变通移至古巴陵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