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芜湖之旅·翠螺山·翠螺十八景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煌煌荆楚吟·芜湖之旅·翠螺山·翠螺十八景

马鞍山市翠螺山四周环水,海拔131.4米,周长约15华里。明清后称采石山。远眺形似一只巨型螺蛳横卧江畔,山上松翠欲滴,故得名“翠螺”。李白叹其“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濮间,回波自成浪。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相传明工部右侍郎周忱巡视江南,酷爱此处山水,命人遍植树木,以隐巉岩,更显其“翠”。翠螺山胜迹咸集于南面山麓,最负盛名的要数太白楼、李白捉月遗址联璧台、三元洞、广济寺等,号称“翠螺十八景”。

“牛渚南来第一矶”

翠螺山麓的采石矶是突入江中的悬崖峭壁,秦以前称牛渚矶,出自“金牛出渚”神话传说。据《舆地志》载,古时此处山崖下曾有金牛从石洞钻出。南宋诗人陆游《入蜀记》云:“采石,一名牛渚,与和州对岸,江面比瓜州为狭,故隋韩擒虎平陈,及本朝曹彬下南塘,皆自此渡。然微风辄浪作,不可行。刘宾客云:‘芦苇晚风起,称江鳞甲生’;王文公云:‘一风微吹万舟阻’,皆谓此矶也。”采石矶之名,始见于六朝《异苑》所载“温峤燃犀”故事,隋时置有“赭圻镇”,唐时置“采石军”,此后,史籍遂以“采石”代替“牛渚”,历代沿习。今采石矶风景区,东起锁溪河、西达大江,面积约80公顷,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凤台东出无多地,牛渚南来第一矶”(清人吴国鼎语)。自古以来,采石矶便与湖南岳阳城陵矶、江苏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而采石矶又以山水险恶、风光绮丽独领风骚,居于三矶之首。采石矶之险,首先在于它壁立江流,处于长江水道咽喉之地,正所谓“左天门,右牛渚、铁瓮直其东,石头枕其北”(宋洪迈语)。其山,被称为“巨鳌”、“雷怒安可向”(宋郭祥正语),其水,则隐喻为“惊波”、“一起三山动”(李白语)。其次,采石矶又是重要的南北古津渡口。马征麟《长江图说》云:“中流最紧者二:鄂之武昌,太平之采石;下流最紧者二:建康之宣化,镇江之瓜洲”、“牛渚采石,中权之要”。故采石矶向为兵家所重。采石矶之秀在于枫林如画,江岸明净,潮满浪平之时,明月荡漾如珠。故自古为寻幽探胜之处,尤其是唐李白“长来采石江边眠”后,更成为文人骚客采撷江山美景、凭吊诗人的胜地,留下大量华章俊语及亭台、楼阁。

采石矶因其扼据宁芜,成为江南著名古战场。秦始皇一统华夏之后,将采石由原隶属太平(今安徽当涂县)改属鄣郡(今浙江安吉)、设置牛渚县,并派兵驻扎。据《后汉志》载:“丹阳疆域独称,南有牛渚,东吴每宿重兵其地”,即三国争雄时期,东吴名将周瑜、陆逊均曾屯兵采石。采石昔有思瑾亭,就是后人为纪念周瑜(字公瑾)而筑。东晋时镇西将军谢尚镇守历阳(今和县),也曾在采石筑城设防。南北朝时,因“采石之险甲东南”,称采石为“六朝京畿之西南屏障,”屡派重兵扼守。纵观东汉以来,孙策之败刘繇、司马氏灭吴、苏峻叛乱取建康、韩擒虎伐陈、黄巢义军北渡、赵匡胤攻南唐、虞允文鏖战破金兵、朱元璋占太平、陈友谅称帝、太平天国守天京,采石矶无不为之立下汗马功劳。其中赵匡胤使樊若水浮桥架江南渡的成功,更成为中国军事科学史上的创举。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在广东抗元兵败被俘,被押送元都燕京途中,曾泊舟采石,写下著名诗篇《采石怀古》:“不上蛾眉二十岁,重来为堕山河泪。今人不见虞允文,古人曾有樊若水。”如今,在采石矶崖壁上,还留有前人的一首七言绝句:“锁钥东南挖上游,纷纷争夺逐江流。西来帆影三千舳,北拱宸京亿万秋。”

自秦汉以来,采石矶即为古津渡口。到唐宋,这里成了人烟稠密、帆樯林立的商埠。《太平图经》云“岁输五色石”,《六清一统志》也云:“商旅于此取石至都”。城市文化得到发展,佛教风靡一时。当地民间流传:“采石虽小,七十二庙。”真可谓遍地香火,环山铺陈。一位名人曾感叹道:“国中园林甚多,而借青山、借绝壁、借大江、借文化造园者,独采石矶矣!”正道出了采石矶集秀、奇、险、文于一身的独特风貌。

风月江天太白楼

太白楼又名谪仙楼、青莲祠,与武昌黄鹤楼、洞庭岳阳楼、赣江滕王阁,合称“三楼一阁”。唐元和年间为纪念李白而建。以后多次毁于兵火,今存楼为清光绪年间建筑,为采石矶江滨公园之中心。

李白(701—762),字太白,生于中亚巴尔喀什湖畔碎叶城,五岁随父迁居四川绵州彰明(今江油)青莲乡。李白不屑摧眉折腰事权贵,在朝廷供奉翰林时,遭佞臣谗言中伤,被迫离开京城长安,“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入永王李璘幕府,以图一展其“平天下”抱负。不料李璘拥兵自重,遭唐玄宗翦灭,李白也因此获罪入狱。直到朝廷大赦方重见天日。上元二年(761),李白来到当涂投靠县令族叔李阳冰。宝应元年冬(762),患“腐胁疾”客死当涂。此处是诗人常游之地。太白楼为纪念诗人的主要建筑,吸引了历代游人。1964年郭沫若来此赋诗:“我来采石矶,徐登太白楼,吾蜀李青莲,举杯犹在手。遥对江心州,似思大曲酒。……”

太白楼依山而建,前后三进。主楼三层两院,两侧各有厢房庭苑,内栽花草,青翠宜人。大门两旁各有一石狮,形态生动活泼,门檐下两璧嵌有重修太白楼碑记和太白生平碑文。进入一楼,迎面一座巨大屏风,绘有太白漫游采石的国画,壁上挂着太白游踪图。二楼、三楼各有一尊黄杨木雕太白像,神态潇洒。登太白楼眺望,千里江流,万顷田野,尽收眼底,使人顿生“诗来寻我却难辞”之感。享有“风月江天贮一楼”雅誉。

太白楼往西临近长江处,有一平坦巨石,刻“联璧台”三字,字大如斗,后署“思道”二字。联璧台俗称“捉月台”、“舍身崖”,嵌于葱郁绝壁间,翘首展翅,势态壮观。民间传说李白酒醉后即从此处入江揽月。江中游来巨鲸,将诗人驮起,飞往东海仙山。宋诗人梅尧臣:“采石月下逢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叙说了“李白捉月”故事。“联璧台”题词下方,还刻有一诗:“峨嵋何孤绝,游子往不歇。不见谪仙人,空江自明月。”但诗人在此所写的不朽作品仍令人吟咏不已:“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谢将军为谢尚,东晋时镇守牛渚。他在此赏月时听贫士袁宏高吟咏史诗,邀之上船畅谈一夜,推荐他当了官。李白在此睹景思人,感叹怀才不遇之情。又传说李白在此投水而死,迁葬后留下衣冠,葬于后山,衣冠冢今犹存。

安徽翠螺山李白衣冠冢



扪萝寻洞见三元

三元洞在翠螺山西南,是采石矶五个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个。它倚山傍水,景色绝佳,整个建筑精巧玲珑,飞檐雕梁,光彩照人。在此,依窗凭眺远山近水,远峰高耸,烟波浩渺,白帆点点;近处江水波涛汹涌,浪击洞窟,声如洪钟,被誉为江南天然胜景之一。清朝张照龙有诗云:“扪萝寻洞见神宫,涌出层岩巨浪中。路绕羊肠循曲折,人从鸟道蹑高空。江光镇日连云碧,水怪频年复火红。我欲御风游汗漫,凭栏一望思无穷。”

三元洞原名“承天观”(亦名中元水府),又称“妙远阁”。据载,“水府有三,马当为上,金山为下,采石为中”,“此三者同出而异名”。北宋真宗赵恒认为,东晋温峤照燃犀而水妖灭,樊若水驾浮桥而渡采石,“皆为神助”,于是景德四年(1007)“敕崇元为承天观”,“祥符八年(1015)诏中元水府”。水府原系道观,至清康熙年间,和尚定如云游路过采石矶,将洞内稍加整修,置床垒灶,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祀之,“三元洞”由此得名。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池阳太守喻成龙自金陵东下来采石,命人建“妙远阁”于洞右,供大士像。传说,喻成龙乘船到池阳上任,夜经采石江面,忽闻岸上有人直呼其名,并见三盏灯火摇曳于树木之间。喻成龙感到蹊跷,弃舟上岸,恰在此时,风雨骤至,江涛怒滚,江上船只瞬间全被巨浪吞没,幸免于难的喻成龙以为神助,捐资筑阁。三元洞也叫三官洞,其得名于颇为相似的民间传说:昔有湖南三秀才赴京会考,途经采石,忽遇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江上所有船只均被巨浪吞没,唯此三人幸免,三人认为是神人相助。后三人金榜题名,便在崖下石洞筑此庙阁,世人称为“三官洞”。

千年古刹广济寺

广济寺,坐落于太白楼西、翠螺山麓,旧名石矶院,又名资福院。创建于东吴赤乌二年(239),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是采石江规模较大的寺院,亦是江南闻名古刹。宋天圣十年(1032),僧人凯太师重建,更名“广济院”。元代毁于兵火,明洪武十二年(1379),永明满和尚募捐重修,二十四年(1391),更名“广济寺”。

广济寺整个建筑布局为三进阶式四合院。寺内陈设精工细雕、神态各异的四大天王、弥勒佛、三尊大佛、十八罗汉、观音菩萨及地藏王等。正殿供佛像,两壁悬挂寺僧自缅甸等佛国携回的佛教建筑图和菩提叶等画幅影印。

广济寺东原有建于宋淳佑年间的五通殿,即五显殿。1352年,渔家子陈友谅杀其主徐寿辉,于采石矶称帝,国号汉,传说陈友谅在五通殿称帝时,突然狂风怒起,大雨倾盆而下,所封官吏大多不能就班入列。陈友谅大怒,下令将殿内神像尽皆推倒、砸毁,后陈友谅兵败,纵火毁殿而去。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重建五通殿,更名五显庙,并重塑金佛,供奉香火。现寺庙已毁,只存旧址。

沿原广济寺山门石级而上,便见大殿上黄底黑字对联一副,云:“经传白马,寺创赤乌”,中供弥勒佛,两旁肃立四大金刚。寺内古井井栏石上镌刻“赤乌井”三字,此井乃采石矶最为古老的遗迹之一。井水甘洌,三国东吴赤乌二年(239)建广济寺时掘成,故名“赤乌井”,亦称“广济井”。史载孙权建都金陵后,周瑜曾驻守采石,孙权常来采石探视周瑜。传说孙权还饮用过赤乌井水。还有人传说,有汲水者失手沉桶于井底,数日之后,渔人在江中拾得。人皆以为该井与江相通。今井台建有“赤乌亭”。

广济寺环境僻静,历史悠久,是历代文人雅士寻幽探胜之处。宋著名诗人梅尧臣游广济寺赋诗吟曰:“船从山下过,直上见僧轩。系缆登采石,缘崖到寺门。短篱遮竹漾,危路踏松根。却看沧江底,帆归烟外昏。”

蛾眉亭与燃犀亭

蛾眉亭,位于翠螺山西麓、采石矶绝壁上。明初当涂名士陶安在《蛾眉亭记》中写道:“出大江而山曰采石。昔人因其山川雄丽,亭绝壁上,以尽登览之美,前直东西二梁山,夹江相对峙,修妩靓好,宛宛如蛾眉,遂以名亭。”蛾眉亭,据险临渊,凭高望远,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此遥看天门山时,即兴赋诗曰:“双峰秀出两眉弯,翠黛依然鉴影间。终日含颦缘底事,只因长对望夫山。”把东西梁山描述成一个含情脉脉、终日含颦的淑女。

望夫山,又名枣子矶或小九华山,与采石矶相距仅2华里,自古即是长江名胜,上有建于唐代的地藏王殿,有屋宇九十九间。山顶临江处,有一人形巧石,刻“望夫石”三字。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载:“昔有夫往,累年未还,其妻登山望之,日久化而为石,因名山曰:‘望夫山’。”历代文人雅士纷纷以此为题,留下许多佳作。李白《望夫山》吟道:“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唐刘禹锡《望夫矶》云:“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非常凄美感人。

蛾眉亭中竖有古碑五块,均是宋元明以来所镌,赞美翠螺山、讴歌李白的诗碑。较早一块是宋陈垲的诗碑,他把东西梁山比做巨鳌,喻为傲世独立的补天之石,具有力敌千钧之气概,云:“女娲炼石乾坤定,为镇长江立两鳌。只阖此亭名赑屃,洗空烟黛对清高。”

蛾眉亭前临江处,有造型简朴典雅、被誉为“江天一览”的燃犀亭。亭为方形,四角擎以石柱,托起飞翔的亭顶。亭内有清光绪年间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所书“燃犀亭”石碑。燃犀亭,传说与东晋温峤将军燃犀角照灭水妖事有关。温峤,字太真,太原祁县人。曾任江州刺史,镇守武昌。东晋咸和四年(329),因部属苏峻、祖约叛乱,率兵前往建康。平乱返归途中,经采石矶,闻知常有水怪危害往来船只。便命人点燃犀角四下寻视。是夜,温峤入梦,见一赤衣神人责问:“你我幽明相隔,路途不通,如何燃犀相逼乃尔?”言毕愤愤离去。此后,采石矶下再无水怪作祟。后人为纪念此事,筑亭于此。采石矶也因此又名燃犀渚或燃犀浦。据测,所谓水怪极可能是江豚、扬子鳄一类水中动物。古人以为是“海神”,以致北宋祥符八年,真宗赵恒仍在三元洞设“中元水府”,奉祀江神。

燃犀亭上倚危崖,俯临大江,遥对天门,浪击峭壁,风景壮观。亭下崖壁处,有“天下太平”石刻。沿亭左侧拾级而下,可见一巨石悬空横出,上有一长逾1.8尺、宽逾半尺、深可逾寸的巨大足印,异常逼真。据传这是常遇春攻打采石矶时留下的。元末,朱元璋副将常遇春亲自指挥战船直奔翠螺而来,元军首领海牙急忙赶至江边,抄起丈八蛇矛就向常遇春迎头扎去。后者借机一把握住矛头,抬腿跃上悬崖。由于用力太猛,脚下岩石被踏出一只大大的脚印。此脚印今仍清晰可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