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般人认为“师”就是传授知识的老师。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授人以“德”“才”,教人做人之道、学业、技能及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使其一生受益,是道德的表率。

从《说文解字》中的“师”字看,活活勾画出一个人的脸部线条,旁边两个朝下的小三角形如其双目,中间一个朝上的大三角形如其口,该人多须。一该字中间是“木”字和“本”字叠在一起。所以这个古文“师”字从“木”、从“本”。老师有如树木之根,为后人知识的根本和来源。因此,古训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

《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老师最难做到。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换言之,尊师重教,不仅要求学生的言行举止体现出对老师的尊敬和礼貌,更要从内心里敬重老师,并严格按照老师说的要求去做。

因此,古人注重品行修养,学师德,谢师恩,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

帝王尊师

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人不敬师是为忘恩,何能为人?自古之先哲圣贤以身作则,虚怀若谷,不仅如此,中国历代不乏贤明君主、帝王,虽身为九五至尊,仍能尊师敬师,《吕氏春秋》卷四《劝学》篇说:“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其尊师重道的风范堪为后世楷模,令后人学习和景仰。

商朝末年时,西部诸侯国之长周文王以德化民,推行仁政,深知要治理好国家就要任用贤德之人。他思贤若渴,听说姜子牙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是当世大贤,就选定吉期,斋戒熏沐,极其精诚地亲自率众到磻溪去请。谈话中,文王看姜子牙胸怀博大,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安民之志,便高兴地说:“我祖父在世时曾对我说:‘将来一定会有位圣人至周,帮你把周兴盛起来。’您就是我祖父说的圣人啊。”说罢就请姜子牙与他同车而归。文王任姜子牙为丞相,请他当自己的老师,向他请教治国安民的方略,西周更加强盛起来。文王临终前把儿子武王托付给姜子牙,文王嘱其子:“以父事丞相,早晚听训指教。可请丞相坐而拜之。”武王于是尊姜子牙为相父,又尊为“师尚父”。姜子牙不负众望,励精图治,辅佐武王伐纣,一统天下,为后世开辟了治国兴邦之正道。

《礼记·学记》中说:“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意思是说,国君不以对待臣下的礼节来对待下属的情形只有两种:一种是在祭祀中臣子担任祭主时,也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另一种是臣子当君主的老师时,也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在大学的礼仪中,做老师的人虽然接受国君的召见,也不必按臣礼面朝北,这是为了表示尊敬老师。

刘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他被立为皇太子后,光武帝拜谦恭有礼、宽厚有涵养、学识渊博的桓荣为太子少傅,负责教授太子。

后来刘庄登基即位,就是汉明帝,他依旧待桓荣以师礼,对其非常尊敬。桓荣当时任太常之职,掌管宗庙礼仪和选试博士,已经年逾八十了,他自认为已经衰老,多次上书请求辞职,汉明帝总是不应允,并且每次都对他增加赏赐。

汉明帝到太常府时,总是让老师桓荣坐西面东,以示对老师的尊敬,因为当时视居西面东为尊位,并且设置好几案手杖,像以前一样聆听老师教诲。这也是后来很多人又将受业之师尊称为“西席”的原因。

汉明帝还召集文武百官以及桓荣教过的数百名学生到太常府,并且亲自捧书向老师桓荣求教,每次开口总是先说:“大师在此。”请教完毕,会将太官供品用具全部都赏赐给桓荣家。

永平二年,汉明帝为照顾年老致仕的桓荣,拜其为五更,每次祭祀礼仪完毕,汉明帝总是请桓荣和其弟子升堂,然后自己捧着经书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向桓荣求教。后来又封桓荣为关内侯,封邑五千户。

每次桓荣生病,汉明帝都专程派使者前去慰问,以致在通往桓荣家的道路上经常能看到太官和太医。桓荣病重时,汉明帝亲自到他家中探望他的起居情况,在走到桓荣家所在街道时,便下车步行,以示尊敬。进门后,捧着经书来到桓荣面前,流着眼泪抚慰桓荣,并赐给他床褥、纬帐和衣被等物品,很长时间才离去。从此以后,文武百官来询问病情的,都不敢再乘车到桓荣家门前了,并都在床下拜见。

桓荣去世后,汉明帝亲自穿起孝服,亲临丧礼并送葬,将首山的南面赐给他作为墓地,并且安置善待他的子孙和家人。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长于治国,而且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给几位皇子选择的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之人,如李纲、张玄素、魏征、王圭等,还一再教导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有一次,李纲因患脚疾,行走不便,当时皇宫内制度森严,官员不要说坐轿,就连出入也是诚惶诚恐地。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子迎接老师。还有一次,唐太宗听到有人反映四皇子李泰对老师王圭不尊敬,他当着王圭面批评李泰说:“以后你每次见到老师,都要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李泰见到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位皇子对老师都很尊敬。

他一方面强调尊师重教,专门下诏书规定了对待老师的礼遇,并教诫皇子们见师如见父;另一方面鼓励老师对皇子的过失极言切谏。各位老师都能够坚定地履行职责,与唐太宗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九皇子李治被立为太子后,唐太宗对他的要求更加严格,李治每次听了父亲和老师的教导,都是毕恭毕敬地肃立,然后感激赐教,表示一定“铭记在心”“永志不忘”。

唐太宗曾下诏说:“上古历代明王圣帝,都不曾没有师傅!黄帝师从太颠,颛顼师从绿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五学虢叔……君王不学,则不明古道,不明古道则无以至太平盛世。”

古代帝王尊师敬师之道,足以被后世传为佳话。

尊师重义

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尊师是人们代代承传的优良传统和道德风尚。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生桃李满天下,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对学生言传身教,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他的学生们衷心地尊敬老师,以对父亲之礼对待孔子,视师志为己志,实践和传播道义,把行义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克己自律,对老师毕恭毕敬。不仅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传播者,还是其坚定的捍卫者。他视师志为己志,弘扬道德仁政思想,时时处处维护着老师的尊严和声誉。

陈子禽问子贡说:“孔子的学问是从哪儿得来的?他周游列国,了解各国的政事,是请求人家告诉的,还是人家主动说的呢?”子贡说:“文王、武王的仁义之道流传在世间,贤能的人知道它的内涵,缺少贤能的人只知它的皮毛,道义公理无处不在,夫子在哪里不能学习呢!夫子打听消息的方式也和一般人不一样,他是凭着温和、善良、恭谨、俭朴、谦让的美德得来的。”齐景公向子贡询问孔子的贤能时,子贡马上回答说:“夫子圣人也,岂直贤哉。”鲁国大夫叔孙武叔毁谤孔子,子贡义正词严地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夫子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夫子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子贡这样做是源于他对孔子的敬佩和对其学说主张的深刻理解,源于他认定追求真理和维护道德是正义的事情。

东汉时期的郑弘,他为人刚直不屈、尊师重义。郑弘曾拜同县人河东太守焦贶为师。焦贶后来因事受到牵连而被朝廷抓捕,得了病死在了路上,其妻子儿女全都被关入牢狱很多年。

在这种情况下,焦贶的学生和朋友们都怕惹祸上身,都改名换姓逃到其他地方去了。只有郑弘,他剃去头发,背着斩人的刑具来到皇宫大殿门前,上书为焦贶申冤。汉明帝查明情况,同时也被郑弘大义凛然之正气所感动,便释放了焦贶的家人。郑弘亲自为焦贶送葬,并护送其妻儿回到家乡。

郑弘在危难面前,甚至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时,仍然刚正不阿,一心只为老师申冤,他尊师重义的品行真是令人钦佩。郑弘也因此而出名,受到朝廷敬重,先后被升任为淮阳太守、大司农、太尉等职。他为官谦逊、正直,心念百姓疾苦,朝廷采纳实施了他很多利国利民的建议。

南宋的婺州义乌香山(今义乌东河乡),有兄弟两人喻侃、喻南强,他们都正直重义,颇有气节。兄弟两人都曾从师于当时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陈亮。后来,陈亮因被人陷害而入狱,蒙受冤屈。他的弟子们有的很害怕,有的无动于衷,喻南强指责他们说:“现在老师无辜受冤入狱,做弟子的应当义无反顾地去为老师申冤。你们却不敢出声,这还是人吗?”喻侃也号召同门极力营救老师。

危难之中见真心。喻侃、喻南强兄弟两人四处奔波,多方求援,朝中官员也被他们的义气所感动,纷纷出手相助。在叶适、罗隐、辛弃疾等人的声援营救下,陈亮终于沉冤昭雪,平安出狱。

当时的人们都称赞喻侃和喻南强两人:“子真义也!”

不忘师恩

对一个人来说,父母有养育之恩,而老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恩,所以自古尊称老师为“恩师”“师父”。“师徒如父子”“德业之师,以父道事之”,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从师必须尊师,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保持着这种优良传统。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钱上学。但他非常好学,常在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私塾老师周侗很喜欢这个勤学的孩子,就免费收岳飞为学生,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保国安民、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每逢单日习文,双日习武。还教会他射箭绝技,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岳飞不负师教,勤学苦练,文武双全。后来他率军抗金,收复失地,屡建奇功,成为令金兵闻风丧胆的一代英豪。周侗去世后,岳飞披麻衣,驾灵车,执孝子之礼,以父礼安葬他。且在朔望(初一、十五)之日,无论在外行军打仗,还是驻扎营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师,每次痛哭之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赠的“神臂弓”,射出三只箭。岳飞说:“老师教我立身处世精忠报国的道理,还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和武艺都传授给我,师恩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怀的。”

中华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文化内涵在民间根深蒂固,“程门立雪”表示的就是尊敬老师,诚恳求学。

宋朝进士杨时、游酢(zuò),是程门四大弟子中的两位,他们远从福建到河南拜师求学,留下“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程颢去世时,杨时自己也已四十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杨时和游酢初次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目静坐,二人恭敬地站立一旁等候。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地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发觉时,看着他们说:“你们还在这里啊?天晚了,回去休息吧!”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后人以“程门立雪”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对于人而言,“师”是个最尊贵的称呼,古人常把“师”称为“师父”。从字面上看,师父既是导师又是父亲的意思,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其实远不止此也。未遇明师的一般人,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浑浑噩噩。师父传道授业既不讲名,也不图利,完全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师父并不一定是弟子的生身父亲,却是他启发了弟子的心智,如同给予每个弟子以新的生命,所以,师父不是父亲,胜似父亲。

正是由于古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这种尊师重道的精神,使得后人将传统文化、道德理念通过老师的教授和传播、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得以代代相传,造就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古国,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保障,也是我们绝对不可丢失的瑰宝。追求高尚的道德,树立崇高的信仰,敬师德、学师德和永铭师恩,正是我们后人需要向先贤学习和继承之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