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充国》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汉武帝当政前后的数十年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在军事领域,除了涌现出卫青、霍去病、李广等能征善战的将帅外,还出现了一位不仅善于征战,而且精通谋略的军事战略家——赵充国。
赵充国字翁孙,是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人,后迁居令居(今甘肃永登西)。他生于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约比名将霍去病小三 岁。最初以六郡“良家子”身份从军当骑兵,后因善于骑马射箭被补为羽林骑(皇帝的护卫)。赵充国性格沉静,勇敢机智,曾攻读过《孙子兵法》。
赵充国年轻时,是以作战勇敢出名的。汉武帝时,他曾以代理司马的身份,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但被敌人紧紧包围。赵充国见汉军断粮多日,死伤很重,遂率一百多名勇士冒死冲入敌阵,终于突破敌人的包围,解救了贰师将军和大部军队。在这次作战中,赵充国身受创伤二十余处,受到汉武帝的赞扬,晋封他为中郎(皇帝的侍卫官),后升为车骑将军长史(军队幕僚之长)。汉武帝死后,昭帝继位,赵充国继续领兵与匈奴作战,因战功卓著被任命为后将军(汉代有前、后、左、右将军,位同上卿)。公元前73年,汉昭帝死,赵充国因与大将军霍光拥立宣帝有功,被封为营平侯。
汉宣帝继位后,赋予赵充国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要迅速平定屡扰西汉边郡的羌族军队。
七旬老将 挥戈西征
羌族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一个游牧民族。秦汉时,羌族有先零、烧当、广汉等十几个部落,主要活动在今四川以北,甘肃兰州以西的大片土地上。匈奴强大时,羌族原是其附庸。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联合了羌族,孤立了匈奴,于是羌人逐渐内迁,与汉人杂居。但由于汉朝统治者的压迫、剥削,常使羌人起兵反抗,诛杀官吏,使汉朝边郡不得安宁。宣帝继位后,羌人由反抗民族压迫逐渐转化为进行掠夺的战争。羌人联合本族各部落,抢渡湟水,占据汉朝边郡地区,“郡县不能禁”。元康三年(前63年),先零的酋长和羌族其他部落酋长二百多人,“解仇交质盟诅” (消除旧日仇恨,交换人质,订立盟约); 不久,羌族一酋长狼何,派使臣向匈奴借兵,企图进攻鄯善(今新疆鄯善县及其东南一带)、敦煌(今甘肃敦煌西),切断汉朝通往西域的交通线。
汉宣帝听到这一消息,急召赵充国商议。赵充国认为: 羌族各部落都有酋长,彼此常常互相攻击,不能团结一致,所以容易制服。但是,一旦各部落消除仇恨订立盟约,并与匈奴勾结到一起,那么 “到秋高马肥,变必起矣。”因此他建议立即派使臣去检阅边防军队,作好战争准备,同时派人去离间羌族各部落,以免他们消除旧恨,结成同盟。宣帝采纳了赵充国的建议,派骑都尉义渠安国出使羌族。
义渠安国到陇西后,将羌族三十多个酋长召集到一起,不分善恶,全部杀死,同时纵兵袭击羌族部落。这就立即激化了羌族与汉朝的矛盾,加速了羌族叛乱的爆发。羌族军队冲进汉朝边塞,攻掠城池,诛杀官吏,把义渠安国所部杀得大败而归。
神爵元年春(公元前61年),汉宣帝决定派军队与羌兵作战。这时赵充国已是七十三岁的人了,当宣帝派人询问他应派谁去担任统帅时,他回答: “没有比我老臣更合适的了。”宣帝又问他: “将军估计羌人的情况怎样?要带多少兵马去? ”赵充国说: “百闻不如一见,军事上的事难以遥测。我愿意先到金城(今兰州市西北)去,察看情况后再把地图和作战计划一并呈上,请陛下不必担忧。”于是赵充国以七旬高龄领兵出征,取得了攻打诸羌的胜利
料敌制胜 谋划深远
赵充国指挥作战 “尤能持重”,行军宿营“常以远斥候为战,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垒”,未战之前,必 “先计而后战”
①,决不鲁莽从事。此次,他接受击羌任务后,首先亲率万骑赶到金城,准备渡过黄河北进。为了防备羌兵在汉军半渡的时候截杀,赵在夜间派出三支部队,先悄悄渡过河去,在彼岸建立阵地,掩护主力过河。第二天天明后,汉军全部渡过黄河。渡河后,赵充国立即命令部队构筑营垒阵地严以待敌。不多时,羌百余骑兵驰至汉营附近,寻衅挑战。赵充国传令全军,不得与敌交战,指出: “吾士马新倦,不可驰逐; 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
②。旋派骑兵到咽喉要地四望同峡, 深谷; 位于金城西南)侦察,发现那里没有敌人,于是赵充国避开当面寻衅之敌,连夜率军穿过四望陿,直插到西部都尉府(今青海海晏)。
赵充国安营扎寨后,每天设酒犒劳将士,全军斗志很旺。但无论羌兵怎样在营外挑战,汉军都坚守不出。赵充国在西部都尉府按兵不动,是有深远战略意图的。原来,在西羌的诸部落中, 最顽固强悍的是先零羌, 其他如罕、 幵等部落都很弱小,他们是在先零羌的胁迫下才与汉朝为敌的。为此,赵充国打算用安抚的办法招降罕、 幵以及其他被胁迫的部落, 以分化敌人,打破羌人各部落的联盟,到他们疲惫的时候再出兵攻击。
但是,汉宣帝及大多数朝廷官员都反对赵充国的作法。例如酒泉太守(郡治在今甘肃酒泉)辛武贤就向宣帝上奏本,说: 现在边郡部队都屯集在南山,北边空虚,而且塞外地区苦寒,内地人马很不适应,明显瘦弱; 不如在七月上旬,带上三十天的粮草,从张掖、酒泉分路出发,夹击活动在鲜水(今青海湖)一带的罕、 幵羌, 虽不能消灭羌兵, 也要抢夺他们的牲畜,俘虏他们的妻儿,然后退兵。尔后大军不断地出击袭敌,“虏必震坏”。对于辛武贤的意见,汉宣帝竟然表示赞同。他一面向陇西大量调集军队,一面把这个奏章交给赵充国,命他和校尉以下熟悉羌情的军官发表意见。赵充国和长史董通年认为: “辛武贤想轻率地带领一万人马, 迂回千里攻击罕、 幵,是不实际的。如果一匹马自负三十天粮,再加上衣装兵器,就难以快速追逐了。况且即使汉军辛辛苦苦地赶去,飘忽的羌兵或者撤退、藏匿,或者据险扼守,截断汉军粮道,汉军岂不徒劳无功? ”因此赵充国仍然坚持团结罕、 幵, 讨伐首恶先零的主张, 认为只有 “先行先零之诛”, 以震慑罕幵等部落, 使他们 “悔过反善”,才是 “全师保胜安边之策”。
①宣帝和朝廷大臣们看了赵充国的奏章后,俱表反对。大臣们认为, 先零兵势强盛, 又得到罕、 幵的帮助, 不先解决罕、幵, 就无法对付先零。宣帝于是下诏斥责赵充国, 同时任命许延寿为强弩将军, 辛武贤为破羌将军, 命他们率兵攻击罕、 幵速战速决。
赵充国得到宣帝责备的诏书后,并不计较个人得失,反而认为将领带兵在外,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于是再次上书陈述军事上的利害得失,劝宣帝收回成命。指出: “置先零, 先击罕, 释有罪, 诛无辜, 起一难(引出一个仇敌), 就两害(形成二处祸害)”, 先打罕、 幵, 先零必然出兵相助,反而会巩固其联盟,届时“虏兵浸多,诛之用力数倍”,是得不偿失的举动。在赵充国的苦苦劝说下,宣帝终于改变了错误的决定,同意了他的意见。
赵充国按既定方针首先攻打先零羌,先零羌寡不敌众,望风而逃。罕、幵等部落见汉军笃守信义, 其首领亲自到汉营投诚和好。
当然,赵充国在攻打先零羌的作战中,也表现出了作战指导上的呆板、守旧的倾向。当他率部队接近先零羌营阵时,敌人由于屯聚时间久了,意志懈怠,一见汉军,即丢掉车辆辎重,欲渡湟水而逃。因湟水拦阻,道路狭窄,敌军拥挤抢渡,出现了聚歼敌人的大好战机。然而汉军却放弃歼敌战机,“徐行驱之(慢慢追赶)”。这时,赵充国奉行的是《孙子》中“穷寇勿迫”的用兵原则。他说: “此(指先零羌)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慢追,它会不顾一切的逃走),急之则还致死(追急了,它就会回过头来拼命的)”。
①结果,先零羌除淹死、被斩杀和投降汉军的数百人外,其主力七、八千人都平安渡到湟水彼岸。赵充国这样做,尽管符合其“抚循和辑” (安抚慰问,和睦共处)的思想主张,但从作战指挥角度看,在有可能全歼敌人的时候,却死板地恪守 “穷寇勿迫”的教条,就显得有些机械,保守了,而缺少卫青、霍去病等同代名将那样的机断灵活性。
屯田戍边 千古之策
赵充国虽然打败了先零羌,但并没有完全消灭它。先零军主力屯集湟水以西,时刻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为了确保边防的安全,赵充国采取了 “屯田之策”。即: 撤退骑兵,留一万多步兵在边郡屯田,以农养战,以战护农。加强防卫,待机破敌。
其实,戍边屯田并不是赵充国的发明。早在汉文帝时,就已实行了募民屯田的政策。汉武帝时,随着对匈奴的河南、河西战役的胜利,也不断地徒民到边郡屯垦,调 “塞卒、边卒”实行屯田。昭帝时也有 “调故吏将屯田张掖郡”
①的记载。赵充国的高明之处在于: 他在前朝民屯、戍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军屯的主张。即: 让执行作战任务的野战部队,在战斗间隙中实行屯田。这样做,既可以解决大军作战时后方输运粮秣的困难,以减轻国家负担; 又可以巩固边防,与敌开展持久战。这无疑是关系到对羌作战的最后胜利、也关系到汉朝边防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
但是,赵充国关于屯田的奏章还没递上去。汉宣帝却已派破羌将军辛武贤到赵充国营地,饬令两支军队合兵一处,于当年十二月对先零羌发动全面进攻。看着皇帝命令进攻的圣旨,赵充国的儿子——中郎将赵印害怕起来,托人去劝赵充国放弃自己的主张,赶快执行皇帝的旨意,否则“一旦不合上意,遣绣衣(御史)来责将军,将军之身不能自保,何国家之安”
②。赵充国并不动摇自己的主张,他斩钉截铁地回答: “吾固以死守之,明主可为忠言(我一定拼死坚持我的意见,对圣明的君主,是可以忠言相告的)”。
于是他毅然向皇帝呈上关于屯田的奏章。在奏章中,他向宣帝分析了国家、军队和边防的情况,指出: 就经济而论,现在我率领的军队,每月需谷子十九万九千六百三十斛,盐一千六百九十三斛,干草、麦杆二十五万二百八十六石。全要靠内地输送,战事一天不解决,征税、劳役就停止不了。就边防而言,现在边防紧张不仅仅只是个羌族问题,羌族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四邻小国还会一个影响一个地发生变乱,“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他又说: “我们的军队,要想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贵在运用谋略,而减少实际交兵。战场上百战百胜,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应先造成敌不能战胜我的条件,我才能掌握战胜敌人的可能”
①。所以要 “班师罢兵,万人留田”。接着,赵充国列举了留兵屯田的十二条好处,归纳起来,大致有三方面: 政治上,“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可以产生镇慑敌人的重大影响,同时可以减轻国内劳役,使百姓获得喘息机会; 经济上,屯田士兵生产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节省国家巨大开支,无须朝廷再“千里馈粮”,还可以有剩余粮食输入国库; 军事上,以前由于供给不足,汉朝北部一万余里的边防,只有几千将士防守,现留一万步兵屯田,增强了边防力量,“执及并力,以逸待劳”,随时可以抵御外族袭扰。总而言之,屯田 “内有亡费之利,外有防御之备(对内有不花钱的好处,对外有防备敌人的作用)”,是个 “不战而自破之册也(不必作战就能取胜的计策)”
②。
赵充国为坚持屯田之策,秉笔直言,陈述得失,三次写奏章给皇帝。赵的奏章每次送到朝廷,宣帝都要召集群臣讨论。最初表示赞同的十中有三人,第二次达一半,第三次则十有七、八都赞成屯田了。甚至原来不同意赵充国意见的丞相魏相也说: “臣愚,不习兵事利害。后将军数画军册(军事策略),其言常是,臣任其计必可用也(其计必定行之有效)”
①。于是,汉宣帝终于批准了赵充国屯田之策。
赵充国实行屯田,收到了预期效果。不仅割断了匈奴与羌族的联系,稳定了汉朝西部的局势,而且加速了先零羌的瓦解和崩溃。到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秋天,“羌若零、离留、且种、儿库,共斩先零大豪犹非、杨玉首”,残存的先零军四千人降汉。先零羌酋长侵扰汉朝边境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西北民族矛盾趋于缓和,大片的荒地也得到开发。明代一思想家在提到赵充国时说,“屯田是千古之策”。
赵充国凯旋回京后,上疏请求退休,宣帝批准了他的请求。但每遇朝廷有处理民族关系的大事,仍常让他参加谋略。甘露元年(前52年),赵充国病逝,终年八十六岁。宣帝认为他功高盖世,就把他的像画在未央宫。以后成帝继位,又召黄门郎杨雄在画像旁题一首颂词,内称: “汉命虎臣,惟后将军,……料敌致胜,威谋靡亢(无人能当),……充国作武,赳赳桓桓(威武貌)” 。
注释
① 《汉书·赵充国传》。② 《汉书·赵充国传》。① 《汉书·赵充国传》。① 《汉书·赵充国传》。① 《汉书·昭帝纪》。② 《汉书·赵充国传》。① 原文见《汉书·赵充国传》。② 《资治通鉴》卷二十六,宣帝神爵元年。① 《资治通鉴》卷二十六,宣帝神爵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