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海外儒学概览·亚洲·新加坡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近现代海外儒学概览·亚洲·新加坡

新加坡是华人居民占77%的共和国,中文、华语的文化和教育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中国古典研究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为中心,中文系并不限于中国文学,还包括中国语言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前身是国立新加坡大学与私立南洋大学。在哲学方面,苏新鋈博士讲授哲学史,在该系出版的《学术论文集刊》上发表了《孔子的经济思想》、《孟子的经济思想》。龚道云博士在《集刊》上发表了《孔子的美学思想》、《孟子的美学思想》,陈荣照博士除在《集刊》发表了《论范氏义庄》、《论作为教育家的韩愈》以外,还有《范仲淹研究》的专著出版。

东亚哲学研究所,是为推进新加坡伦理教育于1983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内设定的研究机关。在新加坡的中小学中,学生按宗教选学伦理教育课,由于华人没有特定的宗教,教的是与伊斯兰、印度、基督(旧、新)、佛教并列的五六个宗教之一的儒学伦理,研究所即为此而设。常聘请世界各地著名中国哲学研究者,共同研究和举行讲演会,以促进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外的高等教育机构还有教育学院,这是一个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地方。在其所设的几个学科之中,亚洲语系里有大部分的人在研究中国文学或语言。另有一研究华文、华语教学的华文研究会,发行机关刊物《华文研究》。会长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主任。该会主要编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华语论文集。由此可见,华语教学在新加坡仍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对母体文化的了解,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除此而外,还有五个民间学术团体:新加坡文化研究会、南洋学会、亚洲研究学会、新社、儒学研究会。亚洲研究学会出版《亚洲文化》杂志。而新加坡课程发展署主任何子煌曾为儒学研究会的重要代表人物,这也说明了儒学在新加坡华人教育中所占的分量之重。

大的图书馆有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央图书馆和IEAP图书馆。中央图书馆有中文部、日文部等,按语言分类,中文部接受了旧马来西亚大学、旧新加坡大学、旧南洋大学的藏书,馆藏相当丰富,有相当部分的明刊本等珍本书。IEAP图书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内,但独立于中央图书馆之外,尽是新书刊,除从中国外,还从欧美、韩国、日本收集关于东亚哲学的书籍,特别是有非常丰富的韩国版图书。

十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度发展,继日本之后,东亚“四小龙”(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的经济腾飞,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探索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成功的奥秘也随之成为国际东方学研究者的热门话题。新加坡人更是积极地参与其中。新加坡华人社会长期脱离华人社会母体—大陆华人社会,六十年代立国之后人们曾努力使之趋向于西方价值系统。但近年来儒家思想成为正式倡导的价值观念,希冀用它来校正以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为基体的西方文化,再筑秩序基础,可说是从现代科技起步走向恢复儒家思想。而儒学与经济发展之关系也一直成为新加坡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法国巴黎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讲师沙百里在其《评儒家思想特色的实用主义对现代化的贡献》一文探讨了儒家思想中的经济观对台湾、新加坡、香港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认为儒家思想的原意指向人道。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季焯然、李秀娟、余绍华的《儒家思想与东亚经济发展—新加坡个案探讨》对西方学者盛赞的东亚的“儒家文明”、无可匹敌的文化动力等观点,根据新加坡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近几年举行的国际大型孔子及儒学讨论会上,新加坡学术界一直表现得较为活跃。新加坡国内也曾举行过规模较大的国际儒学讨论会。

此外,作为东亚经济奇迹出现国之一的新加坡也引起了其他国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现代新儒家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学者杜维明还撰有专著《新加坡的挑战:新儒家伦理与企业精神》,韩国的金日坤撰有《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儒教文化与现代化》也对新加坡等国的经济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

总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如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家近一、二十年来儒学研究日趋活跃,它们纷纷建立研究机构,在高等学校中开设有关儒学课程,罗致人才,整理典籍、编译出版了大量有关儒学的论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直到社会生活习俗,无不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各自建立起以吸收儒学为内涵的民族文化,从而推动了东亚地区的文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