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文化发展·奴隶制文化时期
中国的奴隶制时间很长,可划分为初、中、晚期,初期由奴隶制开始,经过奴隶制国家的建成和昌盛,即太昊、少昊、炎帝、黄帝时期;中期是由黄帝发展到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时期;晚期是夏、商、周三代,即奴隶制社会由极盛到衰颓、没落乃至崩溃的时期。我国奴隶制形成初期,黄河流域两大文化区内的各主要氏族同时跨入奴隶制,并通过各氏族部落之间的冲突、联盟、兼并、融合而逐步形成了国家。奴隶制中期,颛顼以政权为力量,企图统一各部落的宗教信仰,把自然宗教转化为人为宗教,在战争手段上又增加了宗教教化的手段,健全并发展了黄帝以来比较原始而简单的国家形式。在禹即位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征伐三苗的战争,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奴隶制王国的经济、政治、礼乐、刑律、文教等各项组织制度,强化了奴隶制国家,实现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政治统一。与此相适应,也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文化。从此,开始了夏、商、周三代相继的统一奴隶制王朝发展时期。从炎黄之际到夏王朝的建立,是我国奴隶制产生形成和发展时期,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0世纪至前22世纪。直到公元前7—前4世纪,奴隶制才开始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