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欲俭廉,以民为本,富民强国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节欲俭廉,以民为本,富民强国

1.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

晏子从政五十多年,一贯主张节欲,反对奢侈,不但自己以身作则,做出榜样,而且从许多方面反对最高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自古以来廉俭总是与谦让、公正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晏子说:“廉者,政之本也,让者,德之主也……廉之谓公正,让之谓保德。”(卷第六,第301页)一个人能俭廉谦让,政治上就会公正自律,保持自己的节操。他说:“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而不恨者,婴也。”(卷第六,第306页)“节欲则民富,中听(司法公正)则民安。”(卷第四,第182页)这是晏子回答齐景公如何富民安众时的话,人民要富裕,首先是发展生产,统治者必须节欲,反对奢靡,不要加重人民负担。经济发展,社会就能稳定,司法公正,人心安定。为此,他要求官员们“见善(推荐人才)必通,不私其利,应善而不有其名,称身居位,不为苟进,称事授禄,不名苟得……肥利之地,不为私邑,贤质之士,不为私臣,君用其所言,民得其所利,而不伐其功”(卷第四,第180页)。晏子批评齐景公说:“古者为宫室也,足以便生,不以为奢侈也,故节于身,谓于民(教育人民)。”(卷第二,第95页)他反对官员们纵欲贪腐,可以说是中国历代杰出政治家所共同主张的,因为纵欲贪腐必然最终导致覆灭,这似乎成了历史的规律。

有一次齐景公问晏子,一个人怎样才能长久保持廉俭,晏子说:“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汙涂饰墙),其清无不洒除,是长久也。”(卷第四,第178页)他指出,一个人要一生保持节操,修养自己的品德,就要像水一样永不止地流动,不断地提高锻炼自己。晏子的爱民利民思想是十分强烈而明确的,他说:“意(德)莫高于爱民,行(品行)莫厚于乐民。”(卷第四,第208页)晏子要求各级官员“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其处上也,足以明政行教,不以威天下,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不淫于乐,不遁于哀,尽智导民,而不伐焉(夸燿)……是以贤者处上而不华,不肖者处下而不怨,四海之内,社稷之中,粒食之民,一意同欲,若乎私家之政”(卷第三,第142页)。晏子提倡节俭,反对大办丧事,他说:“知其无补死者而深害生者,故不以导民。今儒者人饰礼烦事,羡乐淫民,崇死以害生,三者,圣王之所禁也,贤人不用,德毁流俗,故三邪得行于世。”(卷第八,第376页)

2.谋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晏子的决策思想是和他的爱民、利民一致的,他主张谋事必义,求事者必民,任何决策都不要违背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他说:“谋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谋于上,不违天,谋于下,不违民,此谋者必得矣。”(卷第三,第144页)这些论断是十分深刻的。

晏子提出,决策要多方听取意见,上下通气,论证会不必拘谨,要有民主气氛,他说:“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下无言则吾谓之瘖(哑然无声),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瘖,非害国家而如何也?……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恶有拒而不受者哉!”(卷第二,第94页)他主张议事要宽松和谐,要让人充分发表意见,尤其要听取下级和群众的意见,不同的意见也要听,不正确的不采用就是了,邓小平曾尖锐指出:鸦雀无声,是一种危险的倾向。

晏子居于群众之中,善于了解民情。“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宅近市湫隘,嚣尘(低洼狭窄吵闹)不可以居,请更爽垲者(高而燥之地)。晏子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是时也,公繁于刑,有鬻踊(假肢)者,故对曰:踊贵而履(鞋)贱。公愀然改容,公为是省于刑。”(卷第六,第312页)

晏子身居民间,了解民情,机智地批评了当时齐景公的严刑繁法,使之改正错误。当政者要从不同方面了解社情民情,检验政策的社会效应,改进工作,完善政策。

3.其政任贤,其行爱民,其取下节,其自养俭

晏子将勤俭作为治国的基本方针之一,齐景公问晏子曰:“贤君之治国若何?”晏子对曰:“其政任贤,其行爱民,其取下节,其自养俭……其政刻上而饶下,赦过而救穷,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不从欲以劳民,不修怒而危国。上无骄行,下无謟德;上无私义,下无窃权;上无朽蠹之藏,下无冻馁之民。”(卷第三,第152~153页)先秦诸子,大多都将节俭作为基本国策,《尚书》提出“恭俭惟德”, 《墨子》强调“其用财节,其治养俭,民富国治”“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节俭则昌,淫佚则亡”。《韩非子》更尖锐地指出:“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俭其道也。”孔子说,为政者要“节用而爱人”。

晏子是个身体力行的人,他倡导节俭,自己率先垂范,一次,晏子上朝,“乘弊马,驾驽车”,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胜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养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也。”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遣之辂车乘马,三反不受,公不悦,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也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马乘车,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后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卷第六,第317页)。晏子使晋,景公更其它,反则成矣。既拜,乃毁之,而为里室,皆如其旧,则使宅人反之。且谚曰:“非宅是卜,维邻是卜。”(卷第六,第313页)

综上,第一,节俭不是一种权宜之计,而是治国之策,不仅穷要节俭,富裕也要节俭;第二,节俭对个人来说是做人风范,是一种品德体现,是从政的基本德行;第三,节俭要从领导者做起,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倡导,对过度奢侈者,应以法律规范;第四,节俭是反腐倡廉的道德人格保证。

4.贪污腐败,欺上凌下者,国之社鼠猛狗

廉俭和贪腐是根本对立的,要树立廉俭,必须重拳出击贪腐,才能在政府机关和全社会形成节俭风尚,反腐败下不了重手,廉俭就会落空。晏子倡导节俭,自己以身作则,狠批齐景公的腐朽生活并与之作坚决的斗争,不能不令人感叹!

齐景公问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乎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保护),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曰:‘公狗之猛,人契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猛狗,其用事者是也。”如果猛狗当道,公正忠勇有识之士,谁能有机会为国家效力?晏子最后警告说:“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国家得无患乎?”(卷第三,第137页)齐景公又问晏子:“为政何患?”晏子对曰:“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卷第三,第172页)

要防止社鼠猛狗,首先要分清善恶,明辨是非。其次要善审左右。怎样才能做到呢?从自己做起,就是“行己无私,直言不讳”(卷第七,第365页)。最后要以德才取人,全方位考察,坚持民主机制,走群众路线,如是,则“社鼠猛狗”将无藏身之处,或大为减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