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章趣谈·吴昌硕
《吴昌硕》:吴昌硕 清道光二十四年—民国十六年(1844-1927),原名俊,字昌硕,号缶庐,又署破荷、老缶、大聋,70岁后以字行,浙江安吉人。17岁四乡饥荒,逃难在外,流浪五年,困苦难堪。回乡后,刻苦求学,22岁补试秀才,遂绝意进取,至53岁曾保举任安东(今涟水)县令,一月辞去。从杨岘进修文艺,专研诗、书、篆刻。书法以石鼓文最为擅长,用笔结体,一变前人成法,力透纸背,独具风骨。篆刻初从浙、皖诸家入手,上溯秦、汉印,不蹈常规,钝刀硬入,朴茂苍劲,前无古人。画初从赵之谦,上溯扬州八怪及石涛、八大、陈淳、徐渭,运以金石书法入画。浑厚苍劲,名满天下。著有《缶庐诗存》、《缶庐印存》。
《吴昌硕》:主要闲章:一月安东令 寓庸斋 明月前身 梅花手段 酸寒尉印 学心听 缶庐
一月安东令
吴昌硕53岁曾被举为江苏安东(今涟水县)县令,因不惯于逢迎长官,鞭鞑百姓,到任只一个月,便毅然辞去。从此,绝意官场,专心于艺术创作。
寓庸斋
吴昌硕2 9岁后,游学杭州、苏州、上海等地,在苏州结识了书家学者杨岘,敬其为人和治学,曾诚意备函要求列名于杨岘之门。杨岘复信婉谢,并表示愿以换帖弟兄相称。书中有“师生尊而不亲,弟兄则尤亲矣。一言为定,白首如新”等语,措辞极为恳挚,尽管如此,吴昌硕还是以师尊之礼相待,在其所作诗篇中就有“藐翁吾先师”之句,并取了“寓庸斋”的斋号。因为杨岘的斋号为“庸斋”,表达了他寓居其门下之意。
杨岘,号庸斋,浙江归安人,工书法,精经学,擅诗文。曾宦游苏州,因不善奉迎,为上官所不容而罢去。人谓不该藐视上司,他却不以为意,反而自号“藐翁”,以示傲世之态。其于书法尤工八分,善写擘窠大字,于汉碑能遗貌取神,著笔欲飞,而古茂之气溢于纸墨。博学多闻,于经学有精湛研究,诗文简练凝重。
吴昌硕像
一月安东令
寓庸斋
梅花手段
明月前身其边款云:“元配章夫人梦中示形,刻此作造像观,老缶记。”吴昌硕初配夫人章氏,安吉过山村人,未及成婚,病殁于乡里。他曾作《感梦》长诗,并刻“明月前身”印以志怀念之情。石一边刻有章氏背面像,直到晚年,还不时将它钤在自己的书画上。
梅花手段吴昌硕酷爱梅,并以画梅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他曾题梅花有:“唯三更月是知己,此一瓣香专为春,并说自己是‘苦铁道人梅知己。’”有一年冬天,大雪将他老家芜园一株老梅上开花最盛的一枝压折,落于邻家檐前。他看到后,极为痛心,急忙回屋拿绳子来扶救,谁知邻家老翁捧着一瓦罐兴冲冲走进来。罐中养着他正要去扶救的那枝盛开的梅花。老翁认真地说:“你看,这样养起来,多好!”他听了难过不已,亦无可奈何。回屋后,忧伤之情仍久久不能消除,于是,展纸濡毫画了一幅老梅,以排除心中忧闷之气。并题诗云:“风寒月落春夜深,应有花魂根下哭。淡墨聊当知己泪,貌出全神此长幅。残鳞败甲好护持,莫再人间遭手毒。”
酸寒尉印吴昌硕曾请任伯年为其画像,他自题道:“予索伯年画照,题曰:《酸寒尉像》冠服,端立,拱手,厥状可哂;相识者皆曰:‘此吴苦铁也。’题句自嘲。”诗云:“达官处堂皇,小吏走炎暑。来带趋辕门,三伏汗如雨。传呼乃敢入,心气先慑沮。问言见何事?欲答防龃龉。自知酸寒态,恐触大府怒。怵惕强支吾,垂手身躯偻。朝食嗟未饱,卓卓日当午。中年类衰老,腰脚苦酸楚……”吴昌硕曾为一月安东令。此诗既是自嘲,又是对官场小吏辛勤奔走,处处小心,唯恐有失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同情。
学心听边款云:“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癸未长夏,昌硕。”
缶庐吴昌硕有《缶庐诗》,其记曰:“金俯将杰赠予古缶,云得之古圹,了无文字,朴陋可喜,因以名吾庐。光绪八年壬午四月记。”光绪八年,时吴昌硕39岁。
其诗云:“以缶为庐庐即缶,庐中岁月缶为寿。俯将持赠情独厚,时维壬午四月九。雷文斑驳类科斗,眇无文字镌俗手。即虚其中守厥口,十石五石颇能受。兴酣一击洪钟吼,廿年尘梦惊回首。出门四顾牛马走,拔剑或似王郎偶。昨日龙湖今虎阜,岂下怀归畏朋友。吾庐风雨漂摇久,暂顿家具从吾苟。折钗还酿三升酒。同我妇子奉我母。东家印出复斗钮,西家器重提梁卣。考文作记定谁某,此缶不落周、秦后。吾庐位置侪箕帚,虽不求美亦不丑。君不见江干茅屋杜陵叟!”
吴昌硕以古缶自况,抒发的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愤懑心绪。
学心听
酸寒尉印
边款
缶庐
边款
明月前身
边款
边款
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